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第奇家族:现代艺术缔造者》是一部由Andrew Graham-Dixon执导,英国主演的一部2008-12-10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梅第奇家族:现代艺术缔造者》影评(一):只能作为影像资料补充,还是书上写的清楚些
只能算是了解佛罗伦萨部分建筑、雕塑、油画的影像资料。从纪录片的角度看,这么点内容根本就讲不清楚梅迪奇家族那么复杂曲折的故事。有点失望,还不如我今天看书看的100多页更有内容。但如果没有这些影像资料,光看书显然也没法对书中所写产生视觉上的体会。
《梅第奇家族:现代艺术缔造者》影评(二):文艺复兴美第奇
弗洛伦萨这座城市里遍布美第奇家族的痕迹,随处可见的美第奇家族徽章记录一段辉煌的历史,他们是最早的银行家,可谓是资本主义的建造者,更运用手中的金钱与权力改变了现代艺术,让艺术成为财富的衡量手段。当我们追溯美第奇家族的发迹史之时,也一路见证艺术的基因变异,传播内容的改变,从油画雕像到建筑货币,甚至美第奇家族品尝菜肴的形式都是一种文艺复兴。
《梅第奇家族:现代艺术缔造者》影评(三):现代性?艺术货币
中规中矩的作品,不惊艳,但也绝不会糟蹋BBC 4纪录片的金字招牌。五星献给影片结尾的点睛之笔,“They made capitalism respectable. Greed is good, they say, but greed for art is the best of all. And that’s why people pay fortune for it today. “ “What they did reaches into the modern world. They transformed art and changed the course of civilization. And the biggest irony of all is that they did all to get away from their own dirty roots in money, but what they did was to create the biggest, baddest, hardest currency of all, the currency of art”!!! 最讽刺的是,他们曾竭尽全力以艺术去摆脱自己肮脏的金钱原罪,但是他们所做的却创造了所有货币中最强大、最邪恶、最顽强的货币 - 艺术本身! 最开始不懂为何片名是《美第奇家族:现代艺术的缔造者》文艺复兴在我心中并不算现代艺术,但看完片尾这句点题,不得不叹服制片人这独具匠心阐述“现代性”的角度!
《梅第奇家族:现代艺术缔造者》影评(四):圆球与金币-美第奇家族的罪与罚
第三遍看,感觉顺畅多了,也更加深了理解,算是为去佛罗伦萨做准备吧!
贸易起家的美第奇家族惧怕着高利贷者无法进入天堂的诅咒,极力想要抹去没有付出任何劳动而获利的罪恶。看着吉尔贝蒂铸就的青铜大门,乔万尼意识到艺术的力量。
朴素低调的科西莫资助修建圣马可教堂。修士安杰利科怀着满腔虔诚,在每一间禅室里画下那些高雅脱俗的壁画,讲述着耶稣的故事。戈佐利将美第奇家族的人画作朝圣的三贤人,华美的装饰,绚烂生辉!奇怪,禅室中虔诚质朴的科西莫哪里去了,这分明是赤裸裸地炫富,讴歌赞颂着自己的财产和权力。只有那些同样享有特权的人才能获得受邀观瞻的殊荣,惊叹着美第奇家族的权力,唯有臣服。
乌切诺着迷透视法,不停地将人物安置在计算精巧的小格子里,兴致勃勃。身为银行家,最不可缺少的能力就是计算。生活在佛罗伦萨的艺术家也必须精通数学,将账簿中极有条理的竖形条子运用到艺术创作里。布鲁内莱斯基不就是利用精密的计算,最终完成了圣母百花教堂的大圆顶。
孙子罗伦佐可不再像爷爷一样专注在生意上了,确切地说,他厌倦透了。艺术,只有艺术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值得付出大量的金钱与精力。正是在罗伦佐的支持下,多纳泰罗敢于塑造出那样一具拥有女性曲线的大卫,他分明是成年男子迷恋的美少年,透着浓浓的情色诱惑,暗示了佛罗伦萨当时非常盛行的同性之恋。
视觉上的表达是一方面,乡间别墅中,美第奇家族的成员享受着极致的美食,那些用香料制作的肉,口味极重。他们必须要为自己无节制的贪欲付出代价。痛风皮耶罗,无法行动,英年早逝。
罗伦佐建立了艺术学院,并把15岁的米开朗基罗接入家中,同自己的孩子一起抚养。半人马之战中扭曲生动的躯体,正是罗伦佐所欣赏的古典风格。乡村别墅天顶上的神话世界,欢腾丰饶,完全自由的异教理想,正是美第奇家族所信仰的神灵,再也没有苦修和冥想,艺术就是我们唯一的宗教。
罗伦佐去世,萨夫纳罗拉的虚无篝火焚毁了一切。皮耶罗带着家人逃离佛罗伦萨,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流亡。
凭借利奥十世的支持,美第奇家族重新掌控佛罗伦萨,成为名副其实的独裁者。满布圆球的达巴索古堡,如同一颗颗炮弹,准备射击任何胆敢反抗的市民。切利尼铸造的银币之上,美第奇的头像赫然目前,共和消逝,专制的时代已经来临。
曾经背叛美第奇家族的米开朗基罗,受命装饰圣罗伦佐教堂的陵墓,黎明、黄昏、白昼、黑夜,时间流逝,没有人能逃开死亡的命运。而且,美第奇家族的一切终会被时间遗忘。
而今,佛罗伦萨已恢复共和,政府官员仍旧在市政厅办公,他们无时无刻不被头顶上的独裁者注视着,处理公务。
最终,弗朗西斯卡沉浸在艺术营造的幻梦中,再无宗教和政治。变身为炼金术士的他,被鸦片的香气围绕,痴迷不醒。
圆球,不是药片,更不是骑士盾牌上所代表的英勇,只是金币,只是贪婪。
《梅第奇家族:现代艺术缔造者》影评(五):买一个通往天堂的门票?
Medici(美帝奇)——闻名已久的家族,上中学美术课必会讲到文艺复兴、讲到重要的资助人美帝奇家族。不过也那么多年从没细细了解过这一家族,于是选择先看看纪录片,这是我最喜欢的带视觉辅助的扫盲方式。
这个主题太热门,纪录片一搜也一大把。法国的TV5 Monde看了几分钟,法语以及主持人的风格都没法立刻喜欢上,美国的PBS居然有整整4集,最后还是先看了英国BBC的。搜的时候就在想什么时候会有中国版的这类纪录片呀,而且不要是央视出的。前段时间看哈布斯堡家族纪录片时曾经看了一段央视版,一言难尽,有空详细写写为什么让我看不下去、或者什么是好的叙事。
C的这集名为The Medici: Makers of Modern Art(2008)——美第奇:现代艺术的造就者。主持人是艺术评论家Andrew Graham-Dixon,很喜欢这个主持人,还发现他出了德国艺术、西班牙艺术、斯堪的纳维亚艺术等很多艺术有关的纪录片,之后等准备找来一一欣赏。
现代的艺术品拍卖作为片子的开场,点出了Andrew对于“现代艺术”的定义,那就是金钱交易。而艺术的高金钱价值性这一特性从何而来,缔造者正是美帝奇家族。 跟着他的引领,我们沿着历史时间线,一起来看艺术对于这个家族到底意味着什么。全片看下来,就是一篇范例文章。开头设问,之后一步步剥开艺术的不同面,结尾重新回到艺术和资本主义的关系。(忽然发现这三个中文字都太褒义了,美、帝、奇,另一个翻译”美第齐“更中性点。)
初衷:买一个通往天堂的门票
美帝奇家族为什么要赞助艺术?最一开始的初衷是为了”赎罪“、为了买一个通往天堂的门票。
他们之所以有钱,是因为他们从事着放借钱、或者说是高利贷的生意,之后一直经营银行、金融。这也是他们的家族徽章上为什么都是红色的圆球,那代表的正是“钱”。
美第奇家族族徽在佛罗伦萨街头的楼上也常常能见到这样的标识,那就表示这栋楼曾经就是Meidici家族但是,根据《圣经》,高利贷(usury)是道德上的一种罪行。没有通过劳动,而是坐在银行的长桌上(“bank”最早的意思是指“银行家坐的长桌”,后来引申为“银行”之意),财富通过利息收入源源不断地进入口袋。纪录片里甚至找到了一幅教堂壁画,根据但丁的描述画出地狱中各种罪受罚的样子(la Capella dell'Inferno),在地狱的第七层有一个名叫Geryon的恶魔看守,放高利贷者就在这里受惩戒。
Geryon1397年出生贫穷的乔凡尼(Giovanni di Bicci)成立了美帝奇银行,开创了世界传奇的家族历史。但在当时基督教世界里,他并不为自己的成绩骄傲,而充满死后下地狱的恐惧。于是乔凡尼也成了家族中第一个艺术赞助者。因为通过资助艺术,教会允诺他得到救赎。
乔凡尼选择了Ghiberti来制作佛罗伦萨施洗堂的铜铸大门的制作者。20年后当这个大门完工呈现在人们面前,这个家族看到了艺术的潜力。
Gates of Paradise他死后,他的儿子科西莫(Cosimo II Vecchio)接棒。Cosimo不仅把家族银行扩展到整个欧洲,也善于玩弄政治,美帝奇家族在当地已经成了最有权势的力量。但是佛罗伦萨依然是共和制(republic),每个人应该平等;这里依然是根深蒂固的基督教,对于富人带有先天的仇视和不信任。所以Cosimo一直处世非常低调谨慎,穿着朴素的衣服、骑着毛驴出行。
他也用出钱资助的方式为自己的永生、进入天堂而努力。教会和他达成了一个很不错的交易,靠他一力出钱重建圣洛伦佐修道院,以此他在修道院中得到了一间修行室、那里他也得到了一块应允的石碑,上面写着教会免除他的罪、他可以得到救赎、死后可以如何如何的字句。
石碑在这间修行室中,更有趣的是另一幅画,关于三圣人前来朝拜刚出生的耶稣的画面。Andrew指出:当Cosimo思考到底如何可以将自己的家族中所从事的职业的污点中拯救出来的时候,他找遍了整部圣经,寻找又有钱、又是好人的——找到的就是东方三圣人、或者三王(The Magi, three wise men),这成了家族的新英雄。
修道院的壁画之后在他们的倡导下,佛罗伦萨每年1月6日就开始有一个狂欢的游行来模仿三圣人的旅行,戴着皇冠、穿着华丽的三圣人的扮演者就是美帝奇家族。他们不再是圣经里不道德的借钱者。他们把自己化身成圣经里带着礼物而来朝贺的智者、圣人、王。
Cosimo的私人礼拜堂Andrew之后有走访了Cosimo的私人礼拜堂,这个不为人公开的所在,他依然委托了艺术家画了三王朝圣的旅行,满眼色彩和金银。
之后Andrew提到了银行业所需要的计算如何也影响了艺术,比如Paolo Uccello对于空间的探索;Cosimo资助了艺术家Donatello,制作了大卫,自罗马以来第一个赤裸的雕像。
再之后体验了当时的食物,也提到了痛风病让Cosimo死去,也是他的儿子也深受其罪。
顶峰:艺术为神
下一个辉煌的人物就是Cosimo的孙子,洛伦佐(Lorenzo the Maganificant)。他接受了金钱所能买到的最好的教育。洛伦佐会完全无视”原罪“。对于他来说,艺术和赎罪无关,他享受艺术、艺术本身就应该是生活的中心。
他在自己的花园里开设了现代第一所艺术学校,让学生们照着他的艺术藏品学习。而其中一个学生就是15岁的米开朗基罗。在这里米开朗基罗深深受到了影响,学到了要抛开宗教的符号化和陈式,而是按照古典的希腊罗马去雕刻真实有血有肉、挣扎中的人体。
离开佛罗伦萨、来到托斯卡纳乡村,在洛伦佐新建的乡间别墅里(Poggio a Caiano),有更大的空间来驰骋想象,墙上的湿壁画是自由的对希腊罗马神话故事的重新演绎,富人在乡间享受生活、嬉戏、繁荣,画中满满的是纯粹的愉悦(delight)。
洛伦佐在传递的全新信息是——我们已经不再需要神了,我们已经有了自己新的神,那就是艺术之神。
从美帝奇家族的崛起到现在,这一切都只是发生在短短的百年之间。到了1492年洛伦佐死去,美帝奇家族一路的好运气遇到了梦魇。一个名为Girolamo Savonarola的僧侣鼓励人们把自己值钱的东西都拿来付之一炬,为上帝的荣耀,包括绘画、雕塑等一切艺术品。
洛伦佐努力了那么久的繁荣,一切都结束了。当时家族的首领Piero带着妻儿乘夜逃离了佛罗伦萨,他们的宫殿、艺术品统统被摧毁或夺走。
家族的卷土重来要到20多年之后。在此期间家族的重心转移到向宗教内部深入,洛伦佐的一个儿子甚至成了美帝奇家族的第一位教皇。有了宗教控制权,美帝奇家族重回佛罗伦萨,这一次他们直接向共和制说不,他们要成为这里绝对的独裁者。艺术依然是他们的重要工具,这一次是作为暴政的武器。
他们让自己培养的天才米开朗基罗来为一个家族墓创作雕像,但是米开朗基罗在之前曾为共和服务,所以一切都是复杂的心情。这一次米开朗基罗淡化了美帝奇家族,而是重点放在了晨、暮、日、夜化身的神身上,让它们代表流逝的时间,时光会消解一切。多么看淡当下政治风云变幻的坦然。
也正是在这样有趣的政治背景下,佛罗伦萨老城北部才出现了堡垒Fortezza da Basso这样的独裁者的艺术,不是保护人们、而是令他们臣服。而下令建造的Alessandro Medici也成了佛罗伦萨有史以来的第一位Duke,有了现在的旧宫。
由Giorgio Vasari和他的画手“军队”在壁画上完成的是美帝奇王朝的“史诗”,他们不再是一个商人家族,而成了一个王公贵族。可以想见艺术的虚假美化的作用。
旧宫现在依然是佛罗伦萨市政府的所在,而市政府的工作人员依然在这些壁画、这些美帝奇家族的画像注视下工作。
尾声
故事的最后停留在一位名为Francesco Medici的统治者,此时已经是1570年左右。他是一个孤独者,在时代的风云变幻之外,他为自己建了一个可以遁匿的微缩博物馆Studiolo。
四面墙分别代表地水火风,在天花板上分别画着四位神,然后每一面墙就是以这个元素为主题的收藏,墙上每一幅画都可以打开、背后是一个小格子,摆放着他的收藏,比如“水”主题下就有珊瑚、贝壳等。这里是这个统治者所知道的整个世界的一个缩影。
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艺术的一重全新意义。和宗教救赎无关、和政治美化无关,只关乎自己。无论多少艺术评论家花多少时间试图解读这间房里的作品,都不可能完全解密,因为里面藏着拥有者的私人体验。在这里,艺术是私有的沉迷。
艺术到了这里已经被彻底解放了,从深沉的宗教、政治世界中脱离,可以传达任何东西。
Studiolo结尾Andrew说:greed is good, greed for art is best of all。为了洗清家族从事金钱交易的“肮脏”,他们却改造了艺术,让艺术成了新的一种货币。
很点题、很首尾呼应,用”货币“连接艺术和美帝奇家族。不过这些抽象的、大的词,也留有充足的空间让你自己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