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儿子房间,总会看到静静的呆在角落里的滑板,蒙尘已久,估计儿子早已忘记了他的存在。
滑板是儿子盼了很久,又软磨硬泡才给买来的。
住在校园里,儿子有了很多的玩伴,但也因此或多或少的就会和人攀比,别人有了溜冰鞋,他也要买,他买了小自行车,孩子们不到几天,也都有了自己的自行车,看到别的小朋友买来了滑板,儿子回来也让买,他已经有了一个摇摇车,再说他借了小朋友的滑板来滑,怎么也掌握不了平衡,总是滑不好。
于是,想着等他大一点的时候再给买,只是儿子的执着真让人受不了,那缠人的功夫让人也总让人暗恼,道理讲不通。不知道怎么回事,有天孩子的爸爸也许终于耐不住儿子的痴缠,滑板买了回来。
最初的几天新奇过后,再不见儿子带着滑板去楼下,有一天看到滑板,忽然想起问儿子,学会了没有,他支吾着说还不太熟练。
再后来,那滑板也就无人问津了。
这几天,儿子又不知道看到谁买了学习机,于是心心念念的都要让给他买,想起了角落里的滑板,问儿子:“是不是自己的学习非的借助学习机?”
“没有学习机你不是学的也挺好的吗?任何的工具也只是工具而已,你要是自己不好好的学习,工具再好,也代替不了你自己的学习。”
“那谁谁买了学习机,总是考第一名呢!”
“有学习机的就能考的很好吗?”
“也不是的,也有考得不好的……”
“只要你自己用心了,没有学习机,你一样也可以学的好,你看这几次考试,不都是挺好的吗?这说明,学得好不好,和学习机没有绝对的关系。”
“那不买了!”
我很惊讶,儿子这次怎么这么好说话,没有在说什么一定要买的话。
也许,那角落里,只会有那个滑板吧!
从小,儿子对于自己想要的东西,都有一种近乎痴狂的执着,若是不给买,他轻则不高兴,撅着小嘴,重则就哭给我看,道理讲不通,于是很多时候就屈服与儿子的执着之下,慢慢的大了,能讲道理了,却要费很多的功夫去说,他只想着什么东西想要,却很少去想那些东西是不是需要的,或者说那些东西对于他自己合适不合适,也许儿子一天天的长大,他会慢慢的懂得想要与需要的关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