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似乎特别在意笑。但自己本身似乎没什么笑的能力,所以他们需要别人来激发他笑。说话、节目,他们都要求“搞笑”。但这要求过于宽泛,似乎能让人笑的东西就是违反正常人的行为才行。
比如,男人嗲声嗲气说话。
其实人是本能就可以笑的。这跟别的动物不同。亚里士多德就说“人是唯一能笑的动物”。
人的笑声最多变。
可以哈哈哈。
可以嘿嘿嘿。
可以鹅鹅鹅。
可以嘻嘻嘻。
能甜笑,天真无邪的小姑娘看见美好的男人就会甜起来,如果再加上两个酒窝,那笑起来,真是让人齁得慌。
据说,你们的李现男友笑起来叫作“邪魅一笑”。其实这笑并不怎么邪魅,邪魅的是他的他那张让你心里打鼓唱戏的脸。
可见,笑是个综合能力。要有“笑容”,要有“笑声”,才是完整的笑。傻子的笑之所以叫作呆笑,因为傻子没表情,缺少“笑容”。聋哑人也是领会不了笑声的好处的,你一脸笑嘻嘻地骂他祖宗,他认为你对他真心好,感激得啊啊乱叫。这倒是个特殊的本领,确实只有人类才有。
何况,人还可以板着脸,心里却在笑。
亚里士多德是个外国人,也许不懂得中国。其实中国人早说动物可以笑,不但可以笑,还可以哭。所谓“驴鸣似哭,马嘶如笑。”
但是,马到底不是以笑著称的,因为马脸太长,“笑容”不容恭维。马最有名的还是善于奔跑。岳云鹏那大脸盘子和小眼睛,笑起来就特别有意思。刘翔的长脸,笑起来就没那么迷人了。姚明的方脸,笑起来主要看眉毛。想象一下姚明没有眉毛,那笑容真是特别吓人,再做一个李现式的笑容,就变成“邪门一笑”了。
笑,几乎是要调动人全身的器官来表现的。笑,也算是一种表情,而且可以全身传染,心里有感应,立即从眼睛泛到口角边。脸上如有光,眼睛能发亮,唇吻之上都闪烁着牙齿的光芒。还可以配合前仰后合、手舞足蹈等动作。还可能拍桌捶胸,摸女朋友的头,打男朋友的背。
什么情况都有,全身都在表现。
但最重要的还是笑容。
而且,笑必然是来自于自身的。如果单纯提倡“搞笑”,本身就可笑的。除非你是个刻板而无法笑的人,才需要别人激发。而那些搞笑的人,无非是另一种对于自己无知的耻笑。
小孩子本身不可笑,但是小孩子模仿大人就可笑。口吃不可笑,但模仿别人口吃就很好笑。
但这本身就很可笑。
千年以前人写的书,千年以后,有会心者读到,依然可以欣然独笑,冷然微笑。
所以笑的传送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几万里之外,远隔重洋,依旧有人可以相视而笑。
这种独立性,不妨碍共性。
也不必要追求共性,说到底这还是需要自己去体会。
你不能打个电话,约一群人,定好时间,大家聚齐了,然后成群结党的笑。
笑,不能批量生产的。
所以,笑跟幽默一样,不能提倡,无法主张,不能当做职业。古代所谓“卖笑者”,实际上卖的是技艺或者身子。
如果刻意去追求笑或者幽默,那是犯二,只会作践了真正的笑和幽默。
人也不能一直笑,一直咧着嘴笑的,不是抽风,就是傻子。
动物界有个词,叫“反刍”,牛就是这样的。它卧着没事,也跟磨牙似的,嚼來嚼去,那不是闲的没事,是将半消化的食物从胃里返回嘴里再次咀嚼。
真正的笑和幽默,也是可以反刍的。单纯的特定时间,哈哈哈、鹅鹅鹅的大笑,偶尔为之,无法反刍。
但总有人要求“搞笑”。这种提倡,基本只有两个动机,一种是真需要笑,也许人生苦闷,而需要笑。其实这属于利用,利用别人卖出的笑来为自己沉闷的人生透气。一种是尊敬,也可以说是欣赏,就像尊敬艺术的人,会收集古董。有人不是收集了一大堆搞笑视频么?
其实他不是为了自己连着笑,反过来还是为了利用这“搞笑”。反倒自己的人生还是很沉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