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并不是一个善于言辞和表达的人,喜欢看历史。虽然在病中,也喜欢给我讲历史人物故事。
一天父亲给我讲起了宋朝皇帝赵祯,我想着这一定是父亲前一阵看了《清平乐》的缘故吧。他说“赵祯算是个好皇帝了,搞了个庆历新政,在位期间经济繁荣,这个皇帝我很欣赏,教育孩子的观点跟我一样,对女儿宠爱,对儿子严苛。”
一提起这茬我就委屈。父亲对两个哥哥非常的严苛,学习成绩不好的话非打即骂,考不上大学不行,一年考不上两年,两年考不上三年。对我这个女儿却没有什么要求,从来也舍不得骂一句,更别说打一下。
俗语说得好严是爱宽是害。哥哥们都学业有成,工作中自然也是起步高,发展快,走得更远更好。而我由于父亲的宠爱,终学业无成。父亲退休后由我顶替工作,女承父业,没能走出更高更好的天地。
实质上,我这个做女儿的和儿子们人生道路就不没有安排在一条道上。但有得必有失,由于父亲对兄长们的过于严苛,在跟父亲的亲密度上要比我差得远,他们都越飞越高,越飞越远,越远越高越疏离。这样一来,母亲去世后,父亲的日常生活自然由我来操心照管,父亲对我也是百般的呵护。不过父亲心里惦记着儿子们的心思我是懂的,理解的,谁让我跟父亲最亲密呢。
有一次我问父亲,你的两个儿子你更喜欢谁?这个问题要是在以前,父亲肯定跟我“打官腔”回答“都一样”。不过那次,父亲微微闭起眼睛说“二小子。”
我问:“为什么?”
在我的认知里,大哥老实,二哥才是鬼点子多,可见父亲是偏心的。我问:“那你把房子留给谁?”
“二小子,二小子养了孙子嘛。”
我把父亲的话记在心里了,不管是不是偏心,毕竟这是老人的心愿。
突然,父亲重病在床,身为女儿的我每天都陪护在身旁,因为我知道父亲是不治之症,所剩的时日不多,在余下的时间里我都不想浪费能够和他在一起的每一分钟。大哥一得知父亲得了重病,立刻放下了手里的所有工作,也是24小时地守护在父亲身旁。
后期,父亲出现了截瘫,肚脐以下都失去了知觉,不能动,不能翻身。大哥每天把父亲抱上抱下地,或去检查,或翻身,每每累的满头大汗,这些我都做不了,因为我既抱不动也翻不动。父亲躺在床上,大哥左手拿馍,右手替父亲擦屎的事情时常发生。每泡屎每泡尿都是大哥伺候。
后来父亲的病情越发的严重了,我们只能对二哥说,怕是回来晚的话面都会见不着了。二哥很快就回国了,父亲那天还着实比往常开心。
父亲去世的前几天,他把我们叫到跟前,说自己活不了几天了,死后房产你们兄妹均分。我没敢告诉两个哥哥,父亲原本是要把房产留给老二的。只是病重以来,大哥衣不解带的照顾感动了偏心的父亲。偏心的父亲其实不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