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子就三月初了。
周末又过来爸妈这儿,特别惬意。晚上听着不知名的鸟叫和阵阵蛙鸣睡得特别好,我越来越喜欢这里了。
下午老妈问我:“你想带点啥菜?明天起来摘。”我说,那藠头你要吗?她一下子没明白我意思,说:“怎么不要?肯定要了。”妹妹在一旁帮腔:“姐姐想要藠头,问你吃不吃,不吃她就摘点去吃。”我妈才恍然:“你要就摘,我现在给你剪去。”剪了一把,装在塑料袋里,放在桌子上。
平时上班,没跟父母一起住,周末就乐意多陪他们一会儿,凑在他们跟前说说小话,唠唠家常。
以前总想着离开父母生活自己也可以过得很好,但实际是下了班饭都不想做,最近才慢慢开始做点吃的,免得饮食不均衡。
吃饭时,老妈开始念叨平时要好好吃饭,想吃什么就去买,要戴好口罩,注意防护。
有时候父母念叨就是因为不放心,而我能做的就是尽量让他们放心,不用担心我如何如何。我们对自己好,除了为了自己以外,也是让担心自己的家人安心。
02
前两天成人高考的老师问我有没有上班,说我今年底要毕业了,问我要不要继续报本科。
我说,在考虑中,打算报,但是不准备在你这里报了,因为太远了上课不方便。她一听,就开始劝我:“老师也没让你干啥,你可以申请上网课!现在报名的话,可以抽奖,最高388!”
我还是说再考虑,她一直说现在交定金500,抽奖最大388,直接抵扣。
老师回了一句:厉害。
这两年,一直在刷新认知,有点丧的说大改变没有,但是好歹也清晰了自己想要什么,然后用结果来推导自己可以怎么做。
刚报名成人高考时,为了几百块的介绍费,我还介绍了一个朋友。当时想着,就算不给我给朋友也可以减免一些,而现在就不会这样想了,首先是自己的想要的结果要达成,其次如有结果以外的意外之喜也好,如果没有也不失落。
03
用word的时候,发现敲好一句话,想在中间插两个字的时候,每打一个字,后面的字就消失了。让我改的时候特别难受,只能把后面先转行或者全部删除重来。
我想起以前也有人问过我这个问题,当时我也不知道怎么弄,现在自己也遇上这事儿了,可真讨厌。
后面看一篇文章,上面科普了一些东西,其中有一个常识类的,只标注了一句话:别问,问就度娘!
突然想到,我咋没想到用度娘呢?于是就立马打开浏览器,刚开始还找不到,后面精确关键词就找到了解决方法——按一下键盘上的某个键。
看吧,有些东西其实想要解决很简单。
我很喜欢用度娘,但有时候也会陷入死循环,觉得这事儿不大,但就是不大的事儿让人特别恼火。
生活里的一些事,总会给自己带来一些不同的思考,这些思考可能现在很简单,但随着时间会慢慢发酵成更醇厚的东西。
人的成长像酿一缸老酒,刚开始烧喉咙,喝完就上脸了,后面越来越醇厚,入喉带甜,喝完好一会儿后劲才慢慢上来,让人晕的站不住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