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因为乘风破浪静静子微博那句:婚姻是什么?是把列表里的歌都删了,只留一首,单曲循环到死。
我跟李莫利聊了聊,聊到了当考虑到婚姻的时候,是适合最重要,还是爱情最重要。
她那么个爱情至上的人,觉得是适合。
但无论承不承认,大部分女孩儿,或许会在二十二岁和一个没车没房没钱一无所有还天天打游戏甚至直男癌的小伙子谈恋爱,但是当她们在二十七岁考虑到婚姻时候,会选一个车房钱上进心对她好至少有一样的男人结婚。
或许她们会说,我们之间也是爱情啊。
但是,这种爱情通常有着附加因素,心动的瞬间往往来自于了解了对方身家背景后的那个时刻。
李莫利问我,除了乌龙怀孕,到底是什么促使你和邹翰结婚的?我不相信你蠢到会因为一个孩子就结婚。
我想起了两个瞬间——那两个瞬间值得被记住甚至和他没什么关系,完全来自于我内心对于自我认知颠覆的震颤。
在我和邹翰谈恋爱的时候,有一次我准备出门开会,西服外套里面搭配了一件儿吊带。临出门前邹翰发了视频给我,他欲言又止了几次,终于忍不住跟我说:你能不能换件儿衣服呀?这件也太暴露了……我都能隐隐约约看见你的bra诶。
第二反应是心里咯噔一下:我怎么应下了?
正常情况下,我被一个男人管穿什么的时候,大概就是他永远住进黑名单的时候。
但是这次我竟然一点儿反感情绪都没有的接受了。邹翰在视频那边满足的笑:你真好,我还怕我说完了你会生气呢。
说是喝多了,也没有多到不省人事。局散合同签,我蹲在路边吐完了以后在邹翰和滴滴之间犹豫了几秒。
选了滴滴。
那时候我已经知道邹翰不太能喝,管的还多,鸡毛蒜皮都能打翻醋缸。我有点担心他接受不了这样的我。
结果滴滴还没到,邹翰的电话打了过来——他听出端倪跑过来接我了。
回去的路上,我借着酒意问他会不会不高兴。他叹了口气说,我只是心疼,没有不高兴。
他说,你为了工作我不会说什么的,你喜欢这个工作我知道。我想保护你,不是想当你绊脚石。以后别忘了让我接你就行。
我就突然感觉,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太醉了。我在这个比我小了好几岁的男孩身上,似乎看见了未来。
就算对于我来说,他并不是那个“适合”的人。
无论年龄认知学历眼界和爱好——我和邹翰几乎是毫无契合点,他一个刚认识我就拉着我网吧刷夜绝地求生的小男孩,强行说跟我适合,太勉强。
但是我可以接受他给的分寸不会厌烦,同样,他也懂得保持适当的空间距离。
除了爱情,支撑我们在一起的第二个理由我真的找不到了。
不是因为他哪儿好才爱他。而是因为爱他,觉得他哪儿都挺好。
所以后来我们结婚了。
当然,结婚之后的零散琐碎和所有成年人需要担负的责任,远远不是这两点就能全部消化化解的。但至少,没有这两点,我们走不到现在这一步。
李莫利说,她需要的是一个买了冰淇淋就能让她开心的人——她不喜欢吃冰淇淋。
所以她觉得自己没法结婚。
因为每一个买了冰淇淋就能让她开心的人,到了后来,就算买了钻戒她也不会开心。
爱情和冲动,都是有保质期的。
只有合适——认知、学识、背景统统一致,才能长久。可是喜欢和合适,一向宛如山鸟和鱼,不同路不相逢。
她才是那个真的把婚姻看的很重的人。
李莫利讲了她以前大学时交往过的一个男孩。长得很帅,除此之外再无优点。逃避现实,天天喝酒。游戏人间,前女友集齐了十二星座的女孩子。打游戏、泡吧、骑摩托车。每天都在玩命的边缘试探。
但是李莫利喜欢,喜欢到她看不见他所有的缺点。
她周围的朋友都觉得这是她找过最不靠谱的男孩子。但是李莫利不觉得,她甚至觉得他们肯定一毕业就会结婚。
血冲到头上的那段日子,她觉得自己除了这个人,再也不会爱别人了,她印象里自己说过最真挚的话是:对你的热爱至死不渝。
男孩子大概也觉得李莫利是自己最好的选择,开始慢慢的为李莫利改变。
在男孩不喝酒、不泡吧、不打游戏了以后,李莫利突然发现,自己没那么喜欢这个人了。
他们没有共同话题,没有共同爱好,甚至各自有着各自不同的未来规划。
醒悟过来的李莫利发现,支撑他们关系的,除了那一腔上头的热爱,一无所有。
她跟我说,我挺佩服你的,我们这一代人,能一言不合走进婚姻这谭深泉的,都是勇士。
你就不怕有一天,你把自己捆了那么多年,捆到青春不再,然后发现你没那么爱邹翰了,再想抽身也晚了?
但是,怎么说呢。
婚姻本来就是俗世里的一张纸。
如果落俗不可避免,至少要留点儿爱至死不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