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些新老师尚且处在“我想做”或“我该怎么做”的阶段,但只要我们想做并用心做,那我们就肯定能做好!所以我们应树立信心,勇往直前,经历风雨后方可遇见阳光和彩虹!
“教师”这两个汉字可以拆分为“孝”、“攵”、“刂”和“币”,分别代表了“品德”、“文化”、“思辨”和“价值”,也就是说老师如果能教会学生这四样东西就可铸就其一生的财富。
师德修养是教师成长的根基。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将“立德树人”首次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故而,从国家到个人,都应把“德”放在首位。身为学生楷模的我们更应该坚守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谨言慎行,做好整个社会的风向标。
专业发展是教师成长的核心。谈及专业发展,教师应先明确自己的定位,角色定位是教师成长的方向。有了努力的方向,我们才知道朝哪里下劲儿。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课堂教学是其最核心的一部分,要体现生动性、生成性和生长性,即既让学生感觉课堂生动有趣,又让学生学有所得。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首先得备好课,这要求我们提前设置具体而非笼统的教学目标,且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设置不同的目标、教法和学法等。另外,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我们应多问自己“为什么这样设置?”;其次得多听课,这需要我们多听其他老师的课和多邀请领导或老师听自己的课,听课和被听课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大有裨益。孙老师讲到“听课”时,拿《一颗小桃树》作为例子,通过实例向我们展示了听课对其专业成长的巨大帮助;再次还得上好课,老师上课的时候要多关注学生的状态,如果学生们在上课时保持沉默、无话可说,那老师就得反思自己课堂教学哪里出了问题,而后在下节课上有所改进;最后,多进行教学研究。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多进行教学研究,包括用心研究自己的课和他人的课。
孙老师在最后谈及了班级管理,她说,选择了教育就是选择了一份套餐,班主任工作是教师成长的必修课。倘若一位老师没做过班主任,那么他/她的教育生活是不完整的,也享受不到教育带来的真正幸福和快乐。的确,班主任需要和学生朝夕相处,需要事无巨细,需要研究学生,更要研究家长。担任班主任的过程正是老师和学生建立心灵桥梁的过程,是衍生师爱、生爱的过程。孙老师以82中“美丽2班之橙色文化”为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极具特色和感召力的班级文化建设,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幸福比优秀更重要,幸福的孩子一定会走向优秀!”这句话让我醍醐灌顶,是啊,并非每个孩子都能拥有优异的学习成绩,但,如果我们用真心对待孩子、关心孩子,那能够感受到幸福的孩子一定会回馈给你幸福,也会越来越优秀!
今日的培训课程干货满满,首先备课这一环节就让我有了新思路,①先裸读教材三遍,弄懂课本在讲什么;②读教材参考书,弄懂要教什么;③浏览名家的课堂实录;④再忙也要读读本学科专业杂志,如英语学科的《外语教学与研究》。同时,我也要克服困难,多抽时间听听课,也不要畏惧被听课,反而应该邀请别的老师来听听课,希望自己能够尽快在课堂教学和管理方面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