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小学老师,说实话讲故事是我的专长,我经常给学生们讲各种各样的故事。但是家里的确很少给孩子讲故事,顶多是带着他背背诗。
今天我给孩子讲了一个故事,《司马光砸缸》。我儿子特别开心的听我讲故事。我突然感觉到其实陪他的时光倒是不少,但是给他讲故事的时候却不是很多,这是一种缺失吧!我觉得我应该经常给他讲故事,今天给他讲完了故事,他便手舞足蹈的在讲这个故事,虽然逻辑性上几乎是没有的,但是我看出了他的开心高兴,而且也急于想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我觉得这是个好事儿,敢于向别人去表达,而且喜欢向别人去表达,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呢是一种锻炼,也是一种能力的提升,在班级里,我经常让学生们口述作文,在家里其实也应该让孩子多给我们讲讲故事,锻炼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在这里我觉得,如果不给他讲故事,让他单独的去说。这个好像不太好,因为它吸取的知识量有限,说的肯定也不太好,所以我觉得应该认真的每天给他讲一个故事,让他既开心又能够第二天给爷爷奶奶讲。
我不知道明天他是否会给他的爷爷奶奶讲,但我觉得今天他给我们讲的还是挺好的,后来我又给他讲了几遍,我发现没讲一遍,他寄的东西就更多一些,而且讲的也更好一些,我觉得这样慢慢练下去会很不错的,我也应该精心给他准备一些故事,刚刚在听故事的过程中,逐渐的丰富知识,而且能够使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锻炼出来。
现在我也深深的感受到了,培养一个孩子的确不容易,就拿讲故事这一件事儿来说,以前没感觉到有什么难的,但今天呢,突然感觉到有一种压力,的确应该好好准备了,不能随便就讲。因为孩子认真听认真记,那我们就得让他从小就把这个故事记正确了,然后逻辑性给他梳理一下,最好给他带一些有标志性的逻辑词语,这样会更便于他讲故事,记住故事的大体脉络。
讲故事是小事儿,但我觉得对于孩子来说,其实听故事不是一件小事,那么我们给他讲故事也就变成了对他的启蒙教育,而且是能够深深地扎根于他思想的启蒙教育。这样比强硬的说教要好很多,也便于他接受。这给我教学,也带来了一定的启示。有的时候,过于强硬的说教反而会使学生反感,不利于他今后的发展,有的甚至会起到很坏的作用,所以都不如打开他的心结,让他们真正去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学习的目的这样更便于他们能够坚持学习,能够学好。
可以说,在有了我儿子以后,尤其是孩子到了两周岁之后,我觉得我也有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对学生,也理解了家长们的那份苦心吧。很多事情也的确成长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