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优质旁听课
日期:2019-08-28 09:48:32 作者:橡树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优质旁听课

  经常参加一些语文优质课旁听,发现优美时文参赛比例有所增加,鲁迅作品传统名篇参赛比例越来越少,令人遗憾作家于坚说过,精神上的“恐后”,最终在潜意识影响人们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也就“争先恐后”了。我认为,目前语文教学实有“恐后症”存在,那些闪耀着作朴素超越阶级时代乃至民族界限思想的传统篇目淘汰出教学比赛之局,实为“恐后症”状之表现

  且不论这种“恐后症”给语文教学带来怎样的后果,只想问一句:鲁迅先生名家名篇的文章真的落后时代了吗?否也。仅就鲁迅的小说而论,他的作品无不渗透着对社会常态下一个个鲜活生命生存状态尊严价值深切关照。以《孔乙己》为例,作者构建的清朝末年江南小镇上的“咸亨酒店”,无不打上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结构,极具当时中国封建社会的代表性普遍性,这就是一种社会常态。而孔乙己的性格塑造又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他的自视清高自欺欺人,死要面子迂腐可笑好喝懒做、糊里糊涂觉悟,超出了特定的时间地域,为不同阶级、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们输送上奴性十足的性格心理信息,从这一点而言,鲁迅作品里的人物形象意义,早已经超出作为一个艺术家使命范畴,而成为一种民族精神特征——一个民族在自我批判和自我反思中艰难跋涉、上下求索、奋力抗争的精神象征。只此这一点,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就应该成为文学营养中的一道大餐永远滋养提升着人们的审美快感和思想觉悟,从而唤起中华民族不屈不饶的抗争精神,奋进精神和民族尊严。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优质旁听课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