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2008私人阅读史》是一本由张清 / 胡洪侠著作,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9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1978-2008私人阅读史》精选点评:
●在读:凤凰读书真好,只可惜了,评论不多。
●每次对于别人的阅读史有兴趣,这本书选题好,但是太形式化,作者没法掏心掏肺,书单也不能列得太冷门怕装逼,三十份书单,重复率太高了。
●书单而已,拼凑而成
●原来所谓叫兽也是读这些书
●值得收藏~
●也不定都提到的就是最经典的。
●超大信息量,但發現推薦的都不是自己特別喜歡的領域
●术业有专攻,阅读无极限
●文化的没落,阅读之沉沦,尽录其中。在图书馆坐着读完。
《1978-2008私人阅读史》读后感(一):可以选择性阅读
在当当网第一时间购买的书,感觉内容相对比较乏味,一些人推荐的书也不是那么值得推荐,最令人惊奇的就是还有人推荐《论语心得》和《中国可以说不》。个人推荐只看书单就好,不过要有选择性。
《1978-2008私人阅读史》读后感(二):在“万圣书园”里看到的一本可以帮助你选择阅读的书
最近喜欢看一些书评的书,前几天读到梁文道《读者》中“壮哉万圣”一篇。其实自己还是“醒客(thinker)”的会员,是在08年等待工作彷徨时消磨时光时办的。于是昨天下午带着不同的心情和目光又去了那里。
这本《私人阅读史》排放在很多外国人、台湾、香港的知识分子有关读书、书评的书中。这本更适合自己,不仅有很好的书单,还能从中窥见大陆精神思潮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转变,严肃阅读者的阅读取向,感受到时代转承的脉动。
《1978-2008私人阅读史》读后感(三):如果不会选书,可以参考
卓越搞活动的时候买的
有些惊艳的感觉
30个30本书,当然其中有很多是艰深的专业书籍,估计我一辈子都不会去碰。
大家共同推荐的书籍也不少
同事也买了一本,然后决定以后按上面的推荐去看
看过上面那些文人哲人对书的追随
唯一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流行的书都不是经典……
.s看了这本书,我决定要重读《围城》,还打算去买《追忆似水年华》,其实上面推荐小说类的书不多,多的是美学或者哲学书……
《1978-2008私人阅读史》读后感(四):注意一点:纯粹是私人阅读史
我看的是本书出版前深圳商报的连载。当中34人书单中的书,并不一定就全是好书,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偏好和想法。其中很多书我并不感兴趣,有些书我并不以为然。不过采用这样一种独特的方式来回顾30年的阅读历史,从个人的角度反映出了30年来书籍、出版、阅读、社会风潮的变迁。其中许多叙述者都谈及了80年代读书热潮和当时人们的读书热情,对比今昔,颇多感慨。值得看一看,但反对不考虑自己的想法,将书中所列的书单奉为圣旨,生搬作为自己的阅读书目,其实完全没有必要照单看书,买书。
《1978-2008私人阅读史》读后感(五):私人就是时代
书读后,看到豆瓣一个短评,说是很悲哀,是时代造就了这些私人阅读。
胡洪侠主编非常含蓄,其实,在书后也说了类似的问题,说是无限的怀想,无限的伤感。
是的,看到这些人,都是那个时代的读书人,较为真诚的回顾自己的读书史,确实对人有很多启示。
人是无法脱离现实的,在现实中阅读,不得不受其影响,但我想说的是,人也是不会没有历史的,如果脱离了历史传统而去阅读,那就会进入天马行空的状态,一种彷徨焦虑就会伴随而来。
这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去怀想,去反思,去总结的。
这么多年,没有出现大师级的人物,是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