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大国悲剧》读后感1000字
日期:2022-03-29 03:01:4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大国悲剧》读后感1000字

  《大国悲剧》是一本由[俄] 尼·伊·雷日科夫著作,新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39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国悲剧》精选点评:

  ●最主要的缺点是没讲清楚苏联体制为何会崩溃,对经济的分析根本不够。看完还是不明白苏联问题在哪,“帝国的消亡 ”一书更好,在此推荐。

  ●人名太难记了。

  ●雷日科夫最有权来写这部令人悲痛的回忆录。他不仅有权写,而且生活赋予他责任,一定要把这本书写好。对于发生的一切,他没有任何应该自责的地方。戈尔巴乔夫在难以调和的矛盾中装好人左右逢源;谢瓦尔德纳泽是暗地里,而雅科夫列夫则是公然地同情和帮助拆毁大厦的人;利加乔夫只能被迫对无耻的法西斯指控左推右挡,有一段时间还剥夺了他起积极作用的权利;只有雷日科夫一次又一次地登上讲坛,召唤理智,希望能够制止解体——Really?

  ●但愿这种悲剧永远不要发生在中国身上……

  ●苏联给了中国不少经验。

  ●有些人被历史碾过去,还躺在地下,就想着开倒车。

  ●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

  ●国家危亡之时苏联出来个戈尔巴乔夫,他就是美国cia间谍也得费点心思才能把苏联这么个大国活生生被他整垮了;当然苏联崩溃对中国和世界来说未必不是好事,不过这个另一个故事了。

  ●作为前苏共高官 作者认为戈尔巴乔夫 叶利钦等人在人品上有问题。不过作者在维护苏共方面有些问题也有些避讳。 苏联解体着实是个意外,可以说在叶利钦等几个寡头引导下走向了一条不可控的路,而戈氏自以为能保住苏联总统的名号,但是苏联就这么完了。

  ●作者带着深深的偏见,或是说作为苏联(俄罗斯)人的深深自豪感来看待国家的解体。将其主要原因归结于西方支持下的民族主义运动与党国领导人的不作为,对于经济政治社会的反思少之又少。也许在每个人眼中,自己的祖国都是一只纯洁无暇人畜无害的小白兔。

  《大国悲剧》读后感(一):不能算是书评

  我还没读完,而且也没耐性把那些关于波罗的海国家的民族独立情况一一细读下去。

  我感觉,这部书反应历史和作者感情上没有分开,雷日科夫像个小媳妇絮絮叨叨说了一堆话,而且是车轱辘话来会说,降低了书的可读性。

  但是他对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的批判很不错,对自己的反思却不够,似乎整个苏共中央只有雷一个人试图力挽狂澜。

  我想看看他这样的人回忆过往的经历很有帮助,20年前我们不是苏联,以后也不要成为苏联。

  就不力荐了。

  《大国悲剧》读后感(二):兔国的参考书

  一直觉得苏联垮台的最大受益者非兔国莫属。先不说各行各业从苏联挖掘了多少人才,有了政治上的前车之鉴,兔国必然会从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戈尔巴乔夫这个苏联叛徒,米帝间谍的覆辙。于是某帝曰呼,哥决不会做兔国的戈尔巴乔夫。

  此书是沙文主义者,苏帝坚决的捍卫者,前总理雷日科夫。除了在民族问题上以血淋淋的事实给予兔国以启示,其他的语句无非是血泪控诉戈尔巴乔夫的卖国行为。其实也不能怪戈尔巴乔夫,此君乃双鱼座,当强大的精神能量左右双鱼座的主观行为的时候,该星座的诸君都会爆发出惊人的能量来拯救地球。表现在爱情上,就一定会私奔。表现在复仇上,就一定会以使命感的驱动精神实行圣战,譬如本拉登。那表现在政治上呢?除了肢解苏联的戈尔巴乔夫之外,还有梁启超,尤先科,村山富市和鸠山由纪夫这几个理想主义的怪胎。

  值得一提的是,没想到,俄白哈三国关税同盟的提倡者竟然是纳扎尔巴耶夫。他也算是从苏联时代起就一直掌权至今的奇葩了。

  《大国悲剧》读后感(三):为“大国崛起”敲响警钟

  幅员辽阔,多民族组成的国家,悠久的历史文化……最关键的是:相同的社会制度,我们当年就是在苏联老大哥的帮助下逐渐成长起来的。如此的相同特质让我们在国家发展和经济改革方面应该有很多的共鸣之处。还记得建国初期,那一批批的苏联专家到中国的东北,为中国的重工业发展献计献策。

  时过境迁,当年的那些老专家们都已杳无音讯,而我们的老大哥苏联业已解体近20年,在看现在的中国:经济发展处于关键阶段、体制改革处于深水阶段、国内外形势严峻。有好消息,也有不好消息,当然基本面是好的。21世纪初期,我们开始了大国崛起的探讨和研究,而《大国悲剧》正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

  《大国悲剧》读后感(四):读书笔记

  《大国悲剧》一书告诫我们社会主义要避免重蹈苏联覆辙需要汲取哪些教训?

  ①重视人民群众,打好群众基础

  “苏共之所以能走到酿成悲剧的一步,是因为几十年来它把权力视为自己的专利……由于种种原因,苏共丧失了对人民群众的影响力,国内随之开始出现反对立场的社会运动。”

  ②处理好自由开放与意识形态的问题(如今网络言论自由)

  “要想取得知识分子对改革的支持,就必须保证在国内实行真正的言论自由……在推行言论自由的那几年,人们不是寻找建设性的办法来医治社会疾病,而是利用言论自由来毁灭这个社会……”

  ③体制的发展要与时代要求相结合

  “任何一个社会制度,如果能全面发展,经常不断地回应时代的新要求,那它就是一个足够稳定的制度。停滞是制度老化、制度毁灭的前兆。所以,苏联社会根据新时代的要求进行改革,就成为历史的需要和必然。”

  其实说到底,原因就是在中国已经说烂了的----制度。苏联的制度不足以实现党政、司法权力的平衡。相互之间没有制约,反而沆瀣一气、狼狈为奸。一个没有监督、问责的政权中再正直的人也会被腐蚀。这种环境下所谓的反腐只能是走走形式。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失败是因为既没有明确的改革目标,也没有清晰的实施措施。

  政治体制的自我修复,行动必须要有具体的、切合实际的纲领,结合我国的特点

  ④处理好民族关系问题(新疆问题,香港台湾问题)

  “民族主义从来都不是爱自己的民族,而是仇视其它的民族。”

  《大国悲剧》中强调了太多苏联中其他国家的民族运动,并将导致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归结为民族间(尤其是和俄罗斯人的矛盾)的矛盾和仇恨。

  《大国悲剧》读后感(五):读《大国悲剧》有感

  《大国悲剧》中强调了太多苏联中其他国家的民族运动,并将导致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归结为民族间(尤其是和俄罗斯人的矛盾)的矛盾和仇恨。感觉很是可笑。难道作者没有发现大洋彼岸一个民族更多、文化更复杂的国家在苏联因为“民族不相容”解体时基本实现了种族间的和平共处。作者在一味的强调矛盾、冲突并极力证明自己是当事者,可以证明其真实性之类的。却没有反思矛盾的原因。

  其实说到底,原因就是在中国已经说烂了的----制度。苏联的制度不足以实现党政、司法权力的平衡。相互之间没有制约,反而沆瀣一气、狼狈为奸。一个没有监督、问责的政权中再正直的人也会被腐蚀。这种环境下所谓的反腐只能是走走形式。

  书中强调了“冷战”导致了苏联的国民经济的停滞。同样的冷战,北约的经济蒸蒸日上,反过来也让军事发展有了更大的平台。反观华约,三天两头的政治运动、阶级斗争、大清洗,经济学家都成了政治犯,拿什么发展经济、拿什么支撑军事工业?整个华约资源不可谓不丰富,人民是不是勤劳就不好说了,我印象中的俄罗斯人是很懒的,或者说那种公社制度加剧了他们的坐享其成。

  最后作者把“非常重大的因素”归于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更是扯淡。既然他们无能为什么还能掌管这个国家?还是人民没有说不的权利?

  序中说:作者不是卫道士。我说:这是假的。

  虽然本书并没有从根源上剖析苏联,不过作者浸染苏联党政机关其中多年,他的一些感悟还是能一定程度生给与借鉴。

  摘录:

  历史是时代的人质,但历史总有说出真相的一天。

  一个社会制度能全面发展、不断回应时代的新要求,才是一个足够稳定的制度。(中国在这方面做得要稍微好一些,至少懂得了政治稳定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党应当从直接管理经济工作中摆脱,把这些职能交给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去做意识形态和制定发展战略的工作就行。

  为了改变政权和社会制度,必须切断党和国家的纽带。

  无法兑现的政治许诺,只能是一股破坏的力量。

  共产主义国家缺少一种其核心作用的思想。(让马克思主义情可以堪那!)

  民族主义,不是对本民族的爱,而是对其他民族的恨。(所谓民粹)

  文明世界的规则:凡宣布一个人或一个组织为罪犯,一定要通过法庭。(社会主义国家表示没看见)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大国悲剧》读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