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最后一班车,刚回转身,只听一个女生的喊叫“XXX”是我的名字,声音中裹挟着很不礼貌的语气。是谁?我努力的回忆最近批评过的孩子。一个个稚气的脸庞在脑海中掠过,他们的可爱、用心以及对我的尊敬一一呈现在眼前。实在猜不出,刚才到底是谁?
把她喊到身边,细细端详,大大的眼睛里闪烁着她的活泼与疑问,漂亮的脸庞上挂着半含半露的微笑。她被我看得不知所措,试探着问我:“老师,您找我有事吗?”
我用询问的语气说:“周五放学时,有人从车上大喊了我一声,你听见了吗?”
她瞪圆了眼睛,嘴巴张的大大的,又赶紧闭上,生怕我看出什么,3秒钟之后,她很小声的、怯怯的说:“不——知——道——”声音一个字比一个字低下去。她还在抱着最后一丝希望:老师还没查清楚到底是谁。她很清楚这丝希望很渺茫。
她低着头,静等着一顿劈头盖脸的训斥。
我温和地微笑着说:“老师知道,你是一个活泼开朗、热情大方、尊敬老师的好孩子。你一定不会这样做的。”她长舒了一口气。我继续说:“如果你知道她是谁,请你告诉她,对老师要尊敬、对同学要友爱,让她做一个像你一样讲文明、懂礼貌的优秀学生,好吗?”她缩了缩脖子,吐了吐舌头,很不好意思的说:“好的!”
从那天起,小华的行为发生了很多变化,每次见到老师都会立正打队礼问好,上课时每当我的目光与她相遇,她都立刻坐的倍直,集中精力听我说的每一句话,连作业也认真多了。我又及时鼓励,在她作业本的末尾这样写道:“最近听讲、作业进步都很大,继续加油,你还可以更优秀!”
严厉的批评固然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具有较强的威慑力,但是那样只能让学生恐惧,震动学生的耳朵,让学生屈从于老师的威严,却不能真正从内心去改变态度。有时,温和的话语,更能震动学生心灵,教育的效果更持久,让她彻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