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民革中央号召,以家为载体,增强参政党的凝聚力和社会服务意识;同时,以家为阵地,增强参政党的履职能力和组织制度建设,2019年4月,民革南阳市委第八支部成立了党员之家。
第八支部党员之家位于南阳市新华西路与永安路交汇处的黄河时代城二楼,占地400平方米,为社会性的筹建方式。她分为会议室、活动室、电教室、宣传区、展厅、党员书屋、休闲茶坐区等几个区域。
在党员之家内分别张贴和悬挂有民革中央、河南省委、南阳市委简介等民革党史介绍、章程、组织结构和职责;孙中山塑像、荣誉墙、特色活动相片墙,更为引人注目。
第八支部在借鉴其他支部党员之家基础上建成的,高标准、严要求,体现突出了了八支部的特色。甫已建成,就得到民革南阳市委的充分肯定;中央以及省市相关领导,也到八支部党员之家调研、指导工作,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民革中央原副主席,团结报社顾问委员会会长修福金主席为八支部党员之家题词留念;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郑建邦,河南省政协副主席、民革河南省委会主委李英杰,出席揭牌仪式。中共南阳市委副书记曾垂瑞,南阳市政协主席张生起,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刘树华等受邀出席揭牌仪式。民革南阳市委会副主委李晓兰及部分南阳民革党员参加活动,并对党员之家给予极高的评价。
自筹建以来,八支部党员之家举办各类活动,受到党员们的热烈欢迎;八支部党员之家真正建成了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民革党章的宣传阵地;八支部党员之家真正建成了砥砺前行、荣辱与共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支持者;八支部党员之家,愿意和全体党员一道,勇担使命,共筑温馨之家。
民革南阳市第八支部
民革南阳市第八支部于2017年9月成立,现有党员20人。自成立以来,第八支部在中共南阳市委统战部和民革南阳市委的领导和支持下,积极加强自身建设,高标准建设基层支部,以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提升参政党履职能力为主题,严格按照“六个一”工作要求开展活动,高标准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思想建设方面。自我学习和集中学习相结合,专题辅导和座谈讨论相结合,学习中共中央文件,领会十九大报告精神实质;认真贯彻民革市委的各项指示,组织党员参加市委组织的各种活动,抓好民革组织和党员素质建设。
参政议政能力方面。按照市委要求,在保证提案数量的同时提升提案质量;持续做好社情民意的搜集上报工作,组织撰写高质量的活动稿件和理论研究文章。
社会服务活动方面。组织党员向儿童福利中心捐赠物品。开展情暖乡村小学活动,为贫困家庭的孩子们送去棉衣、书包、课外书,并开展普法教育讲座。协办“迎三八 魅力女人”活动。开展“情系环卫”公益活动,为宛城区环卫站200名环卫工人送去价值两万余元的大米和食用油。组织支部党员开展抗战老兵暖冬关爱行动,向抗战老兵送上大礼包,向困难老兵送上致敬金。
全面加强支部建设。支委团结有力,经常召开支委会,完善支部工作机制,全面加强支部思想建设、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履职能力建设。以民革党员之家建设为抓手,规范、更新支部档案,开展学习交流和活动,加强组织凝聚力。有计划吸收和发展新党员,并注重循序培养。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交流学习,宣传信息共享化。并联合第七支部推进作风建设推进会。
民革南阳市第八支部委员会借全省示范支部评选的东风,以昂扬的斗志,严谨的工作作风,一步一个新台阶,不断取得工作的新突破,建立让党员满意的示范支部。
张勇,男,河南新野,文学硕士,文学评论者。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河南省作协会员,签约作家。创办《黄河会》《草庐文学》等刊物。曾参与编纂《南阳历史文化大辞典》、《赢在中国》《大国律师》《向公正致敬》等系列丛书,现任职于某大型企业集团。作品多发表于《中华读书报》《新华书目报》《中国地名》《文学报》《宁夏大学学报》《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昌吉学院学报》《宁夏大学校报》《躬耕》《六盘山》《山东商报》《新消息报》《半岛都市报》《贵阳晚报》《江苏作家》《青年文学家》等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