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下午,就在全校大扫除前,我撞见杨杨被同班同学和高年级的男生拽着,在地上一路从走廊往厕所拖。那两个孩子嘻嘻哈哈,杨杨龇牙咧嘴、挣扎着大叫,白色衬衫滚了一地的尘土。起先,我以为他们在玩,没在意,后来看看形势不对,趋近细看。他们立即四处逃散,拖杨杨的两个男生跑得没了踪影,而杨杨不时回头看我,似有话要跟我说。
“刚才那一幕怎么回事?”我蹙眉作心疼状,“瞧瞧你的白衬衫,变成黑衬衫了。”
“他们要把我往女厕所拖……”杨杨哽住了,泪花在眼眶里打转,看得出来很委屈。
“仔仔不是你最好的朋友吗?他怎么可以这样做?”我关切地问。仔仔就是他班级里的留守儿童,目前跟他走得最近,关系最亲密的朋友。他嘟起了嘴巴,想了半天:“仔仔就听东东的话,东东叫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我不想去女厕所,他们偏偏一左一右硬拖着我去。”这次他描述得很详细。
“如果东东叫你这么做,你会这样对仔仔吗?”我一步步试探。
“嗯,很好。”我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那么仔仔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吗?”
“这个嘛!”他若有所思,“我课间在写英语作业,可是仔仔每次都拉着我出去玩。”
“所以,你前两个星期英语作业都没有按时完成,是这个原因吗?”他点点头,我又想起什么,继续追问:“那天英语唱歌比赛,你没有参加,现在你可以告诉老师了,你到底去哪里了?”我知道上次他没说实话而是拿一些莫名其妙的话糊弄我,这次看看能不能套出实情。“就是仔仔拉我去玩耍了。我都跟他说了我还要参加比赛,可是他说关系,去玩,去玩!我就跟着他还有五年级的东东就来到谈心室的后面打乒乓球。”我感觉这段话的叙述逻辑清晰的,而且我也曾好几次在中午休息时间听到谈心室后面传来他们的吵闹声。那天,杨杨很有可能就去了这里。在参加比赛还是“和朋友一起玩”,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朋友,可见朋友在他心里的分量。为了确定他是自己贪玩还是不想拒绝朋友,我进一步挖掘细节。“你准备的那么充分,还安排妈妈送中饭过来,目的就是要参加比赛的。可是你为什么还要放弃比赛呢?如果仔仔没要求你跟他玩,你会来音乐教室吗?”他很笃定地点点头,眼神恳切。“那就是你不想让仔仔不高兴,对不对?”他再次点头。
谈话到这儿,我心里基本上有谱了。杨杨因为在班级里遭受排挤,他渴望友谊,渴望得到同伴的认可,他希望有人跟他玩。所以,当他看到仔仔驾着友谊的小船朝他驶来,他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急急地上了船。
“老师知道了,你很在乎仔仔,你不想失去仔仔这个朋友,对不对?”
他只顾着点头,眼神有点落寞。
“那你上次来办公室告状,看东东打了仔仔,心里很气愤,就希望老师能够狠狠地批评东东,替仔仔出气,是吗?”
他的头低得更深了。
“所以,你就假传老师的话,把东东叫到了办公室,对吗?”
他的头几乎要抵在沙盘上了,不作任何辩解。应该是我把他的心思都说中了。
“你看重友情,珍惜友谊,让老师非常感动。可是,仔仔真的当你是好朋友吗?如果仔仔也像你那样对待好朋友,他就不会耽误你参加比赛呀,他就应该为你考虑而不是只顾着玩呀。”我语重心长地看着他的眼睛慢悠悠地说。“他才不管,除了玩,他什么都不管。”他嘟囔着,不满地说。我的心刹那间被刺痛了,如果一个孩子没有一点原则,那么他的人生就没有底线可言。如果仔仔一直这样成大,那么他真的是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得出来,也很容易加入小混混的团体,被人唆使和利用。
所以,我必须要教会杨杨如何分辨朋友。哪些朋友值得交往,哪些朋友会带来不良的影响。
到目前为止,杨杨的小学生活充满孤独感,他像一株植物一样渴望友谊的阳光雨露,可是总也得不到。所以只要有人愿意跟他玩,他就以为那就是值得自己托付一生的好朋友了。他倾其全部的热情,为朋友无条件付出。想想真的很心酸,我们大人不也这样,需要朋友的鼓励和陪伴,认可和欣赏?杨杨因为自己不同于一般学生的异常举动,就从此成了孤家寡人。作为老师,有义务帮他和同学们正常交往,尽快使他融入到集体中,而不是孤孤单单游离在外。正当他起身告别时,他悄悄地告诉我一个秘密:“老师,我现在又有一个朋友了,是三年级的伟伟,他的家离我家近,每天晚饭后他会来我家找我玩一会。”
我的心顿时宽慰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