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来的很多本地老师,当然也有很多人为了聆听钱老师的课,所以早早地场子里就很有气氛了。
孩子们也已经来了,一群中学生在会场里静静等待,这北京这样的城市里,资源的集中使得这样的孩子们有更多机会去成长,聆听大师的教诲。
看见江湖一刀我们也是很亲切,在江湖上是大名鼎鼎的老师。当然这次出现依然带着知行社的一个老师。刀哥似乎变得帅了……
航天员可以请来上课、讲座,这样的资源只有八十中还有北京的很多优质校才可能做到。当然校长也要有这样的意识,甚至在这里小学也有很多机会去听讲座。所以孩子在不同的环境里成长未来很多时候是有不同的。发展的可能也就会有很多不同。
在我们学校里,怎么可能有那么多机会呢,最大的可能就是法制讲座,害怕孩子闹出什么事端。
其实,每天我们的孩子生活可能就要无数改变的可能,但是因为教师的眼界不同常常。
阳光轻轻地泻,樱花树下,长椅上一群人,一起议论却是很多关于教育的问题。李伟老师就是跟丁慈矿老师谈论一些关于对联。问题,不知不觉就已经谈到很多了,于是再次吸引了我们。
樱花树下,于是聚集了一批人,山东的,江苏的,上海的此时都不是问题。当然也有人借着这样的机会跟投缘的老师合影,一次次拍过来。也有不少时候我们更多是看着丁慈矿老师讲对联。
看着他讲述很多对联故事,当他说出一个对子的时候,我很惊讶也很敬佩于他的记忆力
他说起晚清的时候一个对是绝对:
“我在火车上无聊的时候就忽然想起来,这个对绝对,于是想着西游记里面的人物对一下,关键既要是人物的名字也要对上,这是难的。”
言语之间的时候,这是冒出来的感觉。人跟人是多么不同,有人在火车上玩手机,打游戏,而丁老师呢却在冥思苦想这样的一副绝对。
之后丁老师再次分析自己的对联不够满意的地方,悟空埠可以做动词。
然后丁老师诗兴大发就即兴给我们出了一个谜语:门外两杆翠竹,门里阳光灿烂。我们都来了兴致。忽然我脑子冒出了一个字——简。于是说出答案。丁老师及时肯定了。“我还是聪明的,不免自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