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修建寺院的功德和意义
日期:2019-10-08 09:19:12 作者:真如妙心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修建寺院的功德和意义

  修建寺院功德意义

  任何一个国家社会,既有学校也有宗教活动场所,学校是教育人传授知识地方,宗教活动场所是个宗教信众聚会的地方,能净化人们心灵中国佛教寺院对于团结带领广大信佛的信众爱国爱教、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中国起着重要作用

  一座寺院建成后,可以存在世上短则百年乃至千年,每一个进入寺院的人或念一句“阿弥陀佛”、或者升起一念对佛法三宝恭敬心,均可以帮助种植善根,培植福报。 其功德利益不仅是这一生一世,而是千秋万代。古往今来,或有众生因见道场庄严,悟得自心圆具万德;或有众生因见道场清幽,悟得心净即国土净;或有众生因见道场热闹,悟得若令众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或有众生因见道场法宝,悟得佛言祖语的真实义;或有众生因见佛相慈悲,悟得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或有众生旧地重游,悟得名利皆虚,回头是岸;或有众生因见道场之法师年青,悟得修行需趁英年;或有众生因见万人朝山,悟得佛恩浩荡;或有众生因见道场千灯围绕,悟三宝正是苦海明灯

  佛教经典教义中有着极为丰富的、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积极意义的内容,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其中,当代佛教界所提倡的“人间佛教”思想,就是佛教教义中有着积极内容的思想。所谓“人间佛教”,就是重视人间利益,用佛法精神改善人心和改善社会的佛教。因此可以说,人间佛教思想是整个佛教思想的精髓。赵朴老曾指出:提倡人间佛教的思想,就是要奉行五戒、十善以净化自己,广修四摄、六度以利益人群。而贯彻人间佛教思想的载体就是佛教寺院。佛教寺院是僧人修学、住持、弘扬佛法的道场,是保存、传承、发扬佛教文化的场所,是佛教徒从事服务社会、造福人群活动的基地,是联系团结国内外佛教徒的纽带。正觉寺发挥寺院的积极功能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寺院对信徒而言,是善友往来的聚会所人生道路加油站修养性灵安乐场、去除烦恼清凉地、采购法宝的百货店、悲智愿行的学习处,更是一所疗治心灵的医院维护社会正义因果法庭启发道德良知教育学校、提升文化修养的艺术中心。寺院提供信众:修身养性培养宗教情操;听经闻法,增长福德智慧;斋饭素食,广结善缘功德;道友聚会,彼此以会会友。因此,学佛要常亲近道场,每星期至少要回家一次,向佛菩萨报到学习,这是人生很重要的功课。所以建寺安僧,为万千众生作得度因缘,是不容等闲视之

  寺院是佛教的道场,是佛教信徒顶礼膜拜的地方,也是出家僧众修行的所在。它有超度僧众进入涅盘境界的作用,同时还有化导民俗,广设方便,为民祈福的作用。因此建立一个庄严的道场,让大家有很好的地方来学习,这是有不可思议的功德。

  《梁武帝问志公禅师因果文》记载,武帝前世是一砍柴为生的老者,因遇一殿年久失修,破漏不堪,内供之佛,日晒雨淋,偶起善心,将仅有之斗笠供于佛头,以此因缘,故感一国之君的福德果报。偈云:“滴水添河集福多,寸施毫厘感恩浓,不信但看梁武帝,曾施一笠管山河。”

  《三世因果经》云:“今生做官为何因,前世黄金装佛身。 前世修来今世受,紫袍玉带佛前求。 黄金装佛装自己,遮盖如来盖自身。 莫说做官皆容易,前世不修何处来。”古人云:“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今此,实乃福不唐捐,功不虚弃,一文喜舍万文酬的胜举。经云:“礼佛一拜罪灭河沙,称佛一声福增无量”需知仅仅是礼念佛陀而得灭河沙之多的罪,增不计其数的福,何况我们亲施净资庄严佛土,其福其德,何堪言喻!

  嗟呼!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大士慈航,顺历史潮流而勇进;如来法幢,应今时气爽而高擎。慈云法雨,普泽神州大地暮鼓晨钟,回荡法界作雷鸣。百川思海,一溪一流,可汇望洋兴叹水;集腋成裘,一滴一渧,能盈观音甘露瓶;诸佛功德巍巍,童子奉沙为戏,尚获轮王果报,贤者焉能不竞?三宝福田沃沃,信士精诚一念,福慧早逾化城,智者岂能不耕?诚如《法华经》云:“若于旷野中,积土成佛庙。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大矣哉!崇佛功德,江海难喻;布施果报,乾坤失载。

  南无阿弥陀佛!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修建寺院的功德和意义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