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孩子已经上小学二年级了,但是特别令人头疼的是她吃饭的问题。不专心。喜欢一边吃饭一边做小动作。动作慢。当大人把饭都吃完了,有时甚至连碗都洗完了,小孩的饭还没有吃完。饭掉得一桌子。每次吃完饭后,她的饭桌周边都是撒得满桌子的饭粒。为此,做为家长决心要将女儿养成好好吃饭的好习惯,但不管他们怎样指责说教,效果都不是很理,也是头疼不已。
一次带孩子到外面餐馆吃饭,菜单拿到手,服务员在一旁让我们点菜,点了几个菜后,服务员微笑地问女儿,“你想吃点什么呢?”“我想要鸡蛋煎饼。”“不可以,今天你要吃米饭和菜品,而且一定要吃完。”我非常坚决地说。出乎我们的意料,服务生并没有理会我的话,仍旧微笑地注视着女孩问:“小宝,你都要什么水果拼盘呢?”“我想要葡萄、苹果,还有……”她停下来怯法地看了一眼我和她妈妈,我们也没有答话,气氛有点紧张,但服务员一直微笑着耐心地看着女儿。女儿在服务员的目光鼓励下,鼓足勇气说:“还有放一点番茄酱。”“好的,请稍等。”服务员直接走进厨房,留下目瞪口呆的我和孩子的妈妈。
结果却是,没有要我和孩子妈妈督促,女儿这顿饭吃得很开心,而且一点也没浪费,速度也很快,也没有撒在饭桌上。在回家的路上,女儿还在不停地回味,她走近我,开心地说:“原来我也能够受到他的重视。”
我忽然有一种幡然醒悟地感觉,原来这个服务员给女儿带来了平等和自尊,给我上了教育孩子的一课。
养成好习惯,从尊重孩子的决定开始。教育孩子是一个大的话题,但是尊重孩子的决定肯定是很好的一个方法。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既然在正确选择范围内,孩子有自己的主观愿望,有自己成熟或者是不成熟的决定,做家长的可以,放一放手,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和孩子多沟通交流,尊重孩子选择的主观性,不把自己个人的主观臆断强加到孩子头上,这既是搭建和孩子平等交流的平台,更是尊重孩子个人成长路上的自主选择的主观能动性,便于达成孩子个人的独立判断的性格,为他人生路上的成长奠定个人自主意识的基础。
尊重孩子自己的决定,让他从“让他做”到“我要做”的自觉行动的根本转变。威逼利诱远没有自主选择的效果好,这是不争的事实。尽管孩子有这样或是那样的不足,但是谁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做为家长,我想应该用博大的胸怀和忍耐之心,给孩子改正缺点提供一个时间过程,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到位的。尊重孩子自己的决定,我们更容易看到一个孩子积极主动活动的身影,而不是被动应付了事的懒散状态。既然是他(她)自己的选择和决定,那么在活动过程中,他(她)会更有活力和激情去做这件事情。从让他做转变成他主动要做,并最终形成自己良好习惯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生活中,磨砺出孩子的坚实臂膀,在孩子成长路上,用自己的肩膀独立应对未来世界中的风风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