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楼梯悬案》经典观后感有感
日期:2020-04-14 22:16: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楼梯悬案》经典观后感有感

  《楼梯悬案》是一部由让哈维·德·莱斯特拉德执导,Michael Peterson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梯悬案》观后感(一):连中立外衣都懒得披的纪录片

  6集看完还在继续中,毫无疑问他杀了俩个女人。 这只是另一个栗子:在米帝国政法体系中,和庞大资本强大的律师团比起来,检方脆弱和无序。

  该片表述冗长严重偏颇。连做个中立的样子都懒得。

  不知道死去的第二个女主人家产多庞大让一家子女闭口不谈失去母亲,却一股子“支持老爸”。

  虽然现在才看到7集,但是觉得叙事杂乱冗长,居然能拖13集也是666.

  20180704,如果看完觉得不是他杀的话俺必定再来更新,尽管这个可能极小。

  《楼梯悬案》观后感(二):五味陈杂

  真是一部无味陈杂的纪录片。或许关于社会事件的纪录片应该带着一些立场却还是会像罗生门那样 各方说法 各种演绎都用直接的方式讲述出来。我觉得制作团队已经尽可能的在检方 受害者家属给予配合情况下 通过其他视角和事件去完整这个事件 如果说所有都愿意让拍摄团队拍不避讳的话 我觉得至少被告坦荡些 其实我一直怀疑m 但是更愿意相他是无辜真相往往扑朔迷离时候其实觉得不存在真相 只是在于选择 不管制作方是不是biased 但是15年至少告诉一件事 没有能稳稳的判刑 还有这么些疑点 作假 偏见科学专业调查完全赋予地方检查院 缺少技术结论监管 司法到底是不是公正 体系是否完善真实存在问题

  《楼梯悬案》观后感(三):Gee

  That experiments are just ridiculous. I'm shocked by these so-called professionals treating these experiments so seriously. I mean WTF???? Should you guys reconstruct the real scene rather than playing with the dumb sponge acting a like 2 years old child????? And you give all the credits to a blood pattern expert who holds prejudice at the very beginning??? And how the fuck such 打打嘴炮就能骗钱的人 is credible???被美国公诉太可怕 想怎么玩儿你就咋玩儿你 只拿出对公诉人有利证据 再选出来12个脑子进盐汽水的人 or 被贿赂就没有道德底线的人(not refering jury in this case) 决定你今后的一生 I'm scared shit out of me. I think the district attorney did not know how to correctly spell J U S T I C E. He must believe it should spell like PROMOTION. I'm not saying Micheal Peterson is innocent. My point is ARE U FUCKING KIDDING ME? ! ? ! ? ! ?! ? ! ? ! PEOPLE PLEASE PUT YOUR BRAINS ON YOUR NECK NOT ON YOUR BUTT HOLE.

  《楼梯悬案》观后感(四):对于我们最大的威胁,并非来自罪犯

  一部“冗长”罪案纪录片,追到我停不下来,因为13集从2001到2017共拍摄了17年,集集在反转。先剧个透:

  妻子中20级楼梯下惨死

  控方证据:无入侵者头部多处创伤,流血过多,被告丈夫裤子上的血液分析,被告为双性恋且承认婚内出轨并有招男妓邮件,被告曾撒谎在越战中负伤。

  辩方证据:死者的血溅分析与意外坠地的情形相合,无凶器(两年后控方推测的凶器吹火棍被找到且被否定),部分血溅证据被警方污染,所有亲友证实夫妻感情非常好(被告无杀人动机)。

  庭审结果陪审团判定被告杀人罪成立,被告入狱。

  案件在被告服刑9年后得以重启,完全是因为“意外”:作为检(控)方的物证法医专家迪福,被证实长期以作弊的方式,恶意帮助检方证明被告有罪,制造了多起冤案。而本案中当时说服陪审团的最重要证据,就是迪福的(假)实验。重启之后,75岁的被告已无精力和财力开始新一轮的重审,同意接受辩诉交易即艾佛德认罪协议(“认罪不是因为自己有罪,而是因为不想再接受审判而认罪”)。

  至此,案件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我想说,我-不-知-道。因为存疑。因为被告可能杀了妻子,也可能没有杀。只要存在合理的怀疑,那么被告“在法律意义上”就是无罪的,虽然他可能并不清白!好吧,除非警方和控方拿出了确定的、排除了一切合理怀疑的证据,不然只能推定无罪。

  至此,我已经不关他有没有杀她,或者,看起来他更象是个罪犯。因为唯一的真相在17年之后依然不可知。现实就是如此残酷,即使你善良你渴望真相。而找到真相绝对不是辩护律师的义务,律师也没有义务证明被告“清白”,只要证明“存疑”即存在合理怀疑。相反,作为代表政府的检(警)方,不能证明真相不算可恶(辛普森案),但以司法的名义加害(不惜作假),此乃最大的恶(《制造杀人犯》)。对于我们自由最大的威胁,并非来自罪犯,而是来自政府违法行使权力。所以人类的司法文明才一步步设计出了:陪审团制,控辩制(辩护权、出庭交叉盘问),无罪推定,被告沉默权……这些伟大的发明,无一不是限制权力的。

  .S.本片总导演让哈维·德·莱斯特拉德2002年导演过《周日早晨谋杀》获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奖。

  《楼梯悬案》观后感(五):激动人心的虚构和平淡无奇的现实

  别的地方抄来的,谁见了原创给我说一下我就删了这个。

# 苍白的现实

  我看第一集的时候,隐约记得有一个3集的字样,就以为这个剧只有3集,看了2集觉得很好看,就想一次看完算了,结果仔细一下,原来这个剧有13集,是这次新出了3集。

  我当时其实有点沮丧,我在想为什么这个剧可以拍13集。实际上在看完第1和2集之后,我可以说100%已经认为他没有杀他妻子了。可以说观看过程除了他们有时候开玩笑自己会笑一笑,越往后看越难集中注意力。

  我感觉导演几乎完全忠于了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虽然说存在一定剪辑,但是这种剪辑都是当事人对事件的补充说明,或者因为多个人物不得已打断了时间线。所以这里没有任何的铺垫,高潮,转折,实际上在最新的3集没加上前,可能都没有一个能称得上结局的结尾。

  随着现代好莱坞形式电影的流行,一部电影的叙事可能经过了多次打磨,在最大程度上做到吸引观众,这往往意味着有意识的铺垫,精彩的转折,出乎意料的结局,而在the staircase中,这些都无法预先作出安排。尽管这样,导演还是调整了一些事件的时间尺度来满足电视剧以集为单位的叙事。

  比如一件事情可能对整个故事的影响非常大,可能实际发生的时间尺度很短,在电视剧就会是一集。另外一些事件可能不是那么重要,所以几件事件可能连续组成一集,很多事件发生的过程大概被有意省略了,比如我认为很多庭审过程是被故意省略的。还有我有一种感觉,有一些可能涉及当事人隐私的内容也没有放在纪录片里。所以实际上,对于真实事件来说,13集的电视剧长度实际上没有记录整个事件,但是如果真正记录了整个事件,整部电视剧肯定会乏味的让人不可忍受。

  大概是由于刚刚看完这部剧,不过我感觉让我对剧情印象深刻的原因在于它是真实的纪录片,对于虚构的故事,可能我看完后只会记得其中一部分情节,而真实的纪录片和现实一样,在不断重复,加深观众对整个事件的印象。

# lousy work, or?

  在李昌钰眼里,县里的警察,还有SBI的调查员当然都是lousy work。这里面最lousy work的当然是警察,包括发现烧火棍然后放回去,并且之后再也没提出来过,然后我觉得就是法医,完全有点那种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的感觉。

  至于说SBI的调查员,我不太好说,这些人可能根本没有最基础的科学素养,在李昌钰和专业刑侦专家看来,他们当然是lousy work,但是在陪审团看来,SBI调查员,法医才是最专业和公正的专家教授,什么李昌钰等等等都是黑心收钱说好话的。特别是焦点小组访谈时,简直就是李昌钰看了想打人(虽然确实有点像收钱说话的感觉),但是当时已经是OJ simpson案件之后了,焦点小组没有一个人说李昌钰的知名度和专业水准会增加他说话的可信度。在美国司法制度下,李昌钰至于会为了钱说话吗?

  但是你说律师的工作不是lousy work吗?他没有想到DNA,对于SBI的程序错误,根本没有深究,和之后greg的律师(就是那个中风的)比起来,他的工作似乎也不能说是完美,虽然我也知道他做了很多工作。

# 权力,金钱,知识。

  整个剧,最悲剧的人物我觉得就是那个律师。

  这个律师一出场就以一种理想主义者的姿态出现,他说他要驱赶政府的权威,维护人民的权力。

  在庭审时,拿出坚实的数据驳倒法医,用程序错误打击SBI,我能理解他的想法,都这样了陪审团还不认为这个案子有合理怀疑,还不能判无罪?也许在他生活的大城市,有足够的权力制衡和检查机制,但是在这个地方,法庭的工作人员连ppt都不会放,这个地方也许和他生活的地方是两个世界。

  现实是如此残酷。

  在陪审团眼里,他不是一个维护人民权力的英雄,也不是一个为了美国司法公正奋斗的勇士,他只是一个拿客户钱,替钱说话的人。

  在他眼里公正可靠的数据,并没有法医的权力有用,在他眼里SBI的程序错误,也没有击败SBI在当地人民心中的权威。

  说实话,当地法官,检察官,警察,国家机构之间的腐败和勾结简直触目惊心,在这样的惨痛现实面前,这个律师拥抱的理想主义最后只能是破碎一地,第二次庭审时,他直言放弃了。如果第一次他能紧紧抓住法医,SBI的问题不放,也许结果会有一些不同,但是在他看来清清楚楚的事实,陪审团却视而不见,就跟李昌钰和其他专家看来的lousy work,在其他人眼里就是权威和真相。不但权力是不见棺材不落泪,就连民众也是不见权力的坟墓就不愿往前走一步。

  他以为自己代表人民在对抗权威,却被信奉权威的陪审团打倒在地。

  现在想来,我能感受的到他心里那种无奈。这破地方,我TM再也不想来了,这官司打的简直让他怀疑人生。

  在这种意义上,所有人都是天真的,律师天真的以为理性,权力制衡,司法机制是真理,而其他人甘愿接受腐败的权力也不愿相信这个世界实际上有正义存在,当然,这个剧里还有人的那种偏执,歧视同性恋也让人觉得可怜。

# 乐观

  我不知道美国人都是这样,还是局里律师和主角这样,感觉就是时时都在开玩笑。。。。临死前也要开玩笑这种,我是真的佩服,我相信他们在这背后有很多痛苦,只是没有展现在镜头前。但是有一点是无法否认的,就是主角他家那种幸福的气氛,这种环境我觉得是没法轻易伪造的,我觉得这也是主角经历这些还能顽强活下去的原因(美国监狱也不是好待的,我觉得因为他是gay而且上过新闻,在监狱被那啥了?不敢想,如果说他真的有lower back pain,感觉出狱以后好好的,而且这种疾病和手术纪录片也可以拍出来但是没有见)

  服气主角

  《楼梯悬案》观后感(六):留下来的是什么?

  今天说的这部,是Netflix根据真人真事出品的犯罪纪录片。

  2001年轰动全美的小说家杀妻奇案这一真实案件拍摄。

  摄制组坚持15年真实记录了该案件峰回路转的离奇事件。

  迈克.彼得森是美国获得荣誉勋章的荣誉军人知名的小说家。

  2001年12月9日凌晨2:40分警察局接到58岁彼得森的报警电话,声称自己的妻子从台阶上摔下来。

  已经没有意识,电话里的彼得森声音无助又悲伤。

  一栋豪宅,畅销小说家,妻子出血过多死于家中,而恰逢家中只有丈夫一人。

  并基于对小说家富豪的刻板印象,所有人开始遐想,这其中未必是看上去的意外那么简单。

  首先门框上的血迹,一次次被摄影机放大,在我心里有一个疑问牵引着我,这楼上摔下来怎么能血沾到门框上呢?

  在另外彼得森两次给警察打电话报警时候曾说过,妻子凯斯林还有一丝气息。

  但是警察通过第一时间到场办案人员说,地上的血迹已经干的差不多,说明凯斯林已经躺在地方多时。

  与此同时法医在解刨尸体对死者头部伤口的分析得出结论

  “这些伤只可能是由多次钝器共济导致的”不可能是摔下楼梯导致的。

  他们开始对于彼得森和凯斯林的婚姻关系家庭成员进行梳理,发现两人是极其恩爱的灵魂伴侣。

  在此之前很少吵架并且在案发前一天也没有任何的不愉快。

  两人都是重组家庭,各自带有儿女,并且还收养了两个女儿。

  这样的大家庭在一起融洽又和谐,堪称完美。

  彼得森没有任何的杀人动机。

  随着案件的层层递进,警方从彼得森的电脑中发现他和多名同性恋军人保持着性行为,婚内出轨。

  也就是说,彼得森是一个双性恋。

  这个好父亲好丈夫形象,土崩瓦解,他所谓的完美家庭,是真实的吗?

  还是掩盖在糖果外衣里的满目疮痍?

  是当妻子知道真相后,痛下杀手的丈夫吗?

  对于同性恋的指控彼得森承认上床但是不承认和他们有感情。

  并说妻子早就知道自己有喜欢男性这个癖好,并且经常调侃和开玩笑这件事。

  这件事慢慢发展到了一种不可逆的趋势,很多的外在因素影响了他的客观性。

  媒体大幅的报道和过多的关注度。

  导致了地检想赢,他的律师团队想赢,这几乎变成了一场秀,没有人在乎真相到底是什么。

  有趣的是,本案件请到了亚裔专家李昌钰,他是啥样的人物,参加过多次大型犯罪案件的侦破,泰斗级人物。

  他对于本案件死者裤子上的鲜血流向和分布,做了一个系统的分析。

  得出来的结论是不会是人为的谋杀。

  然而这些所谓的官员却以李昌钰口音问题听不太懂,说他只擅长从科学上就事论事。

  觉得他是拿了别人的钱乱说话并歧视他的亚裔身份。心疼我李老师一秒钟。

  这似乎变成了这场秀的开始,之后一连串的各种阴谋腐败状况百出峰回路转才真的成为了这场秀的精彩。

  在这场秀中,彼得森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狱中服刑10年,家中软禁7年。

  在2017年5月份,像法院提交了“Alford plea”,这个是指刑事法庭中的有罪答辩,也就是无论他杀没杀妻子,都不得不承认自己有罪。

  虽然整个开庭当中他都没有说自己杀害妻子这件事。

  但承认法庭提供的证据可以证明我有罪。

  很悲哀的结局,也很无奈的妥协,也许在那样一种国家的状态下,一个个体是渺小也无力的。

  当然我们也不能仅仅因为一部纪录片,说彼得森无罪,从第二集开始,我发现这并不是一部实质意义上的犯罪纪录片。

  而是掀开美国最里层的本质,赤裸裸的展示在我们面前,腐败、懒政、设备的落后、人们的迂腐愚昧。

  虽然我们会觉得13集的纪录片确实有一点长。

  但他是真实的记录了15年发生的所有事,细细碎碎的给你一层层拨开外衣。

  也许那些镜头记录不到的事实,也正在发生吧。

  最后彼得森成为了自由人,可是即使自由,这缺失的时间和爱,在往后的日子里,还有会吗?

  关注公众号 大壮杂谈影视 后台回复楼梯悬案推送你链接

  《楼梯悬案》观后感(七):笔记:片子里没说的各种料

  看完第七集了,查了一圈感觉就是这片极度不可信。普遍观感是这片冗长,实际上05年已经出过碟了,当时共8集连幕后花絮才380分钟。现在是580分钟,等于又加了200分钟,然而这200分钟依然可以看出来缺很多东西,不管是K的职位收入、他家的经济危机、BBC里都提了的救护车到现场K死亡两小时以上、Duane Deaver以外其他痕迹专家和尸检法医的相似结论、K的亲女为什么态度变化、K的姐妹为什么坚信M是凶手、M的亲姐为什么认为他是凶手,这些材料都没放,唯一的解释是放了会让“M是无辜的”的这个论点站不住脚。

  片子的editing director Sophie Brunet从2002年到2017年5月之间一直在和Michael Peterson谈恋爱。导演亲口承认,而且坚称选材剪辑没有受到他俩关系的影响。

  看起来是大好青年的大儿子Clayton,1994年在大学校园(杜克大学)里安自制炸弹(没炸就被发现了)被判了四年。还有外号,叫Duke bomber。

  C有一个17集的广播Beyond Reasonable Doubt,也讲这个案子。调查的时候还遭遇了纪录片剧组,里面有评论这帮filmmakers的。有时间找来听一下,反正肯定不是好话。

  K脖子前面的颈部软骨有裂伤(片中没提),可能是企图勒颈造成的。头部伤之外,只有前臂背面有淤青,其他身体部位都没有损伤,和跌倒伤痕不符,辩方没有给出合理解释,片中也没有提到。下图是Forensic Files里K的伤痕示意图,除了辩方找到李昌钰几个人想要证明”头皮的伤痕不是殴打造成的“之外,可以看出来脖子和面部也有多处伤痕,老李他们虽然提出了“多次站起又摔倒”来解释后脑伤痕,但并没有完美解释面部伤,而且他们说的从三四级台阶的地方摔下也不可能造成多次翻滚,同时撞伤后脑和面部。

  Michael的亲姐Ann,这片子看完第五集还没出来过,不知道后面出来没。不出来的原因很简单,他姐也觉得Kathryn是她弟杀的,还说她弟是cold-blooded killer。(森森怀疑鲁道夫也听过,庭审里他陈词的时候说了一句如果检方是对的,how do we go from soul mate and lover to cold-blooded killer?)Ann关于她弟和案件的叙述:https://web.archive.org/web/20060205042751/http://www.justicemag.com/daily/item/1186.html P.S. Ann是护士,总有一定医学知识吧。(不像db判断的陪审团都是没文化乡巴佬,里面就有医护人员)她做这个判断的根据是Ratliff的尸检报告,虽然德国人根据脊髓液判断是中风,然后摔下楼梯的,但是并没有找到会引起中风的血管破裂。(There was no ruptured blood vessel found as evidence of the ruptured aneurysm she supposedly had that caused that fall down the stairs in 1985.)然后就是她另外几个兄弟(Bill和Jack)对于她提出怀疑以后的态度。

  Michael的哥哥Bill也是律师,他后来逼Ann签授权,要从他们老年痴呆的父亲的账户里拿35万美元付律师费,Ann没签。也是Michael经济出状况的一个表现。话说鲁道夫到底是不是Bill给找的,有一种光说嘴不干活的气息?第一集的时候他就被提醒这里是北卡不是纽约,感觉这里其实是一个对他比较有利的提示,最起码可以考虑一下对于陪审团的不同策略。然而从老李提出的“不是殴打伤”到三四级台阶的“跌落伤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血”(纪录片导演都把这个列成小标题了)之间还有一道沟,至始至终没有看到辩方把它填起来。这还不包括片子里提都没提的检方证据。

  和Michael和他前妻说的Ratliff死亡现场没有血相反,除了保姆芭芭拉之外,另外一个证人Cheryl Appel-Schumacher也说现场楼梯上非常多血。德国警察没给现场拍照片。

  全片到现在没有讲Kathryn多少事情,连工作都没说。实际上Kathryn才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当时在Nortel(北电)工作,职位是vice president,但是可能面临裁员。死后北电最起码赔付了38万美刀,这笔钱被Michael拿去付律师费了,因为他当时已经有重大财政危机(片子里目前没提的一个重要动机)。K死的时候夫妻俩负债14万美元,而且名下开了20多个信用账户。M当作家并没有片子里表现的那么成功,99年底开始就没收入,还变卖K名下的一些资产。然而鲁道夫庭审时坚持夫妻两人net worth有200万美刀。

  Kathryn身上还有巨额人身保险,受益人原来是前夫和亲生女儿,再婚后改成Michael和亲生女儿。保险公司后来赔付了140万美刀,这个钱最后Michael没拿到。

  报警电话的矛盾之处,Michael一直强调K在他怀里还有呼吸,和现场血迹干涸情况不符。而且看到现在鲁道夫也没提出合理的解释,说明为什么现场血迹干涸情况显示K早已死亡。BBC广播里明确说了根据现场情况K死亡两小时以上,片子里提都没提。

  When paramedics arrived at the Cedar Street mansion, they found Michael Peterson barefoot and covered with blood. Near his wife's dead body were Peterson's tennis shoes and four socks. Also collected from the scene: a bottle of white wine, two wineglasses with small amounts of red liquid, a bottle of champagne, a diet COKE can with blood and hair on it, copies of e-mail traffic, pornographic photographs of men taken from Peterson's den... and a condom. 目前还没看到提的现场证据,也没看到M说当晚和他老婆发生或准备发生关系

  http://www.peterson-staircase.com/news_items.html Peterson's Credibility那段提到的从酒驾事件看Petterson的writing pattern。其实看他儿子炸学校进监狱以后他说的话也有一点蛛丝马迹,“监狱不只夺走了他的自由,也夺走了他的青春“。(非常善于装可怜装受害者找借口???)

  然后看reddit、imdb、amazon以及外网上的各种评论,很大一部分人都觉得michael在片子里表现得非常自恋、self-absorbed和self-enchanted,不管是不是觉得他guilty。db上没有说的?culture gap了还是什么。关于他的自恋人格,BBC说了

  Ratliff和前妻像,儿子和俩养女像,挺诡异的,db和外网都有说。

  养女们各种说拿K当妈妈,然而节目里没有一点拍到她们怀念一下k的地方。明明是家庭合睦的加分素材,导演都不放,可能是真没有。Michael的姐姐Ann那篇文章里说了“What I respected most about Kathleen was that she had truly made Martha and Margaret full members of the family for the first time. Before she married Mike, the girls didn’t always come on family gatherings and trips, but Kathleen changed all that.”,如果说是真的只能说这俩女孩儿不说狼心狗肺也有点奇葩,保险只留给亲生女太明智了。

  Ratliff两个女儿的抚养权后来被她另一个朋友Amybeth Berner拿到了,据Berner说要接两个小孩返回欧洲的时候受到M的威胁是“他在CIA干过,有各种关系。有必要的话也可以knock her off“,然后Berner真的相信他能这么干,就放弃了。这里也能看出来片子的选材和剪辑有严重倾向性,在一大堆他家那几个儿女说他脾气好的内容后面再加上警察说他易怒,然后不给出任何辅助性的证明材料,就可以显得警察在瞎编。Michael他姐最早说的是他们婚姻幸福,只有K能处理得了M的脾气,M一要发火,K就会半开玩笑让他闭嘴,用这种方法化解紧张。绝对不等同于从来不生气。

  陪审团听了66位证人证言,看了500多件物证,光案情简述都接近100页。片子剪出来的有1/10么....并没有拍到交叉质询,拍到的大部分庭审都是鲁道夫在说。而且剪辑的非常有技巧,第五集33钟关于做鲁米诺试剂测试的那段,提到一个姓Epstein的专家写的报告说“可能需要做其他测试”,剪辑看起来像是Epstein觉得证据不充分或者不认可检方。实际上(Barton) Epstein的报告结果是和后面提到的Duane Deaver的报告基本上结论一致,也是Deaver的报告被dismiss以后检方的最有力证据之一,另外还有一个血迹专家Terry Laber也做了结论基本一致的报告。Barton Epstein也做过不少Innocent Project的案子,这两人什么级别的,说一个仅供参考:wiki上Bloodstain pattern analysis这个词条下Barton Epstein和Terry Laber都有出现,没有老李。

  辩方的专家证人是由被告付钱的,不要再替李昌钰慷慨了,他老人家要喝西北风了。

  他家内部各种不协调,养女玛格丽特说找烧火棍毫无疑义。实际上鲁道夫和Michael就是很在意这个烧火棍,在警察发现烧火棍之前,Michael去买了三根,商家也指认了。

  Forensic Files S11Ep22也讲了这个案子(油管有),里面有列出来为什么怀疑M,还有一些其信息:

  (1)跌倒造成的死亡并不常见,法检Deborah Radisch说如现场照片那样的大量出血从来没见过(这个人本片里也没提,并且最后辩方也没有给出有利于自己的合理解释);

  (2)K的腿的背面有M的沾血的鞋印(K被发现是仰面的),M给医护法检人员开门时是光脚的,现场也发现了他脱下来的网球鞋(为什么脱掉了鞋?)。

  M的短裤裤裆内测有K的血的喷溅痕迹(本片没提没解释,只出示了k当时身上的衣服),裤子前面有水迹。

  (3)墙壁上的血迹看起来被洗过(白色竖条可以说很明显了,本片没提没解释)

  (4)案发是12月,夜间室外温度是10度左右,按照M的陈述K进屋以后他在室外又呆了45分钟左右,他只穿了短裤短袖,这个时间超出了正常人体的舒适度。(而如果按血迹凝固情况看,他需要短袖短裤在10度的室外呆上接近两个小时才有可能完全没发现K摔倒了)就这一点作证的检方专家证人是法医天气学专家William (Bill)Haggard,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下属国家气象数据中心(NCDC)的前任主任。(不是说他就一定对,而是说明一下为什么陪审团可以不采信老李,包括上面提到的Barton Epstein和Terry Laber,检方也有非常重量级的专家证人来抗衡,网飞的片子都没有提没有解释)。

  (5)K的脑组织内发现了红色神经元(一种病理现象),健康的神经元周围有很多细胞质包裹,而红色神经元周围则很少。红色神经元的出现表明人体在彻底死亡之前经历了最少两个小时的缺氧状态。和M说的K进屋45分钟以后他发现K的说法矛盾。

  (6)K进屋以后有使用电脑给同事发邮件,时间是午夜0点左右,也就是说她进屋时间比M声称的要早最少1小时以上。

  (7)M的约炮邮件(和上面的时间矛盾比,这个最多算品格证据了)

  (8)M的经济状况(上面说过了,不重复了)K持有的北电股票价值一度高达2.5m美刀(鲁道夫说夫妻俩net worth 2m美刀的依据),但是随着股价暴跌,这些股票当时价值不到5万美刀。

  当然FF是在Deaver被发现以前拍的,所以油管地下各种吵吵吵,说FF bias严重的让大家来看网飞这部,然后大家回复说这部bias更多哈哈哈哈哈哈。

  待续...主要还是需要去补一下bbc的广播节目https://www.bbc.co.uk/programmes/p054dybk/episodes/downloads

  《楼梯悬案》观后感(八):导演用了16年,拍了一部让人脊背发凉的剧!

  提起美剧,小编最钟爱的两个频道,一个是HBO,一个就是Netflix,HBO的剧集暗黑、大气、质量过硬。

  而Netflix虽然在质量上稍显逊色,但每年播出500部作品的计划,还是能让剧迷们拥有更多的选择性。

  况且Netflix整季放出的格局,也提升了我们追剧的连贯性和满足感。

  HBO的《西部世界》已落幕,而小编也在期待着Netflix9月份回归的纪实性美剧《毒枭》第四季。

  掐指一算,还有2个多月,所以,小编今天就为大家推荐Netflix的另一部纪实剧。

  《楼梯悬案》

  这是一部由Netflix根据真人真事出品的犯罪纪录片。

  根据2001年轰动全美的小说家杀妻奇案拍摄而成,导演用16年时间,记录了这样一个扑朔迷离的真实案件。

  其实该剧早于2005年就被Netflix放出了全集,但是由于字幕组的翻译进度等问题,在美剧的夏歇期空档,才被译制完成。

  有人说,“这是一部让人脊背发凉的剧”。

  的确,在片中疑似凶手被认定无罪的时候总有一些证据指向他。

  但是当他被怀疑为凶手后,又有证据替他洗白,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发自真心的说一句:我不是在看如何破案,而是在看凶(shuo)手(huang)的一生,离奇又狗血,完全出乎意料。

  《楼梯悬案》一共13集,烂番茄100%,爆米花92%,豆瓣9.7分,MTC评分92,IMDb评分8.2。

  主角叫迈克·皮尔森,畅销书作家。

  他曾写过6本书,其中有一本在开写前,出版商就提前预付了他50万定金。

  除此之外,迈克的人生不可谓不丰富。

  参加过越战,竞选过市长,在德国居住过,现生活在美国。

  他曾经有两段婚姻,第一段是柏拉图式婚姻,离婚后两个儿子和两个养女随他生活。

  第二段婚姻则遇上了楼梯悬案,他老婆便是悬案受害者凯瑟琳。

  2001年12月9日,凌晨时分,凯瑟琳被发现满身鲜血躺倒在自家楼梯下方,呼吸全无,发现者正是迈克。

  迈克说,当晚他和凯瑟琳边喝酒边看电影《美国甜心》,后来干脆拿着酒去室外泳池坐了坐。

  后来,凯瑟琳说想休息了,就先进了屋,自己继续留在泳池边继续抽烟。

  等他打算进屋休息时,发现凯瑟琳竟躺在楼梯下方,满身鲜血。

  他随即拨打急救电话:“我妻子出意外了!!她还有呼吸,她从楼梯上摔下来了!!”

  然而,几分钟后,他拔打了第二个急救电话,这次,他告诉接线员:“妻子已没有呼吸……”

  依据迈克的说法,凯瑟琳可能是因为摄入酒精,从而不小心从楼梯滚落。

  但是,经过现场勘察的警方发现,事情远没那么简单。

  首先,事发时,只有迈克.彼得森和妻子两个人在家,其次,门框上出现了血迹,最后,警方到达现场时,妻子的血迹明显已经干的差不多了。

  疑点出现,妻子的死亡时间应该并不是迈克.彼得森所说的那样,而且从台阶上摔下,门框上怎么会有血迹呢!

  下一步就是对妻子的尸体进行检测,结果,法医得出的结论让所有人都大惊失色。

  妻子头部的伤口有七处伤痕,另外还有多处青瘀,这并不像摔伤,更像是由多次钝器攻击导致的。

  但是,警方也承认,他们并没有在迈克.彼得森的家里找到任何嫌疑凶器。

  而且,通过对迈克.彼得森一家人的性格分析和调查,这一家6口生活的还是比较和睦融洽的,迈克.彼得森没有任何的杀人动机呀。

  但只要是人,终会拥有自己的秘密和弱点,继续深扒,迈克.彼得森居然是双性恋,并且和妻子只是精神上的爱情。

  警方在他电脑中发现了2500多张男性色情照片,以及一封打算跟男妓约X的电邮。

  警察再次猜测,因为凯瑟琳知道了迈克的黑暗秘密,所以,迈克杀了她。

  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打乱了迈克律师团的节奏。

  迈克从来没有向别人透露过这个消息,这也意味着他很可能在调查过程中说了假话。

  雪上加霜的是,根据警察掌握的情况,迈克以前腿受过伤,迈克对外说是在越战中受伤的,但实际上根本不是。

  以上两个谎言,给法庭和审判团的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迈克的律师团无疑进入了一个黑洞,原本看到了希望,但由于说谎他们再次陷入了昏暗的环境。

  律师团只好再次从迈克双性恋的身份着手,他们找到了和迈克发生关系的男妓。

  男妓说,像迈克这样退伍的军人招妓的人很多,而且凯瑟琳也知道迈克双性恋的身份,但对此完全不介意,有时候甚至成为夫妻俩的谈资。

  男妓的证词再次把有利的风口转向了迈克。

  可是此时,迈克两个养女的姨妈也跳出来了,说自己姐姐的死状和凯瑟琳一模一样。

  那名遇害者叫丽芙,是迈克的好朋友,也是他两个养女的亲生母亲。

  1985年,她同样死在楼梯下方,迈克同样是最后一个见到她的人,她的后脑勺头皮上同样有7道撕裂伤。

  唯一不同的是,当时那起事件并未得到深究,大家以为她是从楼梯上摔下,不小心摔死了。

  迈克也表现的很够义气,在丽芙去世后,他收养了她的两个女儿。

  为了能搞清姐姐的真实死因,她主动联系了负责凯瑟琳案的警察。

  丽芙的尸体被重新挖了出来,进行检查,法医的检查结论是:死于谋杀!

  What?迈克到底怎么了?他真的是凶手吗?

  反正就目前看来,迈克的两个养女十分信任自己养父。

  和迈克的亲生儿子一样,他们坚信父亲一定是无辜的。

  即使自己内心最黑暗的秘密被挖出来,他们也没有一点震惊,反而是心疼他。

  可是,回归理性,各种各样的事情、巧合最后把冒头全都指向了迈克。

  但迈克每到险情的时候,又有新的证据替他洗涮冤屈,所以,迈克到底是无辜还是真凶,让人十分费解。

  这也是这个《楼梯悬案》能拍成纪录片的原因,在片中,有人替迈克喊冤,也有人认为他死有余辜。

  看过该片的观众也陷入了这样针锋相对的境地,有人相信迈克,但也有人认定他就是凶手。

  无论如何解释,舆论和媒体已经开始偏向于迈克.彼得森就是凶手、渣男。

  即便没有直接的证据,迈克.彼得森的罪行依旧生效,他被终身关入监狱,并且不得保释。

  被渲染为人人得而诛之的迈克.彼得森依旧不承认谋杀了妻子。

  在监狱中,他不停的要求上诉,却毫无回应。

  一晃就是六年过去了,案件却突然出现了一丝转机。

  一位叫波拉德的律师发现了一个细节,迈克.彼得森妻子的被害现场留有羽毛。妻子的头发中也有羽毛。

  伤口更像是动物爪子的抓痕,案件一下子出现了反转。

  迈克.彼得森的豪宅附近,确实出现了多起猫头鹰伤人事件,而研究野生动物的专家也证实了迈克.彼得森妻子的伤口应该是猫头鹰所为。

  案件一旦再次成为焦点,总会有人开始深扒,只要是人,终会拥有自己的秘密和弱点。

  有人发现:当初参与调查案件的人员不是违反过职业守则,就是伪造过证据!

  峰回路转,迈克·彼得森在家软禁6年,等待重新审判。

  可在最后,迈克·彼得森却选择了“Alford plea”。意思就是,我承认有罪,但得讨价还价,希望少判几年,争取宽大处理。

  开庭那天,迈克·彼得森承认自己有罪,但对杀害妻子的事情,只字未提。最终,迈克·彼得森历经了长达16年的审判和服刑之后,终于成为了自由人。

  etflix的《楼梯悬案》是被允许由当时的奥斯卡奖得主德雷斯垂德跟踪拍摄。

  2013年,Netflix又出了续集《楼梯II:最后的机会》,以及三个全新的类似剧集。

  毕竟迈克·彼得森到底有没有谋杀妻子,还有在这之前,迈克·彼得森养女家的女主人是被杀还是意外?到现在,我们依旧不得而知。

  当然,Netflix《楼梯悬案》的大致内容,虽然是聚焦于此案,但内核确是批判性的:司法制度,人性摇摆,辩诉交易,实用主义。

  一个熬到两鬓斑白的犯罪嫌疑人,究竟是含冤昭雪,还是侥幸脱罪,也许只有他自己明白。

  人心永远是最难揣摩的,案件即便告终,依旧有人不停的拿出来分析,解刨,推翻,这些人真的是为了所谓的“公正、平等和正义”吗!

  而迈克·彼得森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婚内出轨,同性恋服务者的“常客”......似乎每个人心中的答案都不会一样吧。

  观影指南:

  关注微信公众号“球妹电影”

  发送 “楼梯悬案”即可获取资源

  《楼梯悬案》观后感(九):导演用16年时间,记录了这样一个扑朔迷离的真实案件

  世上悬案千千万,总有猜不透结局的案子。

  比如,今天这部 ——

  《楼梯悬案》

  这是一部由Netflix根据真人真事出品的犯罪纪录片。

  根据2001年轰动全美的小说家杀妻奇案拍摄而成。

  导演用16年时间,记录了这样一个扑朔迷离的真实案件。

  有人说,“这是一部让人脊背发凉的剧”。

  的确,在片中疑似凶手被认定无罪的时候总有一些证据指向他,但是当他被怀疑为凶手后,又有证据替他洗白。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发自真心的说一句:

  我不是在看如何破案,而是在看凶(shuo)手(huang)的一生。

  离奇又狗血,完全出乎意料。

  《楼梯悬案》的主角叫迈克·皮尔森,畅销书作家。

  他曾写过6本书,其中有一本在开写前,出版商就提前预付了他50万定金。

  除此之外,迈克的人生不可谓不丰富。

  参加过越战,竞选过市长,在德国居住过,现生活在美国。

  他曾经有两段婚姻,

  第一段是柏拉图式婚姻。

  离婚后两个儿子和两个养女随他生活。

  第二段婚姻则遇上了楼梯悬案。

  他老婆便是悬案受害者凯瑟琳。

  2001年12月9日,凌晨时分,凯瑟琳被发现满身鲜血躺倒在自家楼梯下方,呼吸全无。

  发现者正是迈克。

  迈克说,当晚他和凯瑟琳边喝酒边看电影《美国甜心》,后来干脆拿着酒去室外泳池坐了坐。

  后来,凯瑟琳说想休息了,就先进了屋,自己继续留在泳池边继续抽烟。

  等他打算进屋休息时,发现凯瑟琳竟躺在楼梯下方,满身鲜血。

  他随即拨打急救电话:“我妻子出意外了!!她还有呼吸,她从楼梯上摔下来了!!”

  然而,几分钟后,他拔打了第二个急救电话,

  这次,他告诉接线员:“妻子已没有呼吸……”

  依据迈克的说法,凯瑟琳可能是因为摄入酒精,从而不小心从楼梯滚落。

  但是,经过现场勘察的警方发现,事情远没那么简单。

  一个人从受伤到失血而亡,中间大致会经历大约90到120分钟。

  可是,当警察到达死者家里时,凯瑟琳周围的血液几乎已全干。

  这意味着她已躺在此处近2小时。

  显然,这不符合受伤导致死亡的规律。

  更恐怖的是,警察在凯瑟琳全身检查到,她共有35处淤青、伤痕和伤口。

  头皮有7处撕裂伤,手臂、手腕和手上有防卫伤,面部,背部有多处淤青。

  她甚至有被人勒过的迹象。

  专家对出事现场墙壁上四溅的鲜血做了检查,得出结论——

  血液飞散的形状是被钝器击打后喷射出来的形状。

  根据头皮伤痕形状,警方怀疑,凶器是凯瑟琳妹妹送她的壁炉吹火棒。

  而它在案发之后,不翼而飞。

  根据凯瑟琳身上的伤口警察判定:凯瑟琳死于谋杀。

  而犯罪嫌疑人正是他丈夫迈克。

  因此,案发后迈克被警察逮捕,直到圣诞节一家人也无法团聚。

  但是记者采访到迈克的亲朋好友,他们一致认为迈克不可能谋害凯瑟琳。

  他没动机,更没有理由。

  在外人眼里,他和凯瑟琳是相敬如宾的恩爱夫妻,即使两人没有亲生孩子,但各自离异后组成的新家庭成员也十分有爱。

  迈克出事后,他的四个孩子坚信父亲肯定不是凶手。

  最终,在律师和亲友的帮助下,迈克得以保释。

  回家后,迈克的生活照旧,一切等待律师和警方的调查。

  此时,事情出现了转机。

  美国权威专家根据现场图片和资料,得出一个新结论——

  凯瑟琳的确是死于意外。

  因为,在她进入房间后可能因为意外摔倒在了门框上。

  头正好磕到门框边边上,所以头部会有裂痕。

  而专家正好在门框上找到头皮组织和头发。

  此外,由于激烈的撞击,凯瑟琳头部开始流血,同时她也陷入了昏迷了。

  当她从昏迷中醒来后,继续呼叫救命,自己也奋力从血泊中站起来。

  但是在站起来的时候,因为血迹较滑,再次摔倒,并连带着滚下2--3节楼梯。

  如果照此逻辑,就能捋清楚凯瑟琳头盖骨上的伤和血迹干涸的巧合。

  另外,专家根据墙上的血迹喷向,证明凯瑟琳不是由钝器致死。

  如果是钝器,血迹会溅到天花板。

  但墙上的血迹都是在低处,所以排除了钝器凶杀的可能。

  更重要的是,当初警方怀疑的凶器,那根吹火棒,被迈克的律师们找到了。

  它上面布满灰尘,显然已尘封很久,根本不可能用来行凶,律师们把它当作证据提交给法庭。

  根据以上证据,初步排除了迈克凶杀的可能。

  但是,随着警方调查的不断深入,他们又发现了一条极为重要的线索。

  迈克是双性恋。

  警方在他电脑中发现了2500多张男性色情照片,以及一封打算跟男妓约X的电邮。

  警察再次猜测,因为凯瑟琳知道了迈克的黑暗秘密,所以,迈克杀了她。

  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打乱了迈克律师团的节奏。

  迈克从来没有向别人透露过这个消息,这也意味着他很可能在调查过程中说了假话。

  雪上加霜的是,根据警察掌握的情况,迈克以前腿受过伤。

  迈克对外说是在越战中受伤的,但实际上根本不是。

  以上两个谎言,给法庭和审判团的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迈克的律师团无疑进入了一个黑洞。

  原本看到了希望,但由于说谎他们再次陷入了昏暗的环境。

  律师团只好再次从迈克双性恋的身份着手,他们找到了和迈克发生关系的男妓。

  男妓说,像迈克这样退伍的军人招妓的人很多。

  而且凯瑟琳也知道迈克双性恋的身份,但对此完全不介意,有时候甚至成为夫妻俩的谈资。

  男妓的证词再次把有利的风口转向了迈克。

  可是此时,迈克两个养女的姨妈也跳出来了,说自己姐姐的死状和凯瑟琳一模一样。

  那名遇害者叫丽芙,是迈克的好朋友,也是他两个养女的亲生母亲。

  1985年,她同样死在楼梯下方,迈克同样是最后一个见到她的人。

  她的后脑勺头皮上同样有7道撕裂伤。

  唯一不同的是,当时那起事件并未得到深究,大家以为她是从楼梯上摔下,不小心摔死了。

  迈克也表现的很够义气,在丽芙去世后,他收养了她的两个女儿。

  为能搞清姐姐的真实死因,她主动联系了负责凯瑟琳案的警察。

  丽芙的尸体被重新挖了出来,进行检查,法医的检查结论是:死于谋杀!

  What?迈克到底怎么了?他真的是凶手吗?

  反正就目前看来,迈克的两个养女十分信任自己养父。

  和迈克的亲生儿子一样,他们坚信父亲一定是无辜的。

  即使自己内心最黑暗的秘密被挖出来,他们也没有一点震惊,反而是心疼他。

  可是,回归理性,各种各样的事情、巧合最后把冒头全都指向了迈克。

  但迈克每到险情的时候,又有新的证据替他洗涮冤屈。

  所以,迈克到底是无辜还是真凶,让人十分费解。

  这也是这个《楼梯悬案》能拍成纪录片的原因。

  在片中,有人替迈克喊冤,也有人认为他死有余辜。

  看过该片的观众也陷入了这样针锋相对的境地,有人相信迈克,但也有人认定他就是凶手。

  他真的清白么?

  我第一次产生了不知道该如何回答的境地。

  说他有罪吧,但各种专家学者、亲朋好友,用讲事实摆道理的方式给人证明他是无辜的。

  说他是无辜的吧,但后面被人扒出来《楼梯悬案》的剪辑师是迈克的情妇。

  两人交往了15年。

  虽然剪辑师声称自己尊重事实,不带主观意识,但还是会让人对事实抱有怀疑的态度。

  所以,《楼梯悬案》的答案似乎成为罗生门。

  个人有个人的看法,无法统一,持两种意见的人也无法说服彼此。

  直到如今,凯瑟琳和丽芙的死因依然是一个谜….也可能永远都是一个谜了…

  不管人是不是迈克杀的,这都是一起彻头彻尾的悲剧。

  一下子毁灭了两个人的人生。

  看完《楼梯悬案》后,你认为迈克是无辜还是真凶吗?

  lt;end>

  喜欢看电影的朋友可以加我的微信:13116160737,一起探寻电影的世界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楼梯悬案》经典观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