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熊培云对物欲横流,持强烈地批判态度。他分析中国人主要是恐惧被人瞧不起,如果没有成为他人艳羡的成功人士,那么就好像犯下了“不成功罪”,现实(尤其对男士更是)如此,追求金钱,一直都在追逐的路上,很难有喘息的机会,即使遍体鳞伤,也只好随波逐流。
作者认为,围着钱转,也是自害其命。说到底,“命没有钱重要”的现实主义者大有人在。
罗马哲学家赛捏卡说:茅草屋顶下住着自由的人;大理石和黄金下栖息着奴隶。当年特蕾莎修女路过美国时,会感慨那是她一生中到过的最贫穷的地方。
物欲控制了人的行为,心灵自由失去了,还有什么富足可言。自由拿金钱买不来,身陷囹圄而不自知者大有人在。
梭罗坚称:“如果我像大多数人那样,把自己的上午和下午都卖给社会,我敢肯定,生活也就没什么值得过的了。”
一天极为珍贵的时间用来做什么?大部分人认为工作是最正当不过的选择,但梭罗的句子也让人沉思“卖给社会”就是失去自由支配的权利,那么也就是说,我在做我情愿的,就不算卖给社会;如果身心失去自由,意味着被卖掉了。很多人干到退休,也没有察觉有什么不适,但走到生命的终点,幡然醒悟:自己想做的事情还有那么多,一切都来不及了!。
梭罗同样看破了人类文明的悖谬与困境:如果一个人因为喜欢树林,每天在树林里度过半天时光,那他可能被人看作是流浪汉;可要是他全天做个投机者,锯光树木,让大地光秃秃,人们却把他看成是勤勉进取的好公民。
这个说法也有很多的现实案例:为大炼钢铁、森林伐木唱赞歌的时代才刚刚过去,大批孩童玩耍的时间被挤压,天性被禁锢,六岁就发表油腻演讲还到处传播。
想要能够主宰自我命运的人该如何是好?该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模式?
看到熊培云这样说:你可以坐在时间的溪水里垂钓天上的星星,你真的不必终日奔波于风尘。看大地寒来暑往,四季消长分明;看种子撒播信念,古树支起苍穹!
这些句子让心情格外好。世上人,活在不同的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之中,但对于个人而言,活的都是属于自己有限的时间。能够在自我生命的溪水里,嬉戏玩耍,和星星捉迷藏,不仅仅属于儿童,每一个大人,不也要常常遥望蓝天吗?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李宗盛不也感慨良多?
不被外物奴役心田!这是最基本的自由!也是人之为人的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