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人的温度》是一本由[美] 吉诺•塞格雷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26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科普书一定得注意初版时间:2003。 图做得像盗版。 上来就提到尤瑟纳尔,在下佩服 网易蜗牛读书 切入点不错,就是微散了
●科学不无趣!!
●和温度相关知识的科普
●很扎实的一本书,可是我看的一愣一愣的,需要有人在旁边给我讲解。
●虽然作者试图从人体生理、地球历史、深海探索等多个方面讲温度体现的意义,不过最好看的还是关于物理的部分,温度的测量、绝对零度、什么是热、宇宙的形成、中微子的特点、量子力学中的超低温……毕竟这是一个生长在物理学世家的理论物理学家。参考文献部分做得特别好。
●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温度不仅在科学史上发挥过重大作用,更是未来探索的前沿课题。温度是人类进化出智慧和文明的关键,也是影响地球生命演化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温度不但决定了宇宙和恒星的命运,甚至可以说是形成万事万物的根本源头。一个在生活里如此习以为常的概念,其背后却隐藏着如此重大的意义,不知道你有没有感到惊讶呢?
●2018年第15本:为了写书评看了这本书,内容范围很广,从温度出发讲到生命存活、地球环境、宇宙诞生,甚至还写到了量子力学……作者笔力不错呀,就是用温度把我骗进了物理学科普大门。不过对于我这个物理小白来说,被虐得还挺爽的。唯一不足的就是时间太紧了,花了2天时间读完,整个人都不好了。
《迷人的温度》读后感(一):温度
温度是决定地球生物的重要因素,过去10000年里,算比较温暖的一段时光,有人在格陵兰种植过粮食,1400到1840年试过不少次瑞典人可以直接从北海的冰面走到丹麦,荷兰的运河冻结,有时候和洋流,空气,盐分等等有关,也一直无从得知什么原因突然下降了温度,我们短短的2000年的其实真的挺短一瞬的。
想想灵魂的种子是如何播下,你们就不该生活得如同野兽或是野蛮人,而是要追求德性与知识。
我们人类一直在发展,一面凭着一腔勇气驶向未知,同时也要怀着谦逊对待科学。
简单来说,就是以温度为线索,回顾近现代人类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伟大成就。
每天早上起来我们都会问自己三个问题,几点了?今天去干嘛?冷不冷(穿什么衣服)?分别对应了时间,距离和温度三个抽象概念,前两个概念人类其实有了上千年的认识,可是能度量温度的工具最近几百年才发明出来。
人类的体温恒定在37.2度,有一个高效的系统来维持,通过出汗降温,通过发抖升温。为什么是这个温度?原因并不清楚,但他一定是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使生存几率达到最大的结果。发烧,主动使自己升温,并不是为了摧毁自己,而是要打乱对手合成蛋白质的节奏。
温度是一个统计学概念,他描述大量分子运动的平均状态,所以才有了晦涩的热力学第二定律。感谢信息论中信息熵概念的出现,让我们反过来更直观地去理解热力熵。
零下273度,之所以叫绝对零度,理论上这时微观粒子不再运动,也就没有了温度,温度居然是有下限的,而我们还不知道上限在哪里。
生命的温度,是摄氏0-100度,因为维持化学反应需要水作为溶剂。然而大量地质证据显示,在地球在漫长的演变中,既经历陨石撞击后上千度的极热,也经历过大量火山喷发遮天蔽日的极寒,生命却穿越了牛熊,到达了今天,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奇迹。
海洋深处,没有阳光,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极度寒冷,然而这里却因为靠近地心出现了深海热泉,在上百度的高温中,存活着长达3米的管虫,并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我们除了疑惑,就只剩下赞叹。
宇宙有温度吗?
经常有人说,看这种书对我们的生(zhuan)活(qian)有什么帮助呢?正好书里有这么一句话:研究宇宙是少有的几件伟大事业之一,他能使我们的生活从闹剧的水平稍稍提升,并赋予他一些悲剧的优雅。
《迷人的温度》读后感(三):让人类从闹剧的层次上升到悲剧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Centauri(来自豆瓣)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948485/
本书为查理芒格荐书之一,台湾版译名为#温度决定一切#
简单来说,就是以温度为线索,回顾近现代人类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伟大成就。
每天早上起来我们都会问自己三个问题,几点了?今天去干嘛?冷不冷(穿什么衣服)?分别对应了时间,距离和温度三个抽象概念,前两个概念人类其实有了上千年的认识,可是能度量温度的工具最近几百年才发明出来。
人类的体温恒定在37.2度,有一个高效的系统来维持,通过出汗降温,通过发抖升温。为什么是这个温度?原因并不清楚,但他一定是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使生存几率达到最大的结果。发烧,主动使自己升温,并不是为了摧毁自己,而是要打乱对手合成蛋白质的节奏。
温度是一个统计学概念,他描述大量分子运动的平均状态,所以才有了晦涩的热力学第二定律。感谢信息论中信息熵概念的出现,让我们反过来更直观地去理解热力熵。
零下273度,之所以叫绝对零度,理论上这时微观粒子不再运动,也就没有了温度,温度居然是有下限的,而我们还不知道上限在哪里。
生命的温度,是摄氏0-100度,因为维持化学反应需要水作为溶剂。然而大量地质证据显示,在地球在漫长的演变中,既经历陨石撞击后上千度的极热,也经历过大量火山喷发遮天蔽日的极寒,生命却穿越了牛熊,到达了今天,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奇迹。
海洋深处,没有阳光,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极度寒冷,然而这里却因为靠近地心出现了深海热泉,在上百度的高温中,存活着长达3米的管虫,并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我们除了疑惑,就只剩下赞叹。
宇宙有温度吗?
经常有人说,看这种书对我们的生(zhuan)活(qian)有什么帮助呢?正好书里有这么一句话:研究宇宙是少有的几件伟大事业之一,他能使我们的生活从闹剧的水平稍稍提升,并赋予他一些悲剧的优雅。
《迷人的温度》读后感(四):冰與火之歌
这本书以“温度”为线索,从宇宙讲到地球,从生命讲到人类,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几乎无所不包。
大概在公元1600年之后,那时正好是近代科学革命爆发前的关键时刻。在这个时间段,出现了好几种非常重要的发明,包括望远镜,显微镜,还有就是温度计。望远镜帮助人们提高了天文观测精度,促成了牛顿力学的诞生。显微镜帮助人们发现了细胞等微小结构,促成了近代生物学的诞生。而温度计呢?它带来的革命虽然要晚一点,但是重要程度和它们不相上下。它第一次让人们有了“温度”这个概念,也就是我们可以把冷和热定量化、数字化。
温度计发明以后,有了温度的概念,人们才第一次得以对“热”这个东西展开系统的研究。这是一段非常精彩和曲折的历史。而关于这段历史,你只要记住两点就行了。第一,在对“热”的研究过程当中,人们发明了一种蒸汽机,直接导致了工业革命的开始。第二,对于热的研究最后导致了一门叫作“热力学”的学科出现,它和经典力学、经典电磁学一起,构成了经典物理学的三大支柱。
进入20世纪后,物理学界又爆发了两场新的革命,一个是相对论,一个是量子论。而这一次,“温度”同样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对于量子论而言,温度更是一个核心因素。在量子世界里,物质在接近绝对零度的超低温状态下,会展现出非常奇妙的性质,我们经常听到的“超导”、“超流”,以及由此衍生开来的一系列前沿技术,都是量子效应在低温下的宏观体现。
温度可以说是我们人类诞生的重要前提。你可以想象一下,最早的时候,生命的祖先以一种很简单的形态生活在海里。海水的温度相当稳定,所以生物本来也没有必要进化出保持恒温的功能。但是后来,一部分动物从海里走上了陆地,它们面对着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在陆地上,日夜和四季会产生非常大的温差,在这种情况下,陆地生物想要获得更多的生存优势,一个恒温的环境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非常幸运的是,有一部分动物真的偶然进化出了精确控制身体温度的能力,而长期的自然选择把这个体温调整到了最佳的37度。有了稳定的体温,这些动物的大脑才得以向更精密的方向演化
决定地球温度的因素有很多种,比方说它围绕太阳运行的轨道,自传轴的倾斜角度,乃至它在银河系中的位置等等都会影响整体气候。除此之外,地球自身的因素,比如大气成分、洋流、甚至生物本身也能让温度产生变化。
可别小看下降的这一点点温度,它造成了一连串连锁反应:温度下降一点,地球上的冰川面积就扩大了一点,而冰川是白色的,反射太阳能量的能力更强,这就进一步造成了气温的下降。
这就变成了一个死循环:冰川造成温度下降,温度下降又造成了更多的冰川。无限反馈放大之后,地球就进入了寒冬。
《迷人的温度》读后感(五):冰與火之歌
这本书以“温度”为线索,从宇宙讲到地球,从生命讲到人类,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几乎无所不包。
大概在公元1600年之后,那时正好是近代科学革命爆发前的关键时刻。在这个时间段,出现了好几种非常重要的发明,包括望远镜,显微镜,还有就是温度计。望远镜帮助人们提高了天文观测精度,促成了牛顿力学的诞生。显微镜帮助人们发现了细胞等微小结构,促成了近代生物学的诞生。而温度计呢?它带来的革命虽然要晚一点,但是重要程度和它们不相上下。它第一次让人们有了“温度”这个概念,也就是我们可以把冷和热定量化、数字化。
温度计发明以后,有了温度的概念,人们才第一次得以对“热”这个东西展开系统的研究。这是一段非常精彩和曲折的历史。而关于这段历史,你只要记住两点就行了。第一,在对“热”的研究过程当中,人们发明了一种蒸汽机,直接导致了工业革命的开始。第二,对于热的研究最后导致了一门叫作“热力学”的学科出现,它和经典力学、经典电磁学一起,构成了经典物理学的三大支柱。
进入20世纪后,物理学界又爆发了两场新的革命,一个是相对论,一个是量子论。而这一次,“温度”同样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对于量子论而言,温度更是一个核心因素。在量子世界里,物质在接近绝对零度的超低温状态下,会展现出非常奇妙的性质,我们经常听到的“超导”、“超流”,以及由此衍生开来的一系列前沿技术,都是量子效应在低温下的宏观体现。
温度可以说是我们人类诞生的重要前提。你可以想象一下,最早的时候,生命的祖先以一种很简单的形态生活在海里。海水的温度相当稳定,所以生物本来也没有必要进化出保持恒温的功能。但是后来,一部分动物从海里走上了陆地,它们面对着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在陆地上,日夜和四季会产生非常大的温差,在这种情况下,陆地生物想要获得更多的生存优势,一个恒温的环境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非常幸运的是,有一部分动物真的偶然进化出了精确控制身体温度的能力,而长期的自然选择把这个体温调整到了最佳的37度。有了稳定的体温,这些动物的大脑才得以向更精密的方向演化
决定地球温度的因素有很多种,比方说它围绕太阳运行的轨道,自传轴的倾斜角度,乃至它在银河系中的位置等等都会影响整体气候。除此之外,地球自身的因素,比如大气成分、洋流、甚至生物本身也能让温度产生变化。
可别小看下降的这一点点温度,它造成了一连串连锁反应:温度下降一点,地球上的冰川面积就扩大了一点,而冰川是白色的,反射太阳能量的能力更强,这就进一步造成了气温的下降。
这就变成了一个死循环:冰川造成温度下降,温度下降又造成了更多的冰川。无限反馈放大之后,地球就进入了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