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还有95%的问题留给人类,我就放心了》是一本由[巴拿马] 豪尔赫•陈 / [美] 丹尼尔·怀特森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3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想到还有95%的问题留给人类,我就放心了》读后感(一):读进去的话,魅力无穷
很久没有这样渴望的感觉。以为只有小说才能对人产生这么大的吸引力,没想到科普类书籍也能产生这么大能量。爱不释手,可是因为需要大量思考的时间,所以很难快速读完。真想一天啥也不干,就读这个。把很深奥的科学知识翻译成我们都能理解的普通事物,也许不准确,但起码不会把自己逼死了。如果早看到这本书,高考物理也能多几分。
《一想到还有95%的问题留给人类,我就放心了》读后感(二):We Have No Idea
单单看封面就被种草了!各做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物理学概念被作者化解的生动活泼,不过印象最深的还是作者但凡一谈及未知的内容,就是一句“不知道”。
这些“不知道”我们的阴阳五行是不是可以给出答案呢?前段时间刷屏的黑洞,据说我们的太极图早有预见,这样说来,基础理论研究搞个毛线,好好研究一下《易经》,几打诺奖根本不在话下!
《一想到还有95%的问题留给人类,我就放心了》读后感(三):可科学严谨,也可生动上路~
俏皮的书名就特别生动吸眼球,有着科学家独特的小傲娇和幽默~ 相对其他科普类书籍,摒弃了很多望而生畏的公式和晦涩的语言,更多地采用了生活场景,以及明快的漫画式风格,读起来毫无压力 哈哈哈 目录里也是由原始问题开始慢慢递进,简单明了的解释WHY,HOW和WHAT,应该是本书很明智的一大做法~ 环环相扣,引人入胜,才能使得我每次拿起都可以读很长时间。运用日常所见的类比,贴近生活,像阐述宇宙粒子时候就引出了智能手机上的数码相机与科学间原有的“母子关联”~ Phdcomics原先在网上就很有名,美式幽默经过国台等老师的翻译,将这么一本棒的图书引入!注重科学翻译的完整性,注定比一般科普消耗更多校对语言的推敲才上市。读到最末译后记里,苟利军老师提到的一个初衷,很是有感触,中国科技已经得到很大发展,然而科技中心依旧在英语国家中,想把大众科学知识以及有趣的表达方式传给大家~
我们依旧无知,但也不必焦虑,正因宇宙间太多的奥秘,才有了孜孜不倦追求理解自然的乐趣。 愿我们永葆本能的好奇心, We still have no idea, but I tried a new idea:)
《一想到还有95%的问题留给人类,我就放心了》读后感(四):插图棒极了!物理真的是一门包容万物的学科呐!
对于图片型理解的人来说,光是看书里的插图就乐趣无穷,如果所有的教科书都能用这样的方法来增加学术的趣味性,那可能对于大部分普通的学生来说,学习不再只是件严肃认真的事,更多的时候,学习知识带来的快感会超过打游戏。哈哈...可惜这一天也许需要很久很久很久。(打这些字的目的是为了凑满400字,重点再下面)
《一想到还有95%的问题留给人类,我就放心了》读后感(五):未来会很有趣
书中提出了很多没有答案的科学问题,可能不够深入,但没有让百分之九十五的未知引起恐慌,反倒是勾起人的好奇,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我们能看得多远,取决于宇宙从诞生到现在过了多久。时间和空间在很宏达的尺度上的联系竟然如此密切。当我们仰望星空时,看到的不是正在发生的事情,而是过去发生的事情。星空如此神秘,像是有自己记忆。我们窥见的,不过是宇宙的过往的痕迹。
对于鱼儿来说,海洋是他们存在的空间。海洋在我们看来是可以触碰、有质感的存在。就像鱼儿离不开水,我们也离不开空气。那么我们生存的空间在比我们更高等的存在眼里,会不会和我们眼中的海洋一样?就行《三体》中最后星系被二维化而消失,维度真的可以成为一种武器吗?不过那种规模的战争可能有生之年真的是看不到了。这样看,科学的发展虽然日系月异,但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呀。可能这就是科幻小说的魅力吧,为我们描述了未来的一种可能。
我们不甚了解的,27%的暗物质以及68%的暗能量。不是特别能理解的 没有什么能够超过光速,甚至光速都不可以。神奇的,物质遇上反物质会爆炸,有些庞大的暗物质存在却无法触碰,有些微小的粒子能穿透地球离去。世界有大多存在在打破我们对于一些常规的认知。我们可能对于他们一无所知,并不代表着我们会一直一无所知。我们可以去幻想,去给出假设。可能我们也在犯“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这样的错误,但没关系,总有一天,我们会看到真相。
毕竟今日的哲学,明日的科学。
《一想到还有95%的问题留给人类,我就放心了》读后感(六):从1到∞
这本书最有趣的地方
对我而言
*** ***** ***** ***** ***** ***** ***** ***
我们如此孤独
因为据我们所知 我们如此唯一 如此特别 甚至如此几乎不可能存在
无论如何 我们只能从唯一的历史中认识唯一的万物 而不知在此唯一之外是否还有无限
我们所知之少令人吃惊
甚至连探寻更多都显得几乎不可能
所以要如何探寻呢?
“先从自身出发”
但这似乎是最可行的方式了
无论如何先干起来
何为本质?
元素之间的基本关系 ”
如何发现本质?
重视差异 因为它携带了通往更多信息的线索 也就是说 我们能通过总结“已知共性”和“差异预示的共性” 进一步接近本质
如何拼出全貌?
“用得以描述万物的最简洁理论解释已知,并假设、检验或计算未知”
由此 我们所知会越来越多
即便这可能意味着未知也越来越多
但通往未知的道路同样会随之越来越多
回过头来 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 “1”,即:我们是谁 我们在哪 我们有何意义……
当然也可以说
我们关注的一切都是自我
因此当我们关注无限时
自我即无限
《一想到还有95%的问题留给人类,我就放心了》读后感(七):好奇心为什么存在
在打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完全没有想到这是一段持续了将近三个星期的旅程。
买这本书很简单,未读+北京联合已经足够是理由,还有名字,这么一目了然的理科生尬聊式浪漫,完全击中我心,事实证明,也的确如此,这是我近期看的最入迷的一本书,以至于看的过程中不得不穿插几本不用动脑子的书来调剂。
这可完全没预料到。
一想到还有95%的问题留给人类,我就放心了,这本书的中文译名我觉得比原版的we have no idea还要好,一句话就概括了整本书的内容。整书十八章,也让我体验到了十八层空间一层一层突破的快感。跟我原本设想的浅尝辄止式科普完全不同,这本书虽然也没有特别的深入,可在广度上和联动性上可以说是相当厉害了,让我之前埋伏在大脑沟壑里的奇怪天文物理知识统统浮现出来嵌在一片统一的大陆上,这种知识个体涌现得到升华的快感真是太爽了。
有一些问题我始终跨越不过去,有些是哲学的,有些是科学的,原因有阅历不足,智识限制等等不一而足。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跨越个人智慧和情感的不足去体会群体和社会智慧及情感,这本书从一定程度上解答了这个问题,这个真是意外之喜。
哲学和和科学作为人类认知世界的一体两面,没有绝对的对错,大概都是在一个茫茫渺渺无所知的世界里如何自处和相处的选择和灯塔,书里有段话我特别喜欢,"我们应该对我们不知道的一切感到兴奋。我们还不知道如此多的宇宙基本真相,这意味着前方仍有许多不可思议的发现在等待着我们"。
真浪漫。
《一想到还有95%的问题留给人类,我就放心了》读后感(八):渺小
宇宙由5%的普通物质+27%的暗物质+68%的暗能量构成,这些数据不是胡诌的,是确切的理论物理学计算出的数据,这意味着,你我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属于宇宙中的少数成分,一点都不“普通”。
人类目前对暗物质有一丁点了解,对暗能量几乎一无所知,仅仅知道它们是构成当前宇宙的主要成分。
暗物质离你我并不远,只是很神秘,无法日常感知。因为所有恒星系都包裹在巨大的暗物质团当中,我们的日常生活,也都包裹在暗物质团当中。
引力波存在,引力子尚未探测到,引力到底是什么力,不知道。
物体的惯性与希格斯场和希格斯玻色子有关,为什么物体会有惯性,不知道。
宇宙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不知道。
时间是什么,不知道。
光速极限C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数值,为什么不多一点或者少一点,不知道。
宇宙极限光速C的上限,目前仅暴胀理论中的暴胀期宇宙的空间扩展速度可以超越它,其他任何情况任何“物质”(包括光子本身),都无法超越这个极限速度。
星际旅行的靠谱方式,以目前人类文明的逻辑来推测,仅空间虫洞和曲率引擎存在可能性(这个可能性变成现实或许人类自身看不到了)。
人类文明目前观测能力离理论中的宇宙基本尺寸普朗克长度还差15个数量级,未来可能需要建造一座恒星级强子对撞机才能更进一步观测基本宇宙粒子。
如果宇宙基础“像素”是普朗克尺寸,那么目前探测到的最小粒子——夸克、电子、中微子等等,很可能都还有比它们小得更多的基本粒子。
弦理论、圈量子理论这些备选万物理论,属于数学和哲学方面的理论,因为理论中涉及的太多东西,都超出人类文明太远,根本无法证实。即使在未来某一天,有一种理论上可以自洽的“万物理论”出现,它也仅仅囊括了5%的宇宙,离真正的“万物”,还差得非常远。
人类科技文明目前处于爆炸期,目标是在自我毁灭之前搞定5%的宇宙。
宇宙空间一直在以光速扩展,留给人类的时间不多了。就目前而且,人类文明在宇宙尺度上,还是原地踏步状态。
人类在宇宙中是否孤独,无法确定,可以确定的是,人类非常渺小。
《一想到还有95%的问题留给人类,我就放心了》读后感(九):《一想到还有95%的问题留给人类我就放心了》
英文名:WE HAVE NO IDEA
作者:巴拿马籍华裔 豪尔赫·陈
陈是跟《what if?那些古怪又让人忧心的问题》作者门罗一样,漫画家兼机器人科学家,斯坦福大学的机器工程博士,也在加州理工大学做研究。创作了PhD Comics 漫画形式记录科学青年的生活,《纽约时报》等媒体都对他有报道,红火了,后来和人一起创办科学视频的品牌PhD TV 。
我喜欢开头写作家介绍,具体到底是什么人写的这本书,是在哪个领域有突出的成就,也好帮助大家理解。what if?那本书我也看过,其实科普类的并不是我专门喜欢的类型,但阴差阳错也是一直被朋友安利推荐,导致看了那么三五本。what if 一般人也看不懂,尤其对喜欢文学的理科盲来说,但多了解和涉猎一些领域总是好的,我的读书理念是全面,工作生活也是如此,多涉猎一些内容人会变得丰富一些,也许当时你并没有看懂,但智慧和常识等知识就是这样日积月累起来的。博学总是比单一要酷炫一些。
这本书一共写了18章,种类是科普类的宇宙知识,关于宇宙奥秘和科学探索的读物,讲宇宙的组成,暗物质暗能量,物质粒子质量,引力,空间时间,世界有几纬,我们能否超越光速,谁向地球发射高速粒子,我们是由物质构成为何不是反物质,宇宙大爆炸,宇宙具体有多大,万物之理存在吗,我们在宇宙中孤独吗是否有外星人?看似是科普书籍,但都是仿佛给出了千万个问题,而这些问题的答案似乎跟书名很契合了,我们其实对宇宙一无所知,我们可以探索的学习的前进的空间程度甚至还有95%,这就是学无止境了。
科学读物最重要的一个要严谨,要深入浅出,要用最简单的话语去形容和描述出具体在讲的是啥?不然再高深的科学家给你讲一大堆科学术语,我们也是一窍不懂,说了也白说,这只能说明这个科普的人,没有讲究方法,所以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简单易读!但里面又充斥着很多很多的科学知识,还能用漫画和幽默的生活例子来形容。
这样我们通过这本书又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和更渺小的自己,还有那伟大的科学研究之路任重而道远。也可以从中看出宇宙之大,但终究可以由物质的组成化为空性,认真的态度去学习和钻研,但是不执着物质的实有,因为原子粒子夸克再化分下去,就是虚无。人生像一场实有,但也似一场虚无,挺有意思。推荐本书!
看了就会感触到时间和空间,以及我们有时候会思考的问题,有没有外星人?我们是否是银河系乃至宇宙中的唯一实体灵魂肉体思维?或者是我们有仍为探索的95%我们肉眼看不到?这让我们更开阔,因为肉眼所见并非是真,肉眼所不能见,并非是假,很有趣。
《一想到还有95%的问题留给人类,我就放心了》读后感(十):一想到宇宙也许真的有很多个我,就觉得很有趣。
读这本书让我想起了小时候曾经有过的一个想法,:地球之外,还有和我一样的人,过着和我不一样的生活,甚至她可能可以看到我现在在发生什么,就像看电视一样的看我的生活,我要不要和遥远的她打个招呼呢“嗨,你好啊”!当时就觉得自己想得这是些什么啊,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脑洞太大了。但这本书告诉我,这个小时候的想法竟然是有可能的,一想到这个,就觉得很有趣。这本书太多这样有趣的脑洞了,更神奇的是书里讲宇宙中竟然存在一种名为“”暗物质“”的东西,它真实存在着,我们看不见,并且在我打字的此刻它可能正穿过我的指尖,我的电脑!真的是很神奇了!还有神奇的是空间可以扭曲、荡漾和膨胀,这以前我可从来都没有想过也不知道。虽然书里的很多科学理论对我来说是理解有限,但这也不影响我把这本书看完,看完之后的几点感受:1、未知越多,越有无限可能,越有许多未知的在等待着我们去探索,所以作者也才能这么放心。2、通过阅读这本书,觉得科学就是持有开放的态度,去大胆的猜想,然后严谨的认证这样一个过程。不说别的,光这个开放的态度,是值得我们一般人去学习的,因为它对我们的工作或生活都太有帮助了。3、沧海一粟的不光是人类自己,对宇宙来说整个地球都只是沧海一粟。我们以为我们知道的够多了,但其实我们知道的远比我们知道的还要少。书中说整个宇宙我们了解的只有5%,而且这5%里竟然还有我们不清楚的东西。作者把我们知道的做了个有趣的比喻,假如宇宙是一头大象,那我们几千年来研究和看到的其实只是大象的尾巴。
还有一个感受就是,某些阅读片段我会以为我进入了哲学的世界。不自觉的就想起以前高中政治课本上学习的哲学与政治的关系,二者相互联系促进。书里很多疑问和追溯,突然会有种哲学里的“为什么“的感觉。比如书里探讨宇宙由由什么组成的,你会想起哲学中关于世界从哪里来,或者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它俩的关系估计我得重新去看本书回忆和再认识一下了。
虽然这本书常会让我这个文科生有种蒙圈的感觉,比如那些书中涉及到的数字。书里的数字有很大的,也有很小的,可我这颗脑袋实在对他们没有感觉。但科学家就不一样了,这些数字对科学家来说就不光光是数字,它可能代表一种新的突破,也可能会改变我们现在拥有的观点,或者通过它又可以发明一种新的工具等。得到这些数字也是科学家们做了很多的实验,有的甚至是几代科学家的努力,即使不知道和不理解这些数字带给我们的影响,但我们都应该尊重这些科学家和他们付出的努力。就只想想我们此刻在享受着的科学技术带给我们的便利,都不得不去尊重这群人。
这是一本语言活泼、幽默风趣同时又严肃的科普书。也许高中时候的我读到这本书,就不会对物理那么陌生了。时间是不可逆的,我的物理是只能这样了,不过对宇宙、地球、物质、时空......感兴趣的你,不妨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