一次意外,父亲住进了医院的急诊科,因为不严重,只是炎症引起的发烧,因为不够手术指征,别的科室都不愿意接,所以住进了急诊科,但是没有床位,只好在抢救室凑合几天了。
最近也没少往医院跑,住院也是轻车熟路了,但是住抢救室还是第一次,想想也觉得挺刺激了。
抢救室白天没什么病人,因为大家白天生病都去各科室挂号找大夫了,急诊除非是转院来的,情况不明朗的,会先在急诊逗留一下,随后又会被分到具体科室去。
我本以为在这个“单间”能住到出院,暗自窃喜,但是一到晚上10点,好日子算是到头了。
毫不夸张的说,像是搞促销的超市收银台一样,一会一个,甚至还排起了队。
患者像热锅上的蚂蚁,大夫更是一个个施展凌波微步,生病的喊着少林绝学金刚狮子吼,大夫用电话千里传音给各科室值班医生,好不热闹。
一会儿进来一个大叔,大概四五十岁,满脸痛苦,一个手捂着头,一个手扶着一个女人(应该是大婶),边走边喊:“疼死我了,有人吗,我快不行了。”大婶闲的更加紧张,边走边招呼大夫过来看,大夫问了问情况,“你这是高血压引起的头痛恶心,给你开点降压药就好了。”大夫说完扭头就去忙了。大叔还是不住地喊疼,伴随着时不时的干呕。不一会护士进来给输上液。
大叔还是喊疼,大婶还是不知所措。
这时,走廊传来一个洪亮的声音:“都闪开,都闪开,抢救二室……”。随后伴随着慌乱的脚步声,听起来似乎情况不太妙,我也不想出去触霉头,就在屋里呆着。大叔这时也不喊疼了,一动不动。
走廊里人声嘈杂,听他们七嘴八舌地说,拼凑起来的信息来看,进去的应该是一位老人,儿女们都在互相指责对方没有尽到孝心,导致老人走到这一步。
不知过了多久,一个声音响了起来:我们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了,但是老人没抢救过来,家属准备后事吧。
“哇”地一声,一个女人哭了出来,随后各种指责声、谩骂声不绝于耳。
大叔这时脸色有些变化,起身就说“咱走吧,我没事了,别让孩子过来了。”大婶虽然一脸担心,但是拗不过大叔,就一起走了。
一生很漫长,但留给父母的时间并不多,只有上大学之前这些年。成家立业后的我们,要么忙工作,要么陪妻子孩子,也就逢年过节回家见父母一面,而父母哪次不是准备一桌子饭菜等你回来和他们团聚。
一生也很短暂,有太多太多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会发生,我们能做的就是活在当下,尽人事听天命。
多陪陪父母,常回家看看,对父母来说,就是最好的孝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