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在办公室,忽然看见班级群里朱老师发来一张照片,教室里似乎很空,孩子们去哪里?随后朱老师给出了答案,他们在讲台上,有些孩子居然单词不读,书不背。数一数居然二十二人,有顽皮不爱的学习的,但是令我惊讶的是也有很多看起来很不错的学生,甚至还有我一直以为是乖乖女的孩子们。
我有点愤怒了,忍不住给几个家发去照片,微信,之后家长倒也是积极回应。但是我后来又去班级很批评了他们一顿,此刻都安静得像一只兔子,可是,愤怒之后还有什么意义呢?我真的不知道到底有没有价值?教育的最终目的还是需要培养自我教育的人,可是而今的孩子,都是一个懒字,可恶的是很多家长懒于管理孩子,所以小饭桌应运而生,而且日益看起来趋势确实还是日益火爆。
对于缺乏自觉性,常常我们以为西方式教育可以解决问题,其实不然,不管什么教育最终还是依靠自己独立自主,养不成这样的意识,最好的学校其实都 没有意义,其实好学校不是学校本身好,而是积极主动的学生养成的。
而很多时候我们社会上有一些可笑的现象,不承认独立性劳动的价值,专业的价值。所以工匠精神何从谈起?医院里路过,一个男人喊着:“抢钱的医院呢?一百块钱一根刺。你说呢?”电梯刚刚走,显然他寻求我的回答。
“给你二百你可以取出来吗?”我淡淡地问一句。“我不照。”他说。
“你算了吧,那又是麻药又是铁管的还搞半天,总是解决了。”女人到还是理解,说话也是在理一些。
电梯到了,下楼之后我们便不再见了,也许这样的意识很可能在很多人心里。中国目前社会不够重视专业价值,所以导致很多行业发展同质化,就是同样是医生,在不同的层次,差距也应该有的,可是我们的劳动分配似乎不能体现差距。只要皆大欢喜才能算数哦。
工匠精神前提是给潜心研究的人一定的社会待遇,他们才能安心于研究。
国人也不至于跑到日本去买什么马桶盖,泰国买床垫。按照我消费我自己没有想到自己去台湾买了那么贵的东西,可是后来知道大陆的价格相当于泰国的几倍。那么这样的体制之下,我们外出购物也是无可厚非呢?
所以政府今年总算提到这样的一点,今后税收是不是可以相应减少一些呢?民生之事实在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