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时。
物流公司车声大作,人声鼎沸,一派欣欣向荣。
还有人没睡的,他们不困吗?
困的,肯定比我困多了。因为我已睡了四个多小时。
期待着这些人能马上完工,还夜一个宁静。
此时,脑中凸显“谋生”这个词。
大半夜的,谁愿意还在劳作。
如果顺着这个思维,将会是肤浅。
对的,肤浅这个词,在今年,它出现在了行文中。
突兀而诧异。
是人的文化素质退步了,还是被环境所逼?
今年的要求,比以往的每一年都严。
人嘛,靠三寸不烂之舌,那都一样。这样的严格,被冠以为加薪做准备。
事实上谁都知道,收入同比下降了不少。
关于生命的思考,人要有感恩之心。
感恩疫情下自己还能有工作做,继续有工资发。
至于多少已显得不那么太重要了。
脱贫政策很有成效,无论啥时候,也不至于去忧虑三餐。
可是,人们不愿意待在家里。
经过三个多月的感同身受,不仅仅是向往自由的出行。
在家里危机四伏,多少家庭和个人,把生存的压力被重新提上日程。
不是结论的结论,如我者,出门危险,不出门更危险。
听着那叉车声,尽管噪杂的无法入眠,但我不觉得它有多讨厌。
对面,起码有三个人在操作。
家庭的顶梁柱,赡养老人,子女教育,包括有他们个人的梦想,也许都在那呜呜隆隆声里吧!
白天,买了三条牛仔裤一条裙子。
服装也是可遇不可求。每年都买牛仔裤,每年都不穿,没有遇到舒适的布料。
中午去买奶茶,先进的服装店,然后是挑选了。
四季穿的,平时要一千多,现在五折就买了回来。
那些购物的天堂,算一下,像我我这类消费者,有大半年没有去逛的欲望了。
不爱网购衣服,主要是对材质舒适度不放心。
比如上班的平底鞋子,穿烂了也没遇到合适的。
家旁边必登高的鞋厂和门店,不知迁去了哪里。
三枪内衣专卖店,也无影无踪。
新开的,药店,水果店,大型士多店……与我的消费习惯,格格不入。
好在无关紧要,我根本不在家里。
对那些心爱的,关停的,永不再见的商铺,致敬三分钟,略表歉意。
寅时。机器声落幕。
我也困意盎然。活着得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