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的身份》是一本由雷恩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24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没读完,难看的一逼
●算是一部纪实的书籍,的确是连好莱坞编剧都想不出来的离奇故事,这可以充分说明,现实远比戏剧精彩多了~很温暖的一本书~
●当生命与身份被意外改写,人性的正直与私念,脆弱与坚韧,怨恨与宽恕,都在永失与复得之间艰难徘徊…虽然这桩事件震撼人心,但两个家庭对此的宽容和勇气,令人无限动容。
●故事本身是感人的,叙述方式是无趣的,看了一半看不下去了......
●看了还是蛮感动的
●一个好新闻,可是不足以撑起一本书。通篇都是宗教信仰,要是广电总局管这摊,这就是本禁书,凭什么有信仰的人就那么无私,就那么善良,你们这不是给这个没有信仰的国度一个响亮的耳光吗?虽然故事不给力,不过这三星还是给有信仰的人们。
●宗教的力量
●好看~!
《错误的身份》读后感(一):为一本书几度哽咽……
读这本书,不是奔着好莱坞。
能够为一本流泪,能够为一本书几度哭泣,
这样的书世上已经不多了。
偶然在书店看到了《错误的身份》,带着好奇心翻看起来。故事是由一场车祸引起的,现场唯一的幸存者——惠特尼,面目全非、昏迷不醒的的她被送进医院抢救.....那一刻惠特尼的身份却离奇地变成了另外一个女孩——道恩.范.雷恩的女儿,劳拉。一边是失去 心爱的女儿而悲痛欲绝的考琳一家,一边是悲喜交加的范.雷恩一家精细心地照顾“女儿“。5周后,这个命大的女孩醒来了......让范,l雷恩一家无法接受的是,躺在病床上的,他们日日夜夜照顾、祷告的女孩并不是他们的女儿劳拉。同样的相仿的年龄,身材,金色的头发,蓝色的眼睛....同时,另一边幸存者的亲人,考琳一家也无法相信失去了亲爱的女儿的第五周后竟然被告知—惠特尼,还活着....一场车祸、一个错误的身份、一个坚强的女孩把两个普普通通的家庭连在一起.....
《错误的身份》读后感(三):大爱无言
在一个没有信仰的人看来,书中对于信仰的热忱、虔诚以及信仰本身给人的力量令人惊异。
如这样惨烈的事故,或者一直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上演,于当事者,这会是一生难以愈合的伤痛;而在旁观者看来,第一时间被媒体发布并不断转载的惨烈的事件,或者更多只是被量化成了死伤的数据,在最初的唏嘘、慨叹、同情之后,也便演变成茶余饭后的谈资,被逐渐淡忘、然后消失。这样说似乎是有些冷漠,但人们在这种悲伤事件之后的不同态度和反应,确是值得我们慨叹和反思。
而书中所人们表现出的善良、勇气和仁慈,无论是受到神的感召抑或发自人性原本,都足以让人震撼。尤其是在颠倒的生者与死者身份被确认后,两个家庭都要经历爱物失而复得的狂喜和丧失亲人的彻骨之痛。而在命运这样残酷的玩笑中,没有愤怒或者其他,只大喜大悲在相似的经历和心境中变成了同喜同悲——这是“我们的孩子”,这是特殊经历中亲人般的心灵相通。而世界各地数以万计的人的祈祷、祝福和关注,或许是对生者最大的支持,以及对天堂的孩子们最好的告慰。
大爱无言,只让人无限动容。
语言上讲,书中文字欠缺些细节,不够细腻而稍显单调和粗糙,不过瑕不掩瑜,故事本身足以让人经历一次灵魂的荡涤。
《错误的身份》读后感(四):几度掩卷,几度泪下……
这不是最好的时代,也不是最坏的时代。
这是一个冷漠的时代。
人人都在为工作、房子、汽车疯狂。
为“进步”、“冷静”、“长进”疯狂。
如果这真是一个好莱坞的故事,故事早已轻佻。
但这个发生于2006年夏天的真实故事,如海。
如山。
一家的女儿已经下葬多时,却突然被告之还活在人间;
一家的女儿终于从昏迷中苏醒过来,却是别人家的孩子……
最感动和震惊的,不是孩子身份的错误,
也不想知道这个巨大错误为什么会发生。
最令人震撼的,是两个家庭在面对如此生死巨变的一刹那,
他们都静静地替对方着想,
替对方高兴,
替对方哀伤……
什么时候,什么时代,我们眼中才会有别人?
什么时候,什么时代,我们心中才会有别人?
读到两个家庭相互扶持彼此用身体替对方取暖的时候,
读到他们哀哀为对方难过的时候,
读到他们时刻要伸出手去扶对方一把的时候,
读到最后一页……
早已泪流不止。
真正伟大的生命,是生命中包含了万千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