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一盏灯,为我照亮前方
日期:2019-11-04 18:03:37 作者:晓叶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一盏灯,为我照亮前方

  前几天举行过一次作文比赛学生的作文让我很失望大部分学生“捡到筐里都是菜”,不围绕一个中心写,每个段落各自为政内容题目极度不符,凑够字数算完事。对于这种现象怎么办?声嘶力竭讲了半天,当下笔时,还是无从下手,抓耳挠腮。学生畏作文如虎,我也在努力寻求破解之法,思考怎样把学生引入快乐写作道路。在《教语文,其实很简单》这本书中,阅读了薛发根老师的《让孩子获得作文的自由》这篇文章后,我有相见恨晚之感,因为,现在的我,正需要这样的一盏灯,为我照亮前方。

  题目“接地气

  薛老师文章的第一个内容是“命题激活”,他说:“好的作文题,犹如一条导火索,你点燃了这一头,很快就会烧到学生心里,炸开学生记忆火药桶,让他不吐不快。与其挖空心思研究怎么教,怎么写,不如先琢磨一下写什么,怎么命题,命什么题吧。”这可谓一语道破天机,学生感到作文无从下手的原因是作文题远远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高高在上,以致高不可攀。如果我们教师蹲下身子听听学生的声音,让作文“接地气”,孩子们写起来一定有话可说。

  我曾经让学生写过这样的一篇作文——《说说我的心里话》,要学生把心里的高兴委屈不满都写出来,痛痛快快地倾诉。这勾起了学生极大的倾吐欲望,他们可有许许多多的心里话要讲哩,有的学生一口气写了七八页。并且,在阅读他们的作文时,我能真真切感受到他们的心,那种发自肺腑话语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另外,月考后,我让学生写作文《考试记》,试卷发下来,我让学生写反思,因为有切身的经历和感受,所以学生写起来并不难,不但对自己学习有一个正确认识,而且锻炼了写作能力

  这样的例子只是少数,大多时候,作文题让学生感到高处不胜寒。“任何背离或脱离儿童的作文教学,都是一种精神伤害。”这句话我深有感触,也让我看到自己作文教学中的误区。也许我对学生的期望值太大了,总希望他们写出富有诗情画意文字,所以学生感觉作文难写,我感到作文难教。我曾经给学生在课堂上读过一篇中考满分作文《你是我的一本书》,确实文学味极浓,优美语言层出不穷,并且立意高远内涵深刻。读完后,学生都在赞叹感叹,再让学生写同样题目的作文,可读起来感觉差距太大,令人失望,为什么?

  “自然拔高对学生作文的要求,使作文变得不自然,一旦作文成为一种高不可攀的东西,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现在想来,这句话多么有道理。像我读的那篇文章,是考生中的佼佼者,教师没有几个人能写出来,更何况学生。那种文章,对于学生来说更多的是欣赏启发,但是要求他们能够达到此高度,能够写得出,真是背离学生的作文教学。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有话可说,首先,我们还是从“命题激活”多下点功夫吧!

  讲评与指导

  我们的作文教学一直习惯于先指导,后讲评,在指导中花费力气要大,而讲评则被忽视,发下作文修改就完事了。其实不然,薛发根老师说:“没有就学生写作中出现具体问题做令人茅塞顿开分析讲解、修改示范,没有传授实用的写作技巧或远离学生,听与不听没有什么差别。”这句话恰恰点中了作文课低效的根源记得管见刚老师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作文讲评比指导更重要。我认为这是有道理的,因为讲评直接和学生的“成品”挂钩,怎么修,如何改,更有针对性。正因为明白这一点,每次作文课,我指导上用时少,而在讲评上多下功夫,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我提出来,让全班同学共同思考,错在哪里,怎样修改。这样的示范,还是比较效果的。

  而对于指导课上,怎样让学生有的可写,除了刚才提到的命题要贴近学生生活之外,薛老师还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方法——“问题指导法”,这一方法易用简单而且有效,是指将作文的具体方法、策略融化在这一系列的问题中,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就是学习写作的过程。我也在课堂上做过实验,那篇作文的题目是《我的座右铭》,我给学生提出了几个问题:我的座右铭是什么?我是在哪里看到的,为什么以它为座右铭?它对我有什么影响?学生按照这个思路去写,就容易多了,离题万里的现象也大为减少

  读写结合的“法”

  每个语文教师都懂得“读写结合”对于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有很重要的作用。我一直在进行方面实践,学完一篇课文后,根据课文特点让学生或续写,或补白、改写,这样的训练,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但薛老师在文中提到一点,让我有新的认识,他说:“假如我们只顾让学生多写,而不讲写作的方法、要领,学生哪怕是天天写,也未必就能写出好的文章来。”这的确让我有醍醐灌顶之感,我们是写得不少,但教师的“点”落在哪里,是不是偏了,做了许多无用功

  那么,读与写的“法”究竟在哪里?“阅读文章时,不能仅仅关注写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关注文章怎么写的,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写,假如要我写,还可以怎么写。将阅读的目光关注到ˋ写ˊ上。参悟到这点点滴滴的写作方法和表达规律后,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迁移,学会运用。”由此可见,读与写的“法”在“表达”,注重“方法的迁移、运用”,这样的读写结合,学生进步会更快。

  教师下水

  薛老师也谈到“教师下水”这一内容,他说:“教师只有自己去写了,才知道写作的门径,才会有写作时的种种灵感,才会有笔下、口中的精妙语句。”这些话是很有道理的。俗语说,亲口尝梨知酸甜,亲身下河知深浅。实践证明,教师只有自己写作,才能真切感受写作的过程,才能准确把握作文的难点,才会在指导和讲评时做到有的放矢。有时候我们对学生说,这篇作文很好写,为什么写不出来呢?但是,当教师自己下笔时,是不是能够一气呵成

  我不止一次和学生一起“下水”,《窗外依旧有蓝天》《那天,和蒲公英相遇》……这样的写的确收效甚大,首先带给学生的是一种激励,和老师一起写,那种感觉就像比赛,所以写起来特带劲。再就是给学生起到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他们在听老师的作文时,都非常专注,听听老师怎么写,都会比一比,看一看,再改一改。老师边读自己的作文边给学生讲为什么要这样写,这种教法比起空洞说教要好得多。

  “语文教师,以自身的写作魅力赢得学生的尊敬信赖,进而把学生引上热爱写作的康庄大道实在是一种教学的智慧,这种智慧的名字就叫影响。”和学生一起写,是一种带动,一种引领,一种魅力,更是一种智慧

  这的确值得我们语文教师谨记并践行。

  读罢薛老师的文章,感觉自己的思维发生变化。在作文教学方面曾不断尝试,但都是浅尝辄止,因为有太多的困惑或不得法,以至于陷入迷茫的境地。通过今天的阅读,我感觉到,其实作文教学并不难,只要遵循作文教学的规律,踏踏实实去做,心怀希望,耐心等候实现作文质量的飞跃指日可待。而那个时候,我们也会自豪地说,教作文,其实,并不难!

  教学路上,心存感激,因为一盏灯,为我照亮前方,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一盏灯,为我照亮前方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