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百度搜索“这届家长太难带了”,大概可以找到数十万的相关结果,其中,大多数是在“吐槽”新一代家长们的佛系育儿。
那么,与上一届父母相比,在养育孩子这件事上,两代父母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
吃饭时,上一届父母认为吃饭不能一心二用。而新一代父母吃饭时必须得先找个下饭综艺,边看边吃。并且,比小朋友更爱垃圾食品。
在养宠物上,上一届父母教育小孩不要随便摸猫狗,因为它们身上有细菌。新一代父母则把猫狗当家庭成员宠爱,希望与孩子共同成长。
遇到想买的玩具,上一届父母通常是直接拒绝。而新一代父母可能比小孩更爱买买买。
在讲睡前故事上,上一届父母忍着睡意给孩子讲睡前故事,新一代父母则直接借用智能工具哄孩子睡觉,自己忙里偷闲,乐得轻松。
看完你就会发现,比起上一届父母,新一代父母佛系又没有父母架子,太太太有意思了。
洞察两代父母不同养娃观
形象表现差异
它通过将吃饭、养宠物、买东西等生活细节对比,将上一届父母与新一代父母的带娃态度直观呈现,引出随着时代和科技发展,新一代父母养娃观念佛系平等,善于借用科技工具分摊养娃压力,从而轻松躺赢人生路的广告诉求。
顺着这条广告的思路,小度还推出了一组劳模式家长VS躺赢式的海报,将两代父母的养娃态度进行了更全面细致的对比。
比如在面对孩子的学习时,劳模式家长是德智体美劳,样样不落下。而躺赢式家长基本处于放养式,孩子才艺随缘,开心就好。
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劳模式家长表现紧张,开启哄娃模式。而躺赢式家长十分淡然。
劳模式家长是事事亲力亲为,而躺赢式家长则借助科技分摊养娃压力,能偷懒则偷懒。
从海报里可以看出,这种VS其实没有推拉捧踩或比较好坏的意思。两代父母都爱自己的小孩,只是育儿观念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今天85后家长,与75前家长,拥有着截然不同的育儿观。在物质匮乏的年代,75前家长是吃着苦头长大,因此对下一代分外严格,希望孩子认真学习,不要再走自己的老路。
而85后家长,一方面因为从小被严格管教,不想再让孩子过自己这样的童年;一方面如今科技迅速发展,有更好的工具可以辅助养娃,不仅效率高,自己也能乐个清闲,所以表现得较为佛系,对孩子也没有过多要求。
因此,当把这两种育儿观念放在一起,两代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就有了戏剧化的差异。
而小度的初衷,是想用幽默生活化的方式,呈现两代父母育儿观念差异。
这是这场创意的洞察原点。
当85后成为家长,品牌如何切入家长群体,与之顺畅沟通?小度的洞察创意挺真实。
通过形象的育儿差异对比,以及幽默的小细节来表现两代家长的育儿观,在引发85后父母回忆杀的同时,也唤起了他们的共鸣感。
而在广告植入上,小度把自身功能巧妙自然融入剧情,不引起85后父母反感前提下,自然而然完成了产品认知的传递。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小度在提出劳模式家长VS躺赢式家长这个概念后,一些亲子、母婴机构也纷纷用这个概念去做自来水宣传。
关于这场营销背后的故事,可以看这篇文章「一群对娃不感冒的人,要做带娃的营销」。
劳模式家长VS躺赢式家长让我们反思:
我们应拥有什么样亲子关系?
关于父母如何教育小孩,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见解和方式。
但不管是劳模式家长,还是躺赢式家长,有一条准则应该是所有父母都应该遵守的:即认真倾听孩子心声,不让他们心里委屈。
韩剧《请回答1988》里,德善和姐姐的生日只晚三天,苦于家庭拮据,长小到大,父母总是让德善和姐姐一起过生日。后来德善负面情绪爆发,向父母发泄一通。最后,父亲向德善认错说,爸爸也是头一次当爸爸。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父母,但好在,我们可以通过与孩子交流,及时改正身上的不足。
倘若,在聆听孩子的基础上,同时还注重孩子的自由发展,更平常心对待孩子的教育,父母与子女的亲子关系可能也会更融洽。
就像《亲爱的安德烈》说得一样—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会给你快乐。
父母不必成为一个模范父母,孩子也不用成为别人家孩子,每个人都轻松自在地活着。
我想,这才是我们真正想拥抱的亲子关系。
类似小度这样用开放姿态表现不同育儿观念,启发用户更多思考的广告,不妨多一点。
创意广告坊
广告自由职业者
崇尚阅读与跑步
相信细水流长的努力
以及一切自律的自由
微博@十句文案
个人
关注公众号可看
100句文案
最近书单
杜蕾斯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