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因为物质条件的改善,是个节日都要过了。圣诞前,街上商店里早就挂起了圣诞老人和雪花,圣诞树摆起来了。
我们也会渐渐被感染,因为有这样的节日总是温暖的,去年还记得给儿子买了一个水杯。今年呢?不知道……
温度骤然降低,路上那些孩子依然背着各种小包来来往往。不知道那样来来往往里有没有人生期待的幸福。中国孩子越看越被看管着的童年,自主玩的时机都在丧失,回忆时是不是只有补习班里偶尔传来的笑声。假设真是这样,悲哀的感觉真的蔓延了。
晚上去接儿子,很远就听见教室里传来那一阵肆意的欢笑,令我感动,和感慨。不知道在泰德的课堂之外,还有谁能够这样的狂欢。
我最近老在想这十几年所谓新教材改革,一定程度是很大的失败,因为教材改革之后,考试却越来越难了,那些教材的内容似乎给孩子增加的痛苦,远比带来的欢乐多。
从一年级开始很多孩子就辛辛苦苦上学去,写作业是他们最重要的事情,童年被剥夺了,童年的好奇消失在沉重的作业之下。英语,奥数,钢琴,这些真是给孩子最好的素质吗?
其实这些更多是技术层面,如果没有好的家长,教育理念再好也是无法落实的。
孩子们动手的能力和机会恰恰在不断丧失,我经常看见有些拿着扫把笨拙的样子,心里很是疼。因为一个从小没有接触劳动的孩子,今天面对具体的生活会有很大的痛苦。
很多家长不是不想给孩子机会锻炼,可惜因为没有时间,也就慢慢放弃了。教育虽然说政府改善了办学条件,但是具体到很多活动课程,却几乎是空白,这其实才是孩子成长最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