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诞心理学》是一本由[英] 理查德·怀斯曼著作,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68 页,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很多观点跳出心理学的范畴去想可以扩展思路,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也很合适。稍微有点瑕疵的是个别调研案例显然没考虑受调研范围,得出的结论有点说服力不够。
●貌似很好看
●当你为自己贴标签的时候,你终究会在强大的自我暗示之下,渐渐地成为你想要成为的那种人,然而可悲的是,负面情绪总是会无处不在地释放这种暗示力量,犹如一种磁场,吸引着我们潜移默化下地改变自己性格。所以,一颗积极向上,阳光明媚的内心多么重要。
●我从没想过的事里 居然隐藏了那么多奇妙的心理 开阔眼界的好书
●与其叫做怪诞心理学,倒不如叫做统计人类学更靠谱些..其中很多实验都是如此:看起来好像遵循某个客观的逻辑,实际却始终局限于时代、国家、民族、语言甚至很多更小的限定范围内.虽然有趣,但也只限于能够读读看而已.准确说的话,既不是心理学,也不是社会学,还不是统计学,由于数据和实验条件等等都因为书籍出版本身的要求而被大幅简化,导致看完之后虽然感觉像是吃了颗果儿一样欢快,却似乎是除了一些八卦和另一些对八卦的似是而非的辟谣之外就别无他物了..通俗读本的尴尬大抵如此,太迁就大众的好奇心和书本销量,严谨科学的繁琐就必须立即让道..现在我只对关于播放影片中插入购买爆米花及可乐的暗示信息是极有效果的实验的辟谣(我现在才知道这是假的),星座运程对迷信者们的暗示作用,小女孩和猩猩的股票投资以及那场大型笑话收集实验稍微印象深刻了——书里引的笑话一点也不好笑,书中人物说的谎话很容易拆穿,另我敢肯定,德国人找错钱当场退还收银员的可能性超过百分之八十(可怜的现代英国人真有那么道德败坏么..)总结:一本可以轻松看完的休闲书籍,但也仅限于此.如果想知道更专业的姿态是怎样的,我建议阅读书中似乎也提到的那本《金枝》
●2017.10.19书到手刷书大概一礼拜,书里的内容很多有点像常识性的东西,很多实验都是现象与结果之间的强行联系,模棱两可的结论和毫无根据的推理充斥着整本内容。
●挺有意思的。
●【男女的差异】两个男人追一个女人,用情浅的那个先放弃;两个女人追一个男人,用情深的那个先放弃。
《怪诞心理学》读后感(一):有趣的实验派
这本书,相对其他心理学著作算的比较薄的一本书,由于作者的关系,书中主要都是各种有意思的心理学实验及其分析。这些实验很多都发人深省,影响巨大。但同时对实验的背后分析得不够深入吧,总觉着有点走马观花之感...
《怪诞心理学》读后感(二):心理学观点比较新奇 教给你看事情不一样的角度
书中心理学的观念比较新奇,角度新颖,但是书中的表述有些乏味,读起来昏昏沉沉,一年都还没有读完。
可读性不足,但是揭示的心理学道理却是日常生活从未注意到的。
喜欢心理学或者对于生活有态度的朋友可以读。
《怪诞心理学》读后感(三):老罗推荐的,但是没感觉有什么深度
老罗在班上推荐过的一本书,明显感觉他推荐的这些书都是写能够在10分钟翻完,2个小时看完的书,不过这些书比那些需要细嚼慢咽的书有个好处,就是容易集中精力一次性看完,而且看完后心情舒畅,也不便秘了
比较不值得细看的书
《怪诞心理学》读后感(四):推荐
他是一本关于客观看待“超自然”或者“无法按照正常逻辑解释”的现象。是一本通往科学解释人类行为和感官的入门级书籍。
这种现象原本都会被超自然力量和被威慑而恐惧的自我行为所蒙蔽。现在Wisemen为我们揭开一条可以依赖的道路。
《怪诞心理学》读后感(五):初略读完第一章
初略读完第二章,我怀疑翻译的组织能力,怀疑自己的理解能力。
不过从一个接一个实验,我开始尝试更全面理解现实中平常不过的现象。从业已建立的看法,推翻这种看法,再建立,在推翻。
最后奇怪发现,我居然怀疑自己怀疑的动机。求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