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周扬青式分手:不拖泥带水的人生,有多爽
日期:2020-05-08 12:16:26 作者:MISS蔷薇 来源: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阅读:

周扬青式分手:不拖泥带水的人生,有多爽

  点击关注曾奇峰心理工作室”,免费曾奇峰&武志红1小时对谈

  中国妈妈三大焦虑原因出炉,看到第三个泪奔了(点击

  关于罗志祥和周扬青的瓜,大家都吃得差不多了。

  狗血剧情,崩塌的人设,闹得娱乐圈“一地鸡毛”,近来还频频传出波及家人,牵扯无辜

  其中的利益纠葛暂且不论,回顾这段吃瓜的日子,最爽的那口应该还是故事的开头——周扬青那封炸出惊雷分手

  事实描述客观清晰情绪融入恰当得体三观呈现正确合理意愿表达真实有力

  有缅怀、有感谢,也有揭发、有怒斥,直至祭出绝情一刀两断

  微博截图

  这篇长文令人震撼的,不仅仅是内容本身,还有周扬青这种“快准狠”式分手,一个字:飒。

  不仅言语干脆行动利落,据最新八卦消息,周扬青“深夜染发眼神凌厉坐姿霸气,翻牌网友互动热聊”,已然重启人生。

  很难想象,这是一个真心付出了9年青春,却蓦然发现欺骗和被出轨的伤心人

  一段关系破碎时,如何减少无效内耗纠缠瓜葛、放不了手,拥有快速抽身、止损和重新开始能力

  “周氏分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正面素材,我总结出了三点:尊重感受、容纳焦虑、哀悼丧失

  1.

  尊重感受

  李松蔚老师曾说:不舒服就是不舒服,我有权利捍卫我的感受,随时离开,这是常识

  从生物本能上来说,身体反应远快于大脑思考直觉总比理智灵敏,快速而直观的感受,永远危险时刻自我保护的第一重机制

  比如,PUA男最擅长的就是“打压”和“摧毁”,裂解女人的自我体系精神内核

  这是个极其残忍过程,正常情况下,在嗅到威胁伤害气息时,人都会下意识反抗和离开。

  《情深深朦朦》中的依萍,就做了很好的示范。

  何书桓企图洗脑,让依萍顺从自己我不是让你变成应声虫,我渴望我们之间能有共鸣

  依萍拒绝:你的共鸣是要我放弃全部的自我,你要的不是共鸣,是服从。

  进而回击:感情建立在彼此理解基础上,为什么要让我来共鸣你,而你不来共鸣我呢?

  在何书桓强词夺理指责她“报复强”时,直接回怼:滚,我不想再见到你。

  依萍说自己浑身是刺,可是遇到危险时,用刺来保护自己,远离伤害,不是正常反应吗?

  “刺”并非为了伤害,而是力求自保。

  这恰好是尊重自己感受的表现:我不舒服,且敢表达、可反抗、要离开。

  相比之下,“拔掉刺”的姑娘们,才真正将自己彻底暴露在了危险之中。

  最近一位法学博士自曝被现任丈夫PUA,教唆她离婚之后,伙同前妻骗走她100多万,并对她实施精神控制

  “我要的不仅是性上面的征服,我需要你整个人都被我征服,言语、行为思想。”

  “你是我捡回来的人,当然伺候老子,而不是和我吵。”

  同款PUA控制话术,赤裸裸地侵犯边界,让人饱受摧残和折磨,但她却没有离开。

  关系中遭遇情感虐待或者背叛,却主动关闭感受的雷达,选择忍耐不舒服的人,可能有两点原因:

  一是不爱自己。

  核心自我感缺失,容易接受“被定义”,为了换取关系中的存在感和价值感,不惜让对方不合理的诉求凌驾于自己的感受之上。

  二是强迫性重复。

  被操控、被伤害虽然让人不舒服,却可能在重复童年时期和父母的相处模式,因此这种感受是熟悉的,熟悉即安全,而潜意识也渴望在一次次的重复中,寻求曾经缺失的爱。

  也就是传说中的“吸渣体质”。

  面对出轨的暴击伤害,周扬青没给罗志祥留机会,扔下一封长满了“刺”的分手信,光速离开。

  忠于自己的感受,无论被如何定义,只有先离开不适,才谈得上理性思考。

  2.

  容纳焦虑

  感觉到不舒服了,也捍卫了自己的真实感受,想要离开,可新的问题来了:

  力量不够,想走又走不了。

  这是因为离开,会激起分离焦虑

  有人也许就纳闷了,这不是小孩才闹的情绪么?

  没错,分离焦虑本是婴幼儿时期与父母分离时的心理症状。

  但现在的我们也是曾经的小孩,当年没处理好的情绪,会在每一个离别时刻涌现出来,等待被看见、被容纳、被处理、被完成。

  一个网友,自嘲“离婚无能”。

  因为被出轨,夫妻感情出现了巨大裂痕,去了五次民政局,每次都在门口折了回来。

  最后一次,终于狠下心把婚离了,可是三个月不到,在老公的央求之下,又复婚了。

  直到现在,她依然忍受着老公出轨成性的婚姻。

  明知道对方不是对的人,却忍不住苦苦纠缠,一次次地拉黑、分手,又一次次地和好、重来;

  明知道纠缠下去没有结果,只有痛苦煎熬,却因害怕分离,而迟迟不肯放手。

  这就是分离焦虑在作祟,背后的核心感受是:恐惧。

  回到小时候,由于“客体恒常性”未完全建立,在孩子的世界里,父母离开视线,就等于消失了。

  这让他们惊慌失措,体验到强烈的被抛弃感,恐惧又无助。

  这个过程很关键:若父母能协助孩子处理好焦虑,分离将成为个体化成长的经验,否则,将会烙下创伤,恐惧的阴影可能影响一生。

  不仅如此,还会关联出另一个与之相对应的潜抑困境:融合焦虑

  因为恐惧分离,所以拒绝融合,通俗来说就是那句流行的“因为害怕失去,所以不敢拥有”。

  常见于“恐婚族”心理:既渴望亲密,又害怕亲密,更害怕亲密之后的分离。

  拿不起,也放不下,亲密关系道路上,因为这个绊脚石而困难重重、情路坎坷。

  周扬青在分手信中,提及自己没有在第一次发现罗志祥劈腿时就放下,“每一次都被你的承诺和悔过打动,一次次原谅你的背叛”。

  微博截图

  9年的感情面临破碎之际,也唤起了她的分离焦虑,她也曾选择妥协。

  但好在,“手机的秘密”曝光之后,她清醒了过来:感情已死,再纠缠下去的动力只有恐惧,没有爱。

  耐受了分离之后,才可能在真实的体验中看见:我不再是曾经那个无力又无助的小孩,原来失去了你,我也可以活得挺好。

  而这些体验,又将进一步提升对分离焦虑的容纳程度。

  3.

  哀悼丧失

  分离之后,还有一个重要议题是处理丧失。

  前几天在抖音上看到一个很火的视频:

  一个男人正单膝跪地,手捧鲜花,向女友求爱,过路的两个女人投来祝福的目光。

  当男人抬头,与其中一个女人四目相对之时,两人眼里的错愕、难过、不舍,瞬间纠葛出一部痴情大剧。

  男人捧花的手缓缓垂下,下意识起身,满眼望着这个女人离去,一脸的失魂落魄。

  此时林俊杰的《可惜没如果》响起,多少人随之跌回了过去,为曾经失去真爱而痛心惋惜。

  对于很多人来说,“处理丧失”是一项极为陌生的技能,失去了就失去了,还怎么处理呢?

  时空更迭,无论抛弃与被抛弃,故人早已不在,而心,却留在了曾经。

  这部分没有撤回的力比多,让人黯然神伤、沉溺回忆、旧情复燃、无法自拔,搞出种种狗血剧情。

  但这不是深情,而是没有和过去告别的能力。

  所以,要处理的就是“心”和力比多,哀悼是处理丧失必经的过程。

  关于哀悼,有几个关键步骤:

  ①缅怀过去

  缅怀是要灌注情感的,要有勇气重新与过往的爱恨情仇融合一遍。

  在周扬青的分手信里,她花了很大的比重去回忆曾经的甜蜜,对罗志祥的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甚至于自己都感慨:

  天啊!我写你好的这段话竟然快比写你坏的还要长。

  然后,对于震惊、失望、伤心、愤怒也一一做了描述,可以感觉到她的情绪是在流动的。

  这就是缅怀的正确打开方式:带上觉知回到过去,充分去经历、去释放,同时辨识和梳理纠葛混沌的情绪。

  ②接纳现实

  接下来,回到现实,确认这个人已经从生命中离开了。

  周扬青一句“感谢这些年彼此的陪伴”,便是做好了“往后余生,各自安好”的心理准备。

  此时此刻开始,你和过去,都只留在了回忆中,而我,要继续往前走了。

  至此,力比多已基本完成撤回,也就是真正的“放下了”。

  ③建立新联结

  新的生活开始了,你要允许重新投放自己的力比多,寻找新的客体建立联结,获得新的愉悦感。

  洒脱如周小姐,已经焕然一新投入事业,和好友一起在海边妖娆迷人了。

  微博截图

  关于那个视频,后来也有一个我很喜欢的翻拍:

  男人抬头看见旧情人之后,错愕了一阵,随即回过神来,冲身边的女友笑了,紧紧搂着她,两个人开心地朝反方向走去。

  背景音乐从《可惜没如果》切换成《后来遇见她》,字幕打上了:

  让过去过去,让未来到来,珍惜眼前人。

  对于丧失,时间并不是解药,充分的哀悼才是,它才能让过去过去,让未来到来。

  离别,是人生大课,从糟糕关系中及时解脱,更是必备的能力。

  愿你没有遇见“罗志祥”的运气,但能活出“周扬青”的飒爽。

  个人公众号:广目蔷薇(vlook7232)

  中国首部团体心理小说《八仙》上线开更,UM心理&曾奇峰心理工作室新春重磅推荐~

  扫码新仙开读

  疗愈故事不私藏

  RECOMMEND

  推荐阅读

  1.婚姻里最可怕的是什么:拿着空碗乞讨,永远是情感的乞丐2.“我出轨只是为了能更好地生活”3.你习以为常的举动,一直都在破坏孩子的安全感

  预约心理服务,点击“阅读原文”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周扬青式分手:不拖泥带水的人生,有多爽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