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一称南无佛 皆共成佛道
日期:2020-05-09 11:35:19 作者:真如妙心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一称南无佛 皆共成佛道

  一称南无佛 皆共成佛道

  《法华经方便品有一段殊胜的偈子,折射出世尊苦切广大的慈悲

  若有众生类,值诸过去佛。若闻法布施,或持戒忍辱

  精进禅智等,种种修福慧。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

  诸佛灭度已,若人善软心。如是诸众生,皆已成佛道。

  诸佛灭度已,供养舍利者。起万亿种塔,金银及玻璃

  砗磲与码瑙,玫瑰琉璃珠;清净广严饰,庄校於诸塔。

  或有起石庙,栴檀及沉水,木櫁并余材,砖瓦泥土等,

  若於旷野中,积土成佛塔,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

  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若人为佛故,建立诸形像,

  刻雕成众相,皆已成佛道。或以宝成,鍮鉐赤铜,

  白鑞及铅锡,铁木及与泥,或以胶漆布,严饰作佛像

  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彩画作佛像,百福庄严相,

  自作若使人,皆已成佛道,乃至童子戏,若草木及笔,

  或以指爪甲,而画作佛像,如是诸人等,渐渐积功德

  具足大悲心,皆已成佛道。但化诸菩萨,度脱无量众。

  若人於塔庙,宝像及画像。以华香幡盖,敬心而供养;

  若使人作乐,击鼓吹角贝,箫笛琴箜篌,琵琶铙铜钹,

  如是众妙音,尽持以供养。或以欢喜心,歌呗颂佛德,

  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若人散乱心,乃至以一华,

  供养於画像,渐见无数佛。或有人礼拜,或复但合掌,

  乃至举一手,或复小低头,以此供养像,渐见无量佛,

  自成无上道,广度无数众,入无余涅盘,如薪尽火灭。

  若人散心,入於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其大意说:若有众生宿植德本,善根深厚,得值诸过去佛。因具大乘根性众生,佛为说六波罗法门,既行前五度以修福,又学般若以修慧。由于福慧双修,福慧具足,故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而善根浅薄,未得值佛之人,于诸佛灭度后,无论是在正法、像法、末法中,只要能于诸佛之法生起悲恋心,舍恶向善,化刚强柔软,转凶恶慈善,勤修佛道,积累功德,同样也成佛道。

  过去诸佛灭度后皆分布舍利于天上人间,令众生赡礼供养而修福。如有人于诸佛灭度后供养舍利,又能建造万亿种塔,或用金银及玻舍利起万亿种塔,金银及玻璃、砗磲、码瑙、玫瑰、琉璃珠等七宝,清净严饰庄校诸佛塔;或有用岩石起石庙,以栴檀及沉水香木料雕刻佛塔;或用砖瓦泥土等建造佛塔;或于旷野堆积泥土成佛寺,乃至如童子游戏聚沙为塔,以此种种造塔善根因缘,如是诸人皆已成佛道。

  若人为纪念过去佛而建造坐立不同的佛像,或刻雕木石成众多的佛像供人礼拜,令三宝长住世间,那么藉此造像功德因缘,这类人皆已成佛道 。

  其实,造佛像可以宝石,香木等雕刻,可以用金银铜铁锡等铸造,用泥土沙石堆砌,用胶漆布彩画,如今更可用计算机设计。虽物有贵贱,但皆是成佛因,籍此造像功德因缘,终究得遇佛闻法,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造佛像不但可以相貌圆满,还令人生爱敬心,像这类造佛像的人,亦都已成佛。

  如果佛灭度后,有人用种种颜色彩画作佛像,无论是自作或叫人执笔代画,亦早已善根成熟,福慧具足,皆已成佛道;乃至童子游戏时用草木或以笔、指爪甲在泥土上画佛像,藉此胜因,皆得遇善知识,闻法修行,渐积功德,具足大悲心,自度度人,自利兼他,亦早已二利究竟成就佛道。

  由此可知过去诸佛,但化诸菩萨,以一乘妙法,广度无量众生,脱离生死成佛道。

  塔庙是供养佛像及佛舍利的地方,如果于塔庙中,在宝像及画像之前,以华香宝盖宝幡敬心供养,或使人以鼓、角、贝、箫、笛、琴、箜篌、琵琶、铙铜钹等乐器作如是众妙音乐,供养佛像;以欢喜心歌呗颂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如果有人以不专一的散乱心,乃至以一华供养于画像,因为供养的对像殊胜,修因虽轻微,同样可以渐见无数佛。能恭敬至诚,五体投地,头面接足皈命礼,功德自然很大,但只要有人对佛像礼拜,或复但合掌,乃至举一手,或复小低头以示敬意,则皆是成佛之因。

  不管是外用香华等五尘,还是内以三业恭敬,此等供佛功德,即可渐见无量佛,闻法修行,因圆果满,当自成无上道,广度无数众生,终究入于诸佛所证究竟清净寂灭之无余涅盘,如薪尽火灭,离开人间。

  此偈中甚至说:“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南无是皈依、敬从之义。南无佛,即是皈依敬从佛。

  世人不知称念佛号可贵,念佛不仅可以止息妄想,还可以蒙佛加被,消除业障,故古德云:“念佛一声,罪灭河沙;礼佛一拜,福增无量。”

  楞严经言:“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成佛。”

  这里释尊告诉我们,过去佛灭度后,若人散乱心,入于供养佛舍利的塔,或供养佛像的寺院里只要随便一称“南无佛”,即可乘此念佛善根功德,渐见无量佛闻法修行,如今也皆已成佛道。

  释尊住世时,曾有一老人欲出家,遍求五百阿罗汉剃度,皆不获许。因五百圣人用神通观察此人宿世未曾种少善根,故不令出家。老人悲泣,后遇佛得度出家,不久即证阿罗汉道。

  上座问佛因缘,佛言:此人无量劫前,入山砍柴,遇一猛虎,内心恐惧,急称南无佛,今此善根成熟,故能遇佛得度。无量劫前种下这少善根,别无他善,一直轮回生死,尚且能够成就。何况如今有多少人,已经闻法而欲修行者,岂能不精进勇猛,自珍自强!

  《法华义疏》如是言:“弥勒有三会者,度释迦余残三根众生也。于释迦佛持五戒人,初会得度,受三皈依人,次会得度,一称南无人,三会得度。”

  当知,未来弥勒佛于龙华树下说法三会,其第三会所度九十二亿人多是释迦牟尼佛教法中,曾经一称南无佛之人。

  如今我们念佛、念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药师佛,看似容易,实则不易。世上终究不念佛之人多,宿世善根不成熟,则不会遇到念佛、学佛的因缘。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一称南无佛 皆共成佛道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