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一位在清华读博的94年小哥哥小宇爆红。
他戴着口罩、穿着白大褂做实验的样子,被网友称为“现实版江直树”。
5岁开始学钢琴,后来又爱上吉他,拍短视频、摄影、剪辑、运动......
令人不禁感叹:怎么会有这样“命好”的人,颜值高也就算了,学习、生活也都风生水起。
他们从来不贪恋舒适区的温暖,总是逼着自己去拓展更广阔的天地。
有时候不狠心逼自己一把,你或许永远不会知道,自己原来能做出这么多成就。
02
由于工作量非常大,阅兵解说任务艰巨,他们要通过吸氧,来保持更好的工作状态。
从接到任务,到不停地反复修改、朗诵稿子,他们甚至手抄解说词。
即使在吸氧过程中,两位主持人依旧在准备自己的解说词,令人肃然起敬。
正是他们的慷慨激昂的解说,才让我们对庆典的细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而其他现场解说的主持人,也为这次活动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海霞说过这样一句话:“成功,其实就源于每一次每一分钟甚至每一秒的全力以赴,源于你全身心投入执着的坚持。”
03
下一秒,此人回过头来,露出正脸:哪里是郎平,原来是巩俐!
但这也太像了,短发,眼镜,手里那支标配的笔,还有上半身略微后仰的姿态。
为了演好郎平,巩俐确实下足了功夫。
不时拿出小本本,认真记笔记,记下郎平和中国女排们的举止神态。
她说,自己一拿到剧本,就准备天天和排球在一起,和排球过日子。
即使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这块领域,但她会用自己的努力,演出中国女排的精神和郎平的形象。
正如著名小说家卡夫卡所说的那样:“努力想要得到什么东西,其实只要沉着镇静、实事求是,就可以轻易地、神不知鬼不觉地达到目的。”
也就是,关注点就像煎饼一样又薄又大,但学到的知识却也像煎饼般又松又垮。
04
前几天,一组漫画上了热搜,精准地描述了当代年轻人的周末日常。
14点上上网,看看漫画。
16点,困了所以睡觉。
网友们纷纷表示:是谁在偷窥我的真实生活?
适当休息无可厚非,但如果将每个周末都过得浑浑噩噩,过完后悔不已,也许你就该反思了。
为了更好地督促自己、记录学习,他直播自己学习的过程。
一般从下午4点左右,一直到晚上11点左右。
长达6、7个小时的直播中,他往往一句话都不说,只是全神贯注地看书、做题。
而直播内容也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一心扑在学习上,以至于唯一能区别他视频不同的,就是他每天换衣服了。
学习之外,他还不忘锻炼自己的体魄,每天健身。 希望我们也能像他一样,找到一种充满价值感的方式,度过每天的生活。就像《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的那句话一样: “当你全心全意想要什么的时候,整个宇宙都会来帮你的忙。” 做自己的贵人吧,因为好运一定会眷顾那些拼尽全力的人。 共勉。↓怎样不知不觉,构建你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