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祝英台应该嫁给马文才”:经典新解背后,是赤裸裸的现实
日期:2020-07-28 22:31:02 作者:作者婉兮 来源:婉兮清扬 阅读:

“祝英台应该嫁给马文才”:经典新解背后,是赤裸裸的现实

  “16岁时,

  我喜欢梁山伯

  可26岁的我,

  却只想嫁给马文才!”

  文/婉兮 图/网络

  1

  真没想到,有生之年还会到梁山伯被黑。

  在那个流传千年的爱情故事中,他是痴情深情代名词,人虽有些木讷,但一颗真心天地可鉴。

  从前的人们都觉得,梁、祝二人的爱情可歌可泣

  他们热烈深沉,最后双双赴死化蝶而飞,撑得起“轰轰烈烈”四个字。但梁祝的更深层意义不是爱情,而是冲破门第束缚自由精神——这也是能成为经典原因

  谁知风水流转,到了2020年的今天,男二号马文才意外得到众多网友青睐,一跃而为姑娘们都想嫁的人。

  而男主角梁山伯,却背上了小三骂名

  理由简单

  

  这一届网友认为,祝英台和马文才早有婚约,是梁山伯横插一脚,硬生生把祝英台抢过来的,这才导致悲剧发生

  反观马文才,他竟然能容忍祝英台穿孝衣出嫁,甚至途经梁山伯的坟墓真真爱惨了祝英台,令人心疼不已。

  若再往深处想想,梁山伯并非祝英台的良配。

  毕竟,祝英台是富家小姐;而梁山伯家境贫寒,只守着个寡母过日子

  二人出身悬殊,必定会在观念思维习惯方面存在差异矛盾在静悄悄地潜伏,眼下不过是被激情迷惑,若真嫁过去,只怕日子鸡飞狗跳一团糟。

  再反过来想,马文才与祝英台门当户对,婚后能省去很多麻烦纠纷,算是某种意义上的强强联合

  现实角度考虑,嫁给马文的性价比最高

  至少,姑娘不会被婚姻拖累深渊婆家不是填不满无底洞自己也不会在一次接一次的“扶贫”中心力交瘁,“16岁时,我喜欢梁山伯;可26岁的我,却只想嫁给马文才!”

  2

  开始时,我不太能接受这样的观点

  梁祝的故事听过无数回,几乎次次都要为男女主掬一把热泪

  这个发生在千年前的故事,准确无误描摹了一对年轻男女心动与情动,那些细微情节感受,存在于人类共通的情感之中。

  毕竟故事中的内核是“爱情”,它本身就象征世间极致美好

  不你细看——

  二人同窗共读,甚至同住一屋,倒类似于今天的校园恋情。情感积淀日复一日相处相伴,所以有漫长充裕时间,来将那份懵懵懂懂的好感发酵炽热的爱情。

  而十八相送中的一问一答,是不是也写满了娇羞少女心事

  怕他一下子听懂,又怕他始终不懂,更怕他懂装不懂,还怕他不懂装懂……

  萌发于少年时代的情感,往往纯粹真实,尚未沾染成人世界中的潜规则。爱的完全就是对方个人,而非他附带的地位资源价值

  这曾是许多人的心向往之啊。

  为此,姑娘们诚挚地高喊过:“要嫁,就嫁给爱情!”。

  祝英台曾住在她的心底,梁山伯也曾代表过她对余生的所有期待。

  只是,现实中没有“化蝶”的桥段,“祝英台”们往往会撞得头皮血流,然后学着权衡利弊,把爱情的比重降低。

  甚至,渐渐发现了马文才的好。

  不对,也不是“好”,而是合适。这是建立在出身相似、观念相近基础上的“合适”,拿它来为婚姻托底,总不见得能差到哪儿去。

  说起来也蛮好笑的。

  一千多年前的故事,鞭挞的是门第观念之下的爱情悲剧。可到了一千多年后,人们又开始把“门户对”挂在嘴边,甚至强行拉郎配,把祝英台重新配给了马文才。

  不知这是进步,还是倒退。

  3

  众所周知,梁祝的爱情是悲剧。

  双双化蝶的结局,不过是用一层浪漫主义来遮遮掩掩,拿现实中绝不可能存在的桥段,去延续人们中的希望。

  但假如梁山伯如愿娶了祝英台呢?

  这样的假设,已经被当代诸多作思索并创作过。男女主换了名字和身份,辗转人海再度相见,仿佛是历经几生几世再续前缘,所以,内核和本质都没变。

  依旧是一个富家(小康家庭)女孩,义无反顾地嫁给爱情,跟一个贫穷而痴情的男子,携手步入婚姻殿堂。

  比如《双面胶》、《婆婆来了》、《门第》、《裸婚时代》等等。

  往后的故事,大多换汤不换药。

  无非是经济压力、婆媳矛盾、三观不合,在家庭生活中摩擦不断,日子变成一团乱麻,爱情亦在兵荒马乱中消除殆尽。

  而人性至暗面,也会在爱情的崩塌过程中展露无余,令人瞠目结舌,原来破釜沉舟爱一场,结果却是遍体鳞伤。

  后来的祝英台,个个都像在历劫。

  她们哀叹、后悔,对“梁山伯”恨意渐生,对当初那个破釜沉舟的自己,也多少会有些鄙夷。

  姑娘们开始发怵,对“梁山伯”等同于现代的凤凰男,背后跟着一连串可能出现的问题。

  哪怕婆婆尚未出场,网友们也已经自动脑补了一出狗血大剧。你看,几乎所有人都在说:别信爱情、别赌概率、别给余生埋地雷。

  传说被加上尾巴,与现代社会遥相呼应。但浪漫色彩全都淡去,剩下的,只是个警示作用。

  4

  可是,当我们回到《梁祝》本身时,却又会发现,“祝英台嫁给马文才”的观念振振有词,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祝英台本身的感受。

  她爱的是梁山伯,而不是马文才。

  是的,马文才有钱有颜有婚约,能引得一群女人想入非非,乃至要代入自身,对选择爱情的祝英台“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不由想起多年前看过的一部电视剧,讲小留学生的。

  女主角出国上学,和外国同学合作戏剧,打算编排演出梁祝。

  男主角是西方人,崇尚爱情自由,把祝英台的父母狠狠批判了一番,冠以“卖女儿”的骂名。

  女主很委屈,不惜和男主撕破脸大吵一架:不,祝英台的父母,只是希望女儿过得好!

  说白了,这就是功能性与精神性之间的争议,是实用主义和浪漫主义之间的较量。

  就如同娶宝钗还是娶黛玉一样,人们会代入自我,既为主角命运担忧,也对自身进行审视与鞭策。

  而现代社会中的男男女女,大多都是实用主义者,他们视婚姻为情感连接,但也把它看作另一种层面上的合作与交换。所以在寻找伴侣时,对现实问题的考虑,是多过心理需求的。

  毕竟大家都是凡夫俗子,要还房贷车贷、要生儿育女、要给父母养老送终,逃避不了身而为人的大部分责任义务。

  婚姻的意义,是找另一个人来同舟共济,在合同正式签订前,务必要认真观察对方的条件,进行资源上的配对与置换。最本质的爱慕与心动,反倒退而求其次。

  于是,马文才胜出。

  5

  我无意批判,嫁不嫁马文才、娶不娶薛宝钗,都是基于自身需求做出的选择。没有高下之别,更没有对错之分。

  我只是略有些遗憾:爱情才是十足十的奢侈品。

  但也正因为它得来不易,才会令人如此着迷啊。

  所以,祝英台化了蝶,白素贞进了雷峰塔,罗密欧跟朱丽叶双双殉情,杜丽娘死而复生……

  如果没了爱情,如果人人都理智而隐忍,那这世界,该是多么无趣啊。

  我不鼓励你做恋爱脑。

  但也不希望你事事精明,把爱情和婚姻都当作生意来算计。

  -未完待续,点个在看-

  -作者-

  婉兮,90后写手,不偏激不毒舌,有温度有力量。微博 @婉兮的文字铺,个人公众号:婉兮清扬(),已出版《那些打不败你的,终将让你更强大》,新书《愿所有姑娘,都嫁给梦想》火热销售中!

  婉兮说

  最近,TX在公众号的推送时间上做出了些调整。简单来说,就是我推送之后,大家不一定能及时看到,因为时间轴完全是打乱的。它们推送到你面前的,可能是刚刚发布的,也可能是5小时前的、20小时前的,甚至两天前的……

  所以,喜欢婉兮的宝宝们,请务必要星标“婉兮清扬”哦。具体操作如下:

  1、点击文首“婉兮清扬”

  2、点击右上角“…”

  3、点击“设为星标”

  也可以多给婉兮点几个“在看”,那样子系统也会默认你喜爱这个号,错过的概率就会小很多哦,谢谢支持!

  ▼好物推荐

  真国货之光:小奶瓶抗衰老精华液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祝英台应该嫁给马文才”:经典新解背后,是赤裸裸的现实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