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很多关注“如何提升自信”公众号的友,都是因为觉得自己没有自信,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都会认为自己做不好,而即便自己最后真的没有做好,也可以说“我不自信,所以我做不好!”
然而,实际上是因为:你不信任自己,内心就缺少责任感 ,所以才没有把事情做好!
记得我在2016年下半年,我突然觉得自己很差劲,想改变自己,就随便的给自己制定了一份改变计划,但是1个月都没坚持完,就中断了。
2017年3月,当我再次在工作中遇到 挫折以后,我又给自己制定了改变的计划,4月又被证明失败了,我有些心灰意冷,觉得自己可能这辈子就这样了......
直到2018年5月起,通过学习“21天改变自己”课程后,让我有了很强的责任感 ,我要对自己负责,所以我再一次给自己制定了目标和计划,并不断的得到正向反馈,一直到2019年都快结束了,还在一天不落的坚持执行。
是什么让她有了如此大的改变呢?
执行自己的承诺
我们都知道,现在这个社会,别人愿意与你合作,不仅看重实力、能力等,更重要的是诚信,诚信也就是承诺。敢于做出承诺并执行的人,往往是有担当的人。
人们在思维方式方面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一旦做出了承诺,内心就要承受来自内外两个方面的一致性压力。
一方面,一旦做出承诺,内心就会有一定的压力,为了把自我形象调整到与自己的行为一致,并且符合承诺对象的期待,就会去执行。
另一方面,人之所以愿意去兑现自己的承诺,是由于对方相信自己会兑现。
那这两个方面是什么意思呢?
我的工作是做LED显示屏项目,在业务过程中也会经常有延期付款或拖延付款的情况发生。记得在2013年的时候,那时候我刚刚开始学习心理学,由于以前长期内向、自卑的个性,导致自己在做业务方面也很不理想。
有一次给一个客户安装完成以后,他说余款需要晚几天结,我虽然不情愿,但最后还是同意了,可是我的内心深处就是怀疑他是有钱不想给我,在我后面与客户的沟通过程中,总是无意间向对方透漏着对他的不信任。比如我在说话的时候会说“有钱就给我吧,不要再拖了,我们是小本生意拖不起啊!”、“你这样拖下去以后都没法合作了!”
虽然我说的都是事实,但是你发现没,我每句话里都透着对客户的不信任,我认为他在“故意拖延”,所以又过了好几个月我才把钱要过来。
后来,我意识到这是我的沟通方式的问题,我才开始更加努力的学习心理学知识,要突破自己的性格和认知上的缺陷。到2015年,我还在做LED显示屏的工程,又有一个客户拖欠余款,这一次的改变了之前的说话方式,我从一开始合作就一直暗示他“你是一个很值得信任的人,我相信我们的合作会非常愉快”、“谁都有资金紧张的时候,没事哥,我相信你会说到做到的”。
还记得上面我们说过的那句话吗?
“人是因为信任,才有责任感的”,因为我这次不断的给他的暗示是信任他,所以为了证明他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后来很快就把余款给支付了。
既然“信任”与“承诺”有如何大的价值,那为何有人天天做出“承诺”并“信任”呢?而且为什么执行力却一点没见长进?
这是因为他们没有将“承诺与信任”的不一致。
不论当我们是向别人做出承诺,还是向自己做出承诺,要想让这种承诺发挥作用,一定要遵守自主承诺而非被强迫做出的承诺的原则!
任何让你感觉到是被强迫的事情,我们都无法坚持下去。比如你改变自己是因为在某些事情上受了委屈,你是为了证明自己而去改变的,可是当你在几天后气消了,那么你坚持下去的动力也就没有了。
或者孩子总是有一些坏习惯,比如总是想睡懒觉不想起床,在经过妈妈的强迫后才起来,虽然他现在被强迫起来了,但是只要外力消失,他很快又会回到从前的状态。因为给他的感觉是你在强迫他,而不是他自愿要这么做的。所以,我们要让自己或他人有责任感,就要相信他或自己。
另外,对于我们众多想要改变自己的人来说,如果你内心根本就不信任自己可以改变,那么你找到再好的方法也没用,你还是会继续为自己找借口,除非你改变了自己的信任,认为自己是可以改变的!
因为,你信任了自己,你才会变的有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