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山》是一部由爱丽丝·沃丁顿执导,艾玛·罗伯茨 / 丹妮尔·麦克唐纳 / 艾莎·冈萨雷斯主演的一部奇幻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开始还以为像逃出绝命镇一样,大脑里面是另一个人的意识,看到最后结果是研究她们,找人整容成她们的脸,模仿她们,女主的男朋友根本就没想带她走,要带早就带了,还告诉他要走,结果提早害死了那个明星,最后的滕满女还好吧,就是有点莫名其妙,她是什么,怎么来的都没交代清楚,而且也太容易杀死了吧!
《天堂山》影评(二):观后感
久后的将来,女主角Uma某日清晨在天堂山醒来,发现身处一个孤立的热带岛屿上的一座高级治疗所——富有家庭的父母们致力于送女儿到此地,让她们变成自己设想的完美之人,但很快她发现背后的事情并不简单。 艾玛·罗伯茨、丹妮尔·麦克唐纳德(《帕蒂蛋糕》《东方》)将主演新片《天堂山》(Paradise Hills),西班牙女演员Alice Waddington将献出导演首秀,她执导的短片《Disco Inferno》曾获多个电影节大奖。纳乔·维加隆多(《克罗索巨兽》)和Brian DeLeeuw(《复仇之灵》《曲率》)操刀剧本。 设定在不久后的将来,女主角Uma某日清晨在天堂山醒来,发现身处一个孤立的热带岛屿上的一座高级治疗所——富有家庭的父母们致力于送女儿到此地,让她们变成自己设想的完美之人。
《天堂山》影评(三):糖衣包裝下的毒藥
預告片令我想起2005年的謊島叛變,美好的遠景,藏著致命的秘密,當然本片的格局小多了,而且是女導演,怎能跟拍慣大片的Michael Bay相提並論,雖然電影貌似是一件藝術品,有華麗戲服,仙氣配樂加持,實際內裡陳舊破爛不堪。
天堂山的陰謀,看沒多久便能猜出一二,因為謊島叛變的影響,我一直想的是複製人,萬萬沒想到是層次低很多的整形人,用真人代替會產生很多後遺症,無論整得多似,裝得多像,學習多久,被捅破的機率還是很高,靈魂不一樣了,親人朋友能不發覺?女主Uma不是一下子就看穿出了去的不是Amarna嗎?她們才認識多久,這不是編劇在掌自己的咀嗎?用複製人雖無新意,至少多點說服力,多點科幻感吧,真不知天堂山的美名是如何流芳百世的。
天堂山的安保也是個笑話,按理如此的犯罪行為理應高設防高戒備,那些設施不用密碼指紋人臉識別,連個看門守衛都沒有,監控如同擺設,再說Uma和同伴喝完牛奶再逐一離座吐掉,沒人監視沒人看出,就那麼相信女孩都是沒腦子的嗎?然後逃走亦沒有周詳計劃,路線,武器,全無準備,就讓她們隨意亂跑,誤打誤撞發現真相。
終極Boss是另一個笑話,她的能耐就這樣嗎?一點靈力都沒有,被普通女孩秒殺。話說Milla經常演這類女魔頭,是樂此不疲乎?
《天堂山》影评(四):嗬——呸!
此片既标榜“奇幻”“科幻”,又宣称“惊悚”,可惜全片看完,惊悚不存在,奇幻溜溜边,科幻乱七八糟。看完之后令人迷惑。
此剧看完,十分令人怀疑本作编剧兼导演的这位,爱丽斯女士,是何等有钱有关系的人物,经得起这样糟蹋经费和名声。不得不提,这部电影令我想起很久前曾读过的某些中( Mary)二( Sue )的小说,这种中二的剧情和台词,真是令人感到怀念。啊,逝去的青春啊。
此电影的美术十分到位,虽然如某君所言华丽的有些幼稚,在下这位lower认为对比其他部分而言,仍是无可指摘的。然而就当前剧本来讲,本lower认为是配不上这么美丽的道具和环境的。明明可以更深入挖掘的主题,仅仅像是被掸去了些许尘土的石胚般展现在人面前。无力吐槽的剧情脉络,莫名其妙的背景设定,无比幼稚的台词表达,放弃思考的人物智商,缺乏冲劲的主角,虎头蛇尾的结束,难以理解的结局。这些都告诉广大lower们,一个好点子相要变现得有多难。
当然,爱丽斯女士这种upper的思维,我等lower无从企及。或许爱丽斯女士只是在告诉广大lower,upper的生活有多辛苦,upper们的生活有多艰难,当然你们这些lower也很困难,但是你们这些lower怎么能明白upper的困境呢。啊,upper一点都不自由,啊,upper向往自由。
一点说服力都没有的吹*,嗬——呸!
《天堂山》影评(五):血色童话构筑的围城
华丽得有点幼稚的装饰,各种象征女孩子的粉红蕾丝的梦幻,就连名字都要往所谓的超凡脱俗上靠拢,但实际这下面隐藏的是满满的欺骗和虚伪的恶毒。这部电影的概念和影射现实的想法都很好,而且并不反感Emma在里面的表演,因为在看过《尖叫皇后》系列之后,反而觉得她还蛮适合这种浮夸贱嗖嗖地带着股黑色幽默的形象。
这部电影有点类似于围城的那个概念,就是围城里的人想出去,围城外的人想要进去。永远都是得不到的是最好,就像是《私人定制》里那些挤满了楼道装扮成各种各样形象的想做别人的人,都是厌倦了围城中的生活,希望可以体验另一种生活方式。这部电影也是,围城里的都是觉得想要做自己的人,她们觉得只要冲破牢笼就可以开始新生活,但其实电影可以再往后延伸地演一下,uma脱离家族去置身她复制品的贫穷却自由的生活,那么她又可以坚持多久?而她的复制品,渴望摆脱穷困进入华丽围城的人,一生都要顶着别人的名字别人的脸,体会受家族摆布逆来顺受的富贵生活,她又可以坚持多久?
导演想用荒诞寓言的形式讲一个血色的童话,只不过没有讲得太透彻有点虎头蛇尾。放到现实中,不用复制一个杀死另一个那么麻烦,只需要包装一下,同一个人就可以有两副面孔,至于哪个灵魂才是真正的自己,换来换去到最后恐怕本人也不知道了吧。电影寓意还是很好的,全程完整看下来情节也比较吸引人,但是表现力感染力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差了一口气,应该更加深入的探讨下造成这种心态背后的原因可能会比只停留在表面上更能引起人的思考吧。
《天堂山》影评(六):天堂山剧情梗概
故事梗概:剧透!!担心勿看!
女主莫名醒在一个陌生的地方,逃跑中遇见的女生又将其带回去,原来这是一个家人将自己的女儿送来改变自我,改造成父母想要的模样。女主因为爱上底层人不愿和富豪结婚,被送过来。在此期间认识了3个女生,一个酗酒女歌手,一个肥胖的富家女,一个各利特异的亚裔底层女孩。可这个岛的一切都透着不安。女主每天都要看录像,以及和负责人谈话。甚至女主的爱人混进这个岛,和女主密谋逃走。在相处中,女主和歌手间有了不一样的情愫,但却因女主的爱人出现被隔在了水面下。一次入侵,女歌手告诉女主,海岸晚上无人看守,可以逃走,而日常的牛奶中则含有安眠药,让她不要喝,晚上出来一起逃走,可就在晚上吃饭时,女歌手宣布可以离岛回家,女主被亲后,再也没见过。夜里没睡着的她跑出去,发现有人在搬运女孩,第二天她在观看录像时激动被关起来,带去负责人处,看到女歌手已经回到了舞台在荧幕下做回了一个家里和经纪公司想要她成为的人.女主觉得不对劲和大家去山洞商量,决定晚上一起逃出去,可亚裔女孩却被抬走了,为了救朋友他们跟踪才发现被抬走的女孩是去做晕厥或者安乐死,一系列搏斗后,三人逃到了监控室,发现这个机构不是在治疗他们,而是在分析他们,可是为什么呢,在逃跑中他们发现原来有一群人,在不停的整容,在模仿他们的一切,只是为了取代他们,成为符合目标的自己。逃亡中亚裔女孩死亡,胖胖女接触到玫瑰被负责人吸血而死,替代品在关键时刻混淆视听,让女主将负责人一刀毙命,两人逃走。两个月后,女主嫁给了富家公子,在婚礼上,两人各饰一角,女主成功将富家子杀死,而代替品则代替她留在了婚礼上,女主选择了离开。
整部影片一般般,但道具衣服及美术都很不错,适合消遣看。
《天堂山》影评(七):《天堂山》令女性毛骨悚然的未来
这部电影惊喜到我了!一开始以为烂片,结果越看越有趣,整个电影都颇具悬疑气氛,很多转折跌破眼镜,确实惊讶到我!这是一部设定在未来,具有科幻、魔幻元素的女权主义电影。未来人们如何打造他们心目中理想型女性让人瞠目结舌,但如果细细想,发现还真的有这个可能,不自觉头皮发麻。。。
一开始看预告其实就被剧情所吸引,这个天堂山在整部电影里其实是很美很美的,基本上有一段时间看得我都很想去住 比较符合目前网红旅游胜地的各种标准。。。直到看到她们每天晚上只能吃一粒菜花,连一杯牛奶都只给一个杯底那么少。。。理由是要保持淑女身材 这对我是万万不行的。
这是专门培训富家淑女的场所,女孩子们都穿得像小仙女,各种东西都很女性化,生怕你变女汉子,给你猛灌各种小粉红,让你学习如何作温顺的小公主。仿佛是回到了几百年前,女性从未解放的时代。在女性刚才习惯于获得与男性平等后的未来,居然出现这样的地方,花钱就可以打造他们所谓的理想女性。这也让本片与《使女的故事》很类似,营造了一个对女性来说相当悲观、恐怖的未来。
虽然目前没有这样的场所(又或者有,我不知道,淑女培训学校之类?),但其实很多家长都是这样养女孩子的。比如我看到很多生女孩的妈妈,每天都只给女儿穿各种粉红色,用粉红的东西,房间里也都是粉红色,各种公主裙。。。基本上这样养出来的姑娘,与我这种从小没有一样身边的东西是粉红色的女生,肯定个性与画风是完全不同的
当然这个天堂绝对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而是暗藏着各种意想不到的玄机。不过故事表达的主题,其实重点不在于如何改造女生,而是这些女孩子的家长会把她们送去进行这样的“改造”,本身动机就很吓人。这些家长不希望看到孩子有自己的个性和爱好,而是希望把他们的女儿送进去,然后统一领一个每天只微笑、言听计从的芭比娃娃回家。而之所以这么荒谬的想法可以实现,还是利用了女人的各种弱点,比如柔弱,胆小,容易被说服,容易被眼前美好的事物所迷惑,容易放弃立场和自我。。。
所以看本片时,不仅是被眼前发生的接二连三的奇特事情感到震撼,更是作为女人会心生恐惧,觉得这个世界对女性真的太不友好了,基本缺乏最起码的尊重,而是就当作是一个玩具。
奥卡菲娜这次在片中与她之前的角色很不同,是个比较沉默寡言的人,台词都没几句,但展示出了亚裔普遍内向的特点,造型很诡异。艾玛·罗伯茨和艾莎·冈萨雷斯( Eiza González)在片中都相当美丽,还展示了优秀嗓音。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 米拉·乔沃维奇,不仅因为她的角色服装特别美,也因为她演出了一个语气温和、妩媚又神秘的女人,与她之前的银幕形象也是反差很大。
比较不满的是结尾的部分,处理很仓促潦草,过于简单。但影片的想法确实比较新奇,也营造出一个独特的未来世界,让人好奇希望看到更多,反而觉得很适合拍成剧集。
最看好本片的服装设计,大胆又怪异,结合了未来与古典风格,契合影片的恐怖气氛,感觉也很适合作万圣节装扮
《天堂山》影评(八):现代观众需要什么样的亚裔演员
里面的亚洲演员奥卡菲娜是美籍中韩混血儿
分享一下这部电影里针对奥卡菲娜的弹幕:
按照弹幕的意思的话,也就是说长得不符合亚洲审美标准的亚裔演员,出现在大荧幕上就是在丑化亚洲人,好莱坞不应该给那些“长得猥琐”的亚洲人演出机会。
不知道写这些弹幕的人平时学习和工作生活周围都是什么样长相的亚洲人,是不是平时上课的感觉就跟在AKB48中间公演的感觉差不多。
吴珊卓演婚内出轨的女人也是在丑化亚洲人
还是这种浓眉大眼,雄赳赳气昂昂上前线和野兽干架脸上都不会有污渍的女演员才是亚洲之光。
《天堂山》影评(九):《天堂山》之后,你再不敢说“要成为更好的自己”
乌玛拼命逃离一个天堂般的乐园,一次又一次。
想象中的天堂是什么样的,有花、有草,天朗气清、纯洁无暇。“天堂山”就是这样一个能满足人们对于“天堂”所有想象的地方。
电影Paradise Hills,中文译名《天堂山》,是西班牙女导演爱丽丝·沃丁顿的长片处女作。首次面世在今年年初的圣丹斯电影节。
本片获得了电影节未来创新奖的提名,这条唯一的获奖记录实至名归,欣赏本片确实更应该从“未来创新”的角度去看。而不是当成单纯的奇幻片、科幻片或者悬疑片去评价、审视。
或者当成脑洞片来看,也非常可以,只是精彩的部分实在太短了。全片95分钟,真正精彩的戏份从最后30分才开始,然后急促推进信息量极大的剧情。
不少看过的观众表示会看到其他电影的影子,我也想到一部,也是今年上映的《我们》。两个看起来无差别的人,社会地位一高一低,生活水平一富一贫。
但真实人类和克隆人还是存在本质区别,前者是人,后者是机器人。而在置景方面,更是与前者大相径庭,抛开阴郁色调,本片明亮梦幻的基调下,营造一种较为新鲜的氛围——华丽的惊悚、豪华的恐怖。
天堂山其实一个高级疗养所,主理人是一位看起来极有涵养的高贵夫人。这个巨大的庄园坐落在一座孤岛上,与世隔绝又鸟语花香。
许多有钱人将自己的女儿送到这里,为的是让她们都能变成“更好的自己”。何谓“更好的自己”,就是父母设想的完美之人。
有的是让胖妞瘦成模特身型,有的是让说唱人变成古典乐手,有的是让歌手变成纯粹的明星,有的家长要求更简单,就是让女儿答应嫁个更富贵的人,女主角乌玛就是最后一种情形。
主理人非常有本事,她能保证每一个人送到这里来改造的姑娘,都能成为父母心中那个“更好的自己”。疗养院的成功率达到百分之一百,一次例外也没有。
这种父母为了孩子好,送他们到一个地方的路径,让人想到那个令网瘾少年闻风丧胆的地方,当时也说疗效非常好,父母都很满意。
一开始你也认为天堂山的改造方法也比较和缓,并没有那么地骇人听闻,无非就是循环放放小视频,拉拉筋做做瑜伽这样的普通“洗脑”课程。
直到最后的30分钟,所有的平静祥和瞬间被打破。主理人之所以能够保证百分百改造成功,原因不是课程是否有效,学员是否配合,而是这个“更好的自己”早就另有人选。
一批批底层女孩时时刻刻进行生理上的改造、家长要求的学习,从虹膜到声带,从眼睛到嘴唇,两个本来毫无关系的人,在这座天堂山碰见了,她们身上每一个毛孔都可能是一样的。
当一个女孩被通知完成疗程出山之日,其实就是她离开这个世界的日子,她的父母会接走一个“更好的自己”,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女孩,相貌声音一样,只是改掉了之前所有陋习,是一个完美的人。
而之前各种流程作为幌子,只是用来采集真人样本,好让这个活人复制品能够做到100%的还原。她们不同于克隆人,而是经过数十次痛苦的手术,活生生改造而成。
看完《天堂山》之后,你可能再也不想说“要成为更好的自己”,可能你更愿意相信本来的自己就很好。
上一篇文章: 像《小Q》这样的导盲犬
《天堂山》影评(十):在一个接近完美的循环体制下,自由到底有多重要
天堂山,是一个梦幻的孤岛。
跟其他故事不同,这个孤岛的设定没有那么魔幻,一切看起来都非常“合理”
这里由夫人领导,岛上备有高级治疗设施,富裕家庭将女儿送来,改造成他们心目中的完美版本…
每个治疗方案皆度身订造,学习礼仪、声乐、美容、运动和节食,所有身体和情感缺陷都在两个月内得到解决,不成功,不收费。奥玛在天堂山庄认识了几位好友,从中找到了慰藉。
但奥玛依然对所有的改造行为而抗拒着,最大的抗拒应该是“改变她的择偶观、爱情观“这一点。(毕竟女孩子就是无法被强迫去爱一个人啊(烟~
被送来改造的歌星阿瑪娜(Amarna)告诉她,在美丽光鲜背后,有着很多阴谋与黑暗面。例如每晚安睡实际上是因为牛奶里的药物作用。细思恐极之后,奥玛计划与阿瑪娜(Amarna)在一个晚上一起划小船离开,却没想到当晚随即宣布阿瑪娜(Amarna)的改造完成,当晚就会离开小岛。
告别之际,阿玛娜把自己最珍贵的一个铜牌(上面有地图,我忘了具体是什么了><)留给了奥玛,约定会在那个她们共同向往的自由之地相见。
两位的气质在天堂山的众仙女里真的太出众了后来,奥玛在新闻画面中看到阿玛娜,她惊讶地发现阿玛娜又回到了聚光灯下,那个看似完美的她太陌生了,随即她突然醒悟,现实世界的阿瑪娜(Amarna)并不是她认识的那个阿玛娜,其中一定有恐怖的阴谋,当天晚上,她决定带着室友姐妹们 Chloe 和yu一起逃亡。
逃亡的过程中,她们应证了自己的猜想,来自上流社会的自己不过是一个牺牲品,甚至可以说是贡品。自己的价值便是将灵魂供给这里的夫人,这里导演还是用了吸血这样的梗,但我自己觉得在这么一个现代的场景设定下,好像可以与时俱进一点?当然可能是为了戏剧动作效果吧。
而取代她们的,便是来自社会底层的那些lower,她们承受无数次手术的痛苦,只为了变得跟她们一模一样,进而取代她们。这是她们唯一进入上流社会的机会。
(这边不禁想到《变形记》以及前阵子热映的《上流寄生族》也是讨论上流与低等之间的冲突)
然而,这个局总要有一个解。在地下室,奥玛和姐妹们见到替代品的时候,奥玛曾把自己最宝贵的一直挂在胸前的回忆吊坠塞给了替代者,说你可以变成我,继承我的光鲜,财富,地位,但你也必须要承担我的悲伤,我终身的遗憾。有了这个铺排,导演让奥玛的替代者,作为一个替身里面那个唯一的醒悟着,两人一起合力搞死了夫人,随即天堂山发生地震。两个一模一样的粉头奥玛一起坐上小船,逃离......
但这边导演留了一个小心思,一个画面闪过,猜测是替身回到了奥玛的家,扮演奥玛,时间回到故事开篇,舞会开始,绿色唇色的奥玛现身了。真实的奥玛设计杀死了那个她父母心目中的理想女婿,逃出城堡。替身进来,两人对视,正式交替身份。
我个人很喜欢结局的镜头。奥玛披着披风,向黑暗中奋不顾身地跑去。她并不知道她即将迎接什么,但对她来说,前方并不是黑暗,而是自由,太阳终究会在黑暗的尽头升起。
而对于替身(Anna)来说,她也得到了她梦寐以求的身份,地位,财富。只是她的代价便是——失去真实的自己。但“自己”本身也是一个相对的流动的概念,可能Anna非常乐意take over这样的身份,至少在短时间内来说,这种交换带来的回报是她非常需要的。
观影之后,我一直在思考,其实天堂山这个体系看似是现实中的一个可执行的解决方案。人处于不同的阶层,自己的需求便不同。底层对物质的渴望,与上流对自由的追求是一样强烈的。透过交换身份,在这样一个循环下,产制出社会所期待的完美女孩,而lower也得到了机会step into上流社会。然而,牺牲的是那些追求自由的饱满的灵魂。
这部电影是西班牙才女爱丽丝·沃丁顿的处女作,片中还有很多比较细腻的细节我觉得处理的很好,可能是男性导演无法呈现的。特别是女孩们之间相处,以及跨文化之间的小碰撞,Yu作为华人的家庭包袱,以及自己叛逆的对比,都是亮点所在。
在这部电影中,男性真的都是配角,而这种配角身份却又是以上帝视角的姿态,来“处置”这些蒙在鼓子里的被改造女孩们。可能是女权主义为主题的电影中,对“父权”的另一种诠释。
当然,叙事的角度来说,还是有一些漏洞可以讨论,例如说下等人原本身份的消失,对他们的家人来说,又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替身们又是否可以因为现代化改造方案,完美地融入上流社会的家庭中。我相信,样貌、声音、行为都可以变形,但总还有一种东西,叫做思想,叫做真性情,叫做初心,叫做珍藏在心底的回忆,是难以被取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