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西晋文学家陆机《五等诸侯论》一文中,便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可见国庆早在中华民族中扎根。在1700多年的沉淀里,中国早已习惯于国庆的礼仪礼节。
阅兵展自信。人民更欢呼。敲响那一排铜质的编钟,浑厚而清亮的左音右韵由远及近,穿越五千年悠悠岁月和七十年缤纷花季,在河之洲,水之湄,山之阳,海之滨,泛起层层涟漪,响起阵阵回声。祖国母亲,您与我现共站在这里!每次想到伟大的祖国,总能心怀感恩与敬重。在这普天同庆的日子里,不仅是祖国与我,还有那十三亿子孙,共同将心放在一起,更感受那奋斗的岁月,展望那美好的未来。
阅兵已成为中国重大国庆礼的一个必备步骤。全国人民全家坐在电视机前,听着那“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感受来自心灵的震撼。看着那苍山般凝重的陆军方队,碧海般浩瀚的海军方队,蓝天般壮美的空军……,感受着那钢铁大队的庄严。观众的欢呼声沸腾。
有人说阅兵纯属铺张浪费。自己的国家自己还不知道吗?把钱都浪费在了炫耀上,还不如多帮助几个贫困村站起来。若没有天安门上一次又一次的讲解,你能知道中国又创造多少新式武器;若没有天安门上一队又一队的步伐,你怎么能够知道中国的军队这么威武;若没有天安门上的这次国庆,国外又怎能知道中国已经如此之强。仪式感是必要的。因为阅兵这个仪式,我们中国同胞增强了对党和国家、对组织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世界各国都有国庆的方式,中国也不只阅兵一项。张灯结彩,开展联欢活动,在我国各地适用。美国全民庆祝,华盛顿举行盛大游行,英国举行阅兵式为女王庆生,女王为国外名流封爵授勋……可见,礼仪礼节在全球范围内均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