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有一个人叫莹珂,有酒就喝,毫无节制。后来他看了《往生传》,心里非常感动,就下决心念佛。他特意选了一间清净房子,朝向西方,铺设好座位,然后念佛。念了三天就有感应,梦见上师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告诉他:“你的寿命还有十年,要好好念佛。”
莹珂对阿弥陀佛说:“娑婆世界很浊恶,容易忘失正念,我只想快点往生净土,承侍净土圣众。”上师阿弥陀佛安慰他:“你的心愿既然如此,我在三天后来接你。”过了三天,莹珂就叫大众念诵《阿弥陀经》,不久,他突然说:“阿弥陀佛和清净大海众都来了!”然后就安然地往生净土。如果我们的发愿力越来越增强,越来越坚固,那么往生净土就会成为一件很容易的事,所以发愿非常重要。
唐朝的怀玉禅师精进修持净业,在天宝元年六月九号这一天,他见到佛菩萨周遍虚空,有恒河沙数那么多。有一个人举着银色莲台来接他,怀玉惮师就说:“我一生精进念佛,我的志愿是取上品金台,为什么不是金台来接我?”刚说完,银台就隐没不现。之后,怀玉更加精进用功。二十一天后,又见佛菩萨遍满虚空,而且看见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全身都是紫金色光明。佛菩萨一起驾着金台来迎接他,怀玉禅师含笑往生净土。
晋朝的慧远大师与东林高贤123人结社念佛,发愿往生净土,后来全部往生。其中有一位刘遗民居士。他在庐山自己修了一间禅房,精进修行净土。有一天他在念佛时,见到了阿弥陀佛,以白毫光照着他的身体,而且垂手表示安慰和接引。这时候,刘遗民就问:“佛能不能给我摸顶并以衣服覆盖我的身体?”刚说完,上师阿弥陀佛就给他摸顶,又拿袈裟披在他身上。
我们由这些公案就知道,阿弥陀佛对众生有不可思议的慈悲,对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凡是具足信愿的人,都直接度化,直接接引往生净土。想早点往生,就让他早点往生;想得金台,就换金台来接引;想以手摸顶,就以手作摸顶;想以袈裟覆体,就以袈裟覆体。佛既然慈悲摄受一切众生,不可能不慈悲摄受我;佛既然可以满足一切众生的心愿,不可能不满足我的心愿。如果我们能真切发愿,信心一定在里面,信愿如是真实,自然发起求生净土的修行,这样以信愿念佛求生净土,百分之百可以往生极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