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五牛图》是一本由梁由之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百年五牛图》精选点评:
●一家之言。由于“阉割”失去了精彩?
●牛!!
●好书好书!!范文澜先生说:一个领袖,得以成功最重要的两点品质,是纳谏和用人。在当时,毛泽东这两点都比蒋介石要做得好。他的成功,实非幸致
●如椽巨笔。以前的天涯真的挺nb。
●时势造英雄,亦或是英雄造时势?
●还有这样的书,有意思。
●删啊删 删啊删
●武将林彪,蔡锷 报人张季鸾 文人鲁迅 史学陈寅恪
●将军百战身名裂
●大约是期待值较高,读完后有“不过如此”之感。说鲁迅的那章看得出花了不少心血,而陈寅恪、张季鸾和蔡锷三章就觉得是隔靴搔痒。立传最重要的是有神,这三位人物在作者笔下却还是纸片儿一张,缺口气。林彪的那章只有存目,是在网上看的。这部分给我的感觉比较新鲜,也许是之前这样题材接触较少的关系。不过总觉得作者在其中的感情大于思辨。这样的“民间治史”,想来还应是当年在网上贴出时,网友或讨论或唱和或反驳来的好玩
《百年五牛图》读后感(一):实体书中林彪部分有大量删减 建议阅读天涯网络版
实体书中林彪部分有大量删减 建议阅读天涯网络版
因为这篇网文而对林彪极感兴趣
然后在之后的数年里 阅读了关于林彪的大量文字
这真是一个复杂的人物 也是一个极其值得研究的人物
一位“珍珠蒙尘”式的人物
《百年五牛图》读后感(二):此书甚牛
牛的名字,牛的语言,牛的经历。
作者为何选择这五人,其逻辑性我没有看出,其原因我理解为:因为我喜欢!作者的文字非新非旧,在旧式语言和新式风格中不伦不类的徘徊,好像一个企图戴上江诗丹顿穿上杰尼亚就扮新派的老学究,有点滑稽。说是学究,倒还佩服作者的搜罗能力,也不是一般学术混混所能及的,考虑再三,郑重的把我对该“图”的评价,从心底里的一颗星,升级为两颗心。
《百年五牛图》读后感(三):牛人之命运
先在天涯追读,为梁由之文字吸引,一口气到底。
不过瘾,又买了书。许多书店没有,从朝阳跑到海淀才找到。
不知是出版社宣传力度之不逮,还是大众对牛人不买帐,反正我目前的感觉,这本书远远没有到热畅之程度,同它在网络上受欢迎程度有极大反差。
1.林彪部分,因为众所周知之原因,被阉割了许多,基本上只剩下一个简介。但此书仍然得以出版,说明某党像蜗牛一样正在试图缓慢地给历史以真相。
2.语言老辣,纵横肆意,引述丰富,评点公允,独开新视角,给已有定论的历史人物重新定义。
3.民间治史者的新角度。
《百年五牛图》读后感(四):名不符实的五牛图
《百年五牛图》按书中简介说是作者梁由之为他心目中百年中国五个最杰出的人物所作的评传,这五个牛人就是鲁迅、蔡锷、张季鸾、陈寅恪、林彪。
百年中国涌现的杰出人物自是非常之多,作者要选这五人也无可厚非,没必要和作者抬杠。
只是此书,详略不称,如写鲁迅者长篇大论,重复之处甚多。写蔡锷处则异常短。关于林彪由于中国出版环境的原因着墨不多尚可谅解。另外关于报人张季鸾和学人陈寅恪部分亦不够出彩。
通览全书,史识文笔俱非上乘。如为鲁迅辩,给我的感觉是隔靴搔痒,对鲁迅的理解也不够深。关于蔡锷、梁启超、袁世凯的文字部分也颇多乖谬。
整个是本失败之作,何以享有盛名,令人不解!
2009-1-19
《百年五牛图》读后感(五):梁兄高文大作,可惜林彪一文只能存目。
百年五牛图变成四牛图。
遗憾。
天涯有林彪一篇修订版
地址如下:
作者:梁由之 回复日期:2008-12-14 11:44:45
林彪篇不是“被删成那样”,而是原文改定稿完全搁置,放上去的是另外一些图文。这当然也是不无意义的,两位编辑为此作出了极可感佩的努力。具体可参看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