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我自由呼吸着大自然的芬芳气息,在田野里迅速疯长的时候,突然有一天,母亲微笑着把我叫到她的面前,蹲下她单薄的身子,用手无限温柔地抚摸了一下我的小脑袋,然后跑进里屋,魔术般地拿出一个花布小书包来,轻轻地挂在了我的脖颈上,就像是唐僧赐给孙悟空的那顶小花帽,漂亮极了。从此,我这只疯狂的“小猴子”失去了往日的自由,再也不能整天东颠西跑了。
那一年,我8岁。
起初,每天按时上学、放学,在学校还要被老师管着,感觉很不自在。慢慢地,在与小伙伴们混熟之后,我也就逐渐发现了上学的乐趣。乐趣不在课上,而在课下。那时的乡村,物质生活是清贫的,文化生活也是一团糟。在我的书包里,一共只有两本书,一本是语文书,一本是数学书,再加上两个折折皱皱的作业本和一杆铅笔。除此之外,一无所有。过了一段时间,我渐渐发现我们班有不少小伙伴书包里有一种全是图画的小人书。小伙伴们在班里争相传看,很是抢手。小人书的主人在小伙伴中间自然是趾高气扬,赚足了人气。后来,不知是谁如此精明,懂得商品经济,竟利用自己的小人书在小伙伴中间做起了买卖。想看,热烈欢迎,不过要拿一张崭新的本子纸来。这样,小人书的主人更加神气十足,不可一世了。只要是谁刚买了一本新的小人书,就会立刻在小伙伴面前炫耀一番,为自己的小人书宣传造势。这时,也总会引来小伙伴们众多追捧的目光,他自然也就成了我们班上的大明星。只一天时间,有的小伙伴竟能赚上厚厚的一打本子纸,钞票似的拿在手里,在我们小伙伴面前高高举起,使劲地来回晃着,一副暴发户的样子。
我们的老师只有一个,男的,与我同姓,30多岁,是我们村上一个民师,教我们语文也教数学,他自然也就成了我的启蒙老师。教室前面黑板一边靠近窗户处有老师的一张办公桌和一把椅子。办公桌椅早已褪去了原来的色泽,破旧不堪,稍微一碰,就摇摇晃晃的。平时老师也不大办公,来了就给我们上课,上完课也就不见了人影。只有在上课的间隙,老师才有工夫稍息片刻,坐在办公桌前,拿起笔,给我们批改作业。时而凝神,时而微笑。每当这时,我们就可以放松放松,做个小动作,扮个鬼脸是常有的事。只要我们不打起来或是笑出声来,老师一般是不大注意我们的。偶尔,老师改着作业不知不觉就趴在办公桌上睡着了,鼾声如雷。小伙伴们会禁不住笑起来。老师被吵醒了,通常只是瞪几眼,大声说:“读书!”于是,教室里立刻人声鼎沸。老师的困意全消,站起身来,在教室里来回巡视着。等老师回到讲台,我才惊讶地注意到在老师卷着的裤管上沾着许多还未干的泥巴。听大人说,孙老师平时很忙。家中孩子多,地多,妻子又不大干活,一家老小、家里地里的活都需要他来料理,每天还要按时给我们上课,辛苦得很。自从知道了孙老师的情况后,我不由得对孙老师产生了空前的敬意,听课也用功多了。后来,民师转正,孙老师成了我们村上第一个公办老师。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孙老师刚转正没几年的一个暑假,学校组织老师去泰山旅游。意外发生了,孙老师竟客死在泰山之上,不是坠崖,而是疾病,不知名的疾病。消息传来,那时正在上学的我很是悲痛,我想孙老师一定是积劳成疾所致。令人欣慰的是,作为弥补,上级领导照顾了他的一个小儿子,使他的小儿子成了孙老师的接班人。
二、三年级,日子如流水般漫过,没有留下深刻的痕迹。
四年级,在我的生命中应该是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里程碑。因为,在那一年,我遇上了我心仪的一位好老师——刘万喜老师。刘老师是外村调来的,年轻英俊,浑身散发着无尽的活力。他教我们语文课,又非常爱好音乐,喜欢唱歌。在我们班的课程表上每星期额外地多出了两节音乐课,这在我们学校其他班是绝无仅有的优待。刘老师语文课上得很棒,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他的音乐课。那时侯随着时代的进步,革命歌曲中逐渐融入了一些流行的元素。当时广为传唱的《十五的月亮》、《望星空》、《牧羊曲》等优美清新的歌曲我都是从刘老师那儿学会的。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刘老师让我站起来领唱《牧羊曲》的情景。可惜,我是一个从小就害羞的小男孩,是属于那种不要说当众说话,就是在人多的地方走过去就会脸红,见到小女生就会心跳加快遛墙根的那种没出息的人。那一次,刘老师让我在众目睽睽之下做领唱无疑给我出了一个大难题。我再三推辞说自己唱得不好,刘老师也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说我唱得很好,而且还是全班唱得最好的一个,坚持要让我试一试。在刘老师的一再鼓励下,我终于鼓足了勇气,做了一次领唱。
遗憾的是,刘老师只教了我们一年就调走了。但刘老师却把他对音乐的热爱毫无保留地传染给了我,使我后来也喜欢上了音乐。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和自身条件所限,自己虽无缘音乐专业,但音乐却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使我受益匪浅。
小学的最后一年因为面临升学的压力,学习似乎变得有些紧张。晚上上夜自习,没有电灯,我们用的是一种叫汽灯的。烧汽油,中间有一个圆圆的灯泡似的东西。先打上气,点着,发出“嗤嗤”燃烧的声音,并伴有明亮的光。我们三间教室只这么一个“灯泡”,但感觉光线还是很好的,起码看书写字要比煤油灯好得多。日子过得飞快,很快升学考试时间到了。轻而易举地,我考上了我们本乡一所初中。我兴奋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母亲,母亲脸上立刻绽放出美丽的笑容,如烟花般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