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春雨江南,那杜牧曾经吟唱的杏花村。而今安在?千年的光阴走得太急。总是会留下点什么。大学时我们学校围墙外不远就是一家酒厂——杏花村酒厂,可惜,他们的市场意识不强,最终被山西的杏花村酒厂注册。做企业没有文化也是很可怕的。
二十二年之前的池州印象里就是一条小小的街道,丁字街而已。长江路是真正的长江路,一直抵达池口的长江边。半条街就是九华街。
而那时的秋浦路的确也是一半还是荒凉。一半就已经连着郊区。而今秋浦路一直延伸到平天湖畔。大路两边的树木也是不同于从前。
其实,池州在我最初的印象里就是很多灰尘。就是出学校狭窄的巷子之后就难以看见干净的地方。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因此,读书时代其实很少出门逛街的,偶然记得那时到齐山我们需要花五毛钱做三轮车过去。
而今的池州,因为清溪河的改造完成,一路河边柳色青青。河岸边原来的农田终于也变成了湿地公园的一部分。那田田的荷叶,粉色的荷花,淡淡飘香的荷的气息,令人在池边就是静静站立也是一种静静的惬意。而初见湿地美好的姗则激动得拍照,大笑。美好的事情就是有人慢慢一起享受本来属于我们的自然气息。这湿地的设计者把江南的味道回归了。
而后驱车前往杏花村,此地设计追求自然的味道,秋浦河在外面是天然的保护,这唐诗里的秋浦一直活在这里,只是水质已经不够清澈,其实在上游还是那么迷人。
曲折的路线适合骑行自行车。路边有杏花园,也有桃园,当然即使现在也有花朵姹紫嫣红,还有一小片的薰衣草在阳光下闪着紫色的色彩。即使春不在,可是依然有一股生命的勃发的意境,行走在这样的区域,心自然放松,随时可以看见一处水域,或大或小,或弯曲或平整,各有千秋,芦苇茂盛的河面颇多野性,而空旷点的地方确实还是悠然的味道,不知道什么时候一转弯忽然发现一艘船好似鲁镇的乌篷船,时光好似穿越了一般。
有时候我们需要的恰是一片空间,在这样的地方垂钓或者散步就是一种跟自然的沟通。在大自然里去享受属于自己的时光恰是人生最重要的意义。在熙熙攘攘的人生里,何必那么紧张?
忽见一河滩,不知道为什么想起早年读过的一片文章《月出秋浦河》,那作者当年一定在这样孤单的河滩上独自仰望明月缓缓升起……试想而今几个人还会有此心境?
堤坝下还有一些荷铺在水面似乎睡着一般,这样的叶子静静地等候秋的来临,也许我们更多的时候走得太急,不知道身边有风景。寻找远处的风景是我们的习惯,其实停下脚步,景致就在身边。
而后我们来到百荷公园,此园分为南北,据领游的朋友说南园的更好,也许是花开得更多吧。我们恰是在北园下车的,但是翠竹之掩映后露出荷塘,碧叶田田,荷香阵阵……这样的地方我们总是忍不住拍下。翠竹里藏着一条小径,曲径通幽。之后来到大片的草坪,随便一坐,感觉就是舒服。拍下的绿地背后是百牙塔的背影。清朝的塔身而今虽然已经露出败落之像,却也给人一种镇定之感。遥想一下这草坪之上初春时节情侣对对,影楼会带着准新娘拍自己最美的容颜。
而清溪河边,卵石叠嶂,有趣或生硬貌似偶然,却也是匠心独运,垂柳随风,微波兴起。市民却也有散步,不疾不徐……二十多年之前,这里只是一片绿色的稻田庄稼很是茂盛,下晚的光景我们同学一群过来常常会聆听蛙鸣阵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