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傲慢与偏见》——通过讽刺艺术体现英国等级制度
日期:2020-11-09 11:09:49 作者:小崔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傲慢与偏见》——通过讽刺艺术体现英国等级制度

  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部著名的作品。这本书塑造了众多人物形象,可谓栩栩如生。其中柯林斯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虽不是文章主角,但作者通过对此人物形象的讽刺,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画卷。

  奥斯汀对柯林斯的介绍是这样的"柯林斯先生并不是个聪明人,他虽然受过教育,进了社会,但是先天的缺陷并没有得到多少弥补。”可见作者开始就把他描述为一个愚蠢的人。他的父亲是一位爱财如命的文盲,他大半岁月都在父亲的教导中度过,父亲的严厉管教使他形成唯唯诺诺的习气,再加上年纪轻轻就得到“恩人”咖苔琳夫人的提拔,一方面得对她毕恭毕敬,另一方面又很看重自己作为教区牧师的权威,自然造就他傲慢与恭顺,自负与谦卑的双重性格。

  其中第二十九章罗新斯庄园的一次宴请和饭后的一桌牌上,柯林斯无时无刻不对咖苔琳夫人献出谦卑和阿谀奉承的谄笑,他被邀请为夫人凑上一桌牌,便到不胜荣幸。“他赢一次要谢她一次,如果赢得太多,还得向她道歉”。

  所有的言语不过体现了他的骄傲自大又趋炎附势的嘴脸。 可以想象与咖苔琳夫人打牌绝不是简单地娱乐生活,而是拍马溜须的良好机会。不过, 要知道,柯林斯教区牧师的职务是咖苔琳夫人提拔的,他视夫人为“施”,当然不好意思再赢她的钱。这仅是个小小的细节,却有趣地反映了当时教会对地产的依附。

  通过柯林斯对咖苔琳夫人的极力奉承与谄媚的讽刺,尽管他的行为有些可笑,他的卑微让人觉得不齿,但可以看出当时英国社会的等级制度。18世纪的英国正处于从资本主义前期到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过渡时期,当时英国还没有进行议会改革,政治权利集中在贵族和地主的手里,等级界限非常明显。因此咖苔琳·德·包尔夫人仅凭自己的家产、地位便在柯林斯牧师夫妇面前那样骄横,处处干涉佃农生活,一点点芝麻大的事情都要管。 从柯林斯对咖苔琳的谦卑态度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权利分布。

  《傲慢与偏见》是奥斯汀小说中最受欢迎的一部,小说富有喜剧性,机智幽默,语言清丽流畅。在小说中,奥斯汀的幽默和讽刺通过柯林斯先生这个喜剧人物酣畅淋漓地表现出来。我们应学会通过书中的细节了解当时的创作背景和社会环境,从文字中体会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傲慢与偏见》——通过讽刺艺术体现英国等级制度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