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回来,看到窦先生在餐厅吃饭,不见窦豆豆。平时他都是第一个站起来迎接妈妈的。
我问,孩子呢?
这是怎么了?生这么大气,连饭都不让吃了啊。不是后爸呀。
我问,怎么回事?
窦豆豆一抬头瞥见我,想扑向我诉苦。听到窦先生已经开始阐述他的“恶行”,又悄悄退了回去。于是我听完了窦豆豆的“英勇事迹”,真想敲他脑门!
事情是这样的——
中午放学,窦先生去接窦豆豆。昨天下过雪,路滑,我们怕婆婆骑着电瓶车不好掌握平衡,一老一小有危险,就开车轮流去接。反正10号就要考试了,再困难也可以坚持。
学校门口的车特别多,一遇到下雨下雪更是堵得水泄不通。窦先生接上窦豆豆赶紧出来。他一个人走在前面,窦豆豆扛着书包屁颠屁颠跟在后面(一般我接孩子会替孩子拿书包,窦先生不会,这点也好)。
走着走着,听到后面有一个大人截住了窦豆豆!还指着窦豆豆说些什么。
窦先生不知所以,腾腾跑过去,问“怎么回事?”
那个男人气急败坏,半倚着身子,朝窦豆豆喊,“这谁家的熊孩子?刚才踹我的车!”窦豆豆明显吓坏了,不发一言,朝爸爸身边躲。
窦豆豆才小声地说,“爸爸,这个叔叔的车下面有一长条冰凌茬子,我觉得挺好看的,就拔下来了。我没踹,是用手拔的。”
冰凌茬子很硬,如果拔下来,一定会伴随着声响,车主在车内肯定听到了。再怎么说都是不对的。窦先生让窦豆豆给人家道歉,然后说,“兄弟,你看看,如果有问题,我负责。”
那人不满意,嘴里仍然骂骂咧咧的,绕着车验了验。那是人家的奔驰车啊,贵巴巴的,如果是我也不一定马上释怀。可以理解。
“算了,你们走吧。现在的孩子就是欠收拾……”那人查看完,没有任何损害,心情仍无法平复。
我听完整个过程,也觉得无可辩驳,窦豆豆确实该批评!我一般不打孩子,也比较宠孩子,但原则上的事情不容退让。以前新闻里不是说,有些孩子专拿石子划人家的汽车么,被逮到以后说只是为了好玩。
“豆豆,你知道错了吗?那是人家的车,即便是冰凌茬子,也是人家车上的冰凌茬子,你没有权利动别人的东西,而且你使劲掰的时候有可能损害到车漆,这对车主来说,无法接受。”
窦豆豆不说话,眼里含着泪。
“以后在学校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如果可能伤害到别人,不管这个概率有多小,都不能做。明白了吗?”
“明白了。”
“你自己反省反省,看错在哪里。反省好了再出来吃饭!”
窦豆豆的眼泪吧嗒吧嗒地往下掉。但我认为不值得同情。在社会上,人家骂你是轻的。万一遇上一个性格暴躁的,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给你一顿揍呢?父母不可能跟你一辈子,做事不能太任性,要想清楚后果。
每个孩子都有犯错的时候,作为父母,要分清情况,不应该盲目袒护。如果是他的错,一定要让他学会承担。
咱们手里的宝贝,客观上来讲,从来都不是完美无瑕的。他们总有一天会走向社会,去跟更多的人接触。在社会历练他之前,我们可以先给他一点教训。
其实一直以来,窦豆豆都是个好孩子。他不太爱说话,喜欢阅读和思考,也比较心疼人,但我从不否认,小毛病也时有发生。这是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必定会经历的波折,希望他可以通过这件事懂得什么叫分寸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