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班级情况复杂多变,个个“武艺高强”,在得知接这个班后,心里满是忐忑,我该如何介绍自己?如何让他们快速接受并适应我?如何面对接下来的一个个突发状况?在深夜里我总是为这些问题所困扰,时常夜不能寐,寝食难安,这让我想到了上一届6年级的学生,这才有了答案:用心。
我提前准备好了自我介绍,这一天我手里带着小镜子,走进了教室,在大家好奇的目光下,对着镜子梳理头发,请同学们用简短的词语说说我刚刚在做什么?——“照镜子”,我说到:可是此“照”非彼“赵”,这样字叫作同音字,现在你来猜猜我是哪一科的老师吧?(同学们答“语文”)当你吃到水果时,可要慢些咬,因为我喜欢被细嚼慢咽的吃掉。”一个玩笑一时间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也让他们认识了我。
我不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于班级的状况不断,让我从一本本书里找到了答案,这才明白,一切为时不晚。
刚开学,收发作业时,由于不清楚之前老师布置作业的情况,一大堆的作业堆积在讲台上,一本本作业滑落在地上,后来反思后才明白,这是我交接工作的失误。说到交接工作,我找到王老师想要了解班级和孩子们是情况,一张花名册上勾画了无数个特殊符号,但要想真正了解他们,可能只有一个办法:走近他们,与他们多相处。所以开学至今半月多,我总是早早地进教室,哪怕下课也不愿意离开,下课孩子们的喧闹声中发现一个孩子旁若无人般在看书,我不敢靠近她,生怕打断她。这也作为了一个契机,我经常拿她在班里加大表扬度,突然有一天,班级里安静了许多,原来多了几个“她”。
再后来,我们说说这支红笔的故事吧,早已闻其大名,却未曾领略。我认识她是因为她的作业没有完成,在交谈中,她总是逃避我的眼神,这眼神里有倔强,有惶恐,有不信任……这个眼神激起了我想走进她的世界的想法。有一次,她的眼睛不小心被同学碰到了,一整天我都在默默关注着她,一有机会就把她叫过来询问情况,哪怕放学也不放过。兴许她喜欢被人关心的感觉吧,她也在开始关心别人了。这一天孩子们在班级考试,我便在班级里改起了作业,由于忘带红笔,我从最近的一个同学那里拿了只笔,用后放在了那个孩子的文具盒里,这一切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她看在了眼里,第二天语文课前,她放在讲台上了一支红笔,说是老师的,我以为是其他老师的,也没在意。下课后她拿起讲台上的那支红笔追了上来,说是送给我的。说话中眼神里带着羞涩、着急和开心,说完便头也不回的走了……那一刻,我们已经被相互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