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方蓝字即可关注我喔!也可将我设为星标博主,不错过每次推送。
今天推送这篇,对我来讲,会有些艰难。
因为需要把自己脆弱的一面袒露出来,然后掰开伤口给大家看,我犹豫了很久,还是决定把它分享出来。将它记录于此,也是自己真实的成长。
昨晚我的一位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朋友为我排忧解难,想通过测试让我清楚看到自己过往的行为模式和心理模式。
事情是这样的,最近频繁遇到的一些人和事让我很憋屈,因为自己的善良反而成为了被伤害的那位,我觉得自己很受伤,情绪总是过不去。朋友猜测我的认知模式可能出现了问题。
测试的方法是将本人一分为二,自己扮演理智的自己(主体A),分离出另一个不认同的自己(客体B),A代表旁观者,B代表当事人。然后A和B进行对话。
这个对话很艰难。
A需要把自身观察的结果和感受狠狠地表达出来,然而B肯定会很受伤。
一开始,A指出了自己很多不认同的部分,认为是B的行为造成今天的结果。
B当然很无辜,“我这么善良,不争不抢,做人坦坦荡荡,没伤害过任何人,也没做错任何事,却总是遭到不公平的对待,我才是受伤的那位好吗?”
A表达:“就是因为你的不争不抢,与他人的界限不明确,扰乱了人际、工作、生活的秩序,假如你足够明确自己的原则,他人怎敢冒昧侵犯到你?你才是问题的肇事者,OK?!”
B更觉得委屈,她自认为是一个很大方的人,不仅对朋友,对身边不熟悉的普通人也一样。比如和别人吃饭,她总做抢着买单的那位,比如她总是做顾及别人感受的那位,从不伤害他人。比如她很仗义,别人有困难,她总是冲在前锋尽力帮助他人。她觉得对方一定能感受到她的好,但事实相反,别人都觉得她很好欺负。B是多么想要遇到与自己一样的人做朋友,说到这里,B哭了。
A顿时好心疼,A也哭了。A并不是想真心指责B,她只是想让B能够保护自己避免受伤。A知道B很缺乏安全感,她告诉B她是值得被拥抱的,值得被认可的,值得被爱的。A此刻想要去拥抱B。
B说,她有反省过自己,不懂拒绝别人、不尊重自己真实的感受而怯于真实表达,这些心理模式让自己很吃亏。B很想要去改变,但总有个道德圣母的标准在约束自己:你要善良,你要给予爱,你要让自己做一个正气的人。这些标准一直把B压得喘不过气来。B其实很想要摆脱。
A告诉B,“无论怎样,你要清楚地知道,你不需要因为他人的负面评价而贬低自己,也不需要受到别人的夸赞而表现谦虚。你就是你,大大方方的自己,本身完全有足够的力量拥抱自己。希望从今往后你学会尊重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真实地表达自己。他人没有想象中的重要,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对话结束后,朋友发出指令,让B回到A,这个测试便完成了。
整个过程我对着朋友嚎啕大哭,朋友让我说一句最想对自己说的话。我想说,希望内心深处那个善良、纯真的自己能时刻拥抱自己,无论遇到多少次不善良,希望自己不要丢弃本身的善良,然后发挥有度。你可以自私,但请不要违心。
我,现在,真心想要做一个对自己宽容,有时会双标,然后偶尔包庇自己,又擅于原谅自己的人。
任何人都和完美无缘,真的没必要苛责自己。
就酱。
上一篇文章:检验一下你的智商是否在线
如果你觉得文章精彩或是对你有帮助,可点击右下角的“在看”按钮,蟹蟹你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