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这边是四龙,河那边是坪埔。四龙镇是黑驴之乡,所产粮食软糯。坪埔大棚连垄,蔬菜品种丰盛,果园也甚多,瓜果飘香。一河隔两庄,两庄各不同。四龙镇的人们向往坪埔镇的菜蔬瓜果,平铺镇的向往四龙镇软粮。虽然只是一河之隔,货物流通起来却非常不易,一时此段河水湍急,甚多漩涡,不宜行船,行船也亦多事故。二是通到河对岸的桥离得甚远。
终于有一天,由四龙镇的镇长李守信挑头,两个镇子商议建一座桥互通有无,该桥叫做四坪桥。建桥的资金有两部分来源,一是两镇子村民集资,二是富户捐赠。其中李守信是捐赠的最多的。桥是用大石头修成的,大石头是从剪金山上用驴子运来的,运石头的驴子大部分是镇长李守信家的。
石桥竣工时在桥头输了一块碑,碑文上写着“此桥是镇长李守信所建。”河两边的村民都经由这座桥通往美好的对面,甚是方便。
村里有个年轻人看上了李守信的女儿,想要求娶,可是李守信没有同意。一天晚上村里有这个年轻人多喝了两杯,走到桥头将石碑上 的用灰土抹平,然后重新写上“这座桥的石头是有驴子从山里驮来的大石头建成。”
老百姓读了年轻人写下的话,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大为惊异,有的摇头叹息,镇长李守信看到了也只是笑着摇了摇头,大家都并不把这没当回事,只要桥在那里就行。
不过,当两头驴儿经过的时候看到了却大为快活,其中一头驴子对另一头驴子说:“你可记得我们确确实实是托运了这些建桥的石头,然而人们却说这座桥是李守信建造的,真是不公平。现在好了,终于有人为我们鸣不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