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元波
农夫家种有两块水稻田,两块田各在一处:一块在高处,温度要低一些点儿,栽种的时候,放的是山泉水;一块在低处,温度要高一点儿,放的是水塘里的积水。
令人奇怪的是,农夫家种的两块水稻田,年年都是大丰收,其他人家呢,可就不一定了,产量都不是那么高。家家都是那么种,为什么农夫家年年丰收呢?有人想不通,暗地里进行分析,一直找不出其中的原因:同样的稻田,也都种同样的品种,差别咋就那么大呢?
多年以后,农夫快要去世了,他把儿子叫到床前,向儿子说出了其中的秘密,水稻高产就在水稻的种子上,得年年要换水稻种子,同一块稻田上不能年年种一种品种,把上下两块田里的种子调换一下就行了。就这样,农夫葆有多年的秘密得以流传出来。
原来,在留种的时候,农夫把高处的种子拿来种在低处,撒种撒得迟一些;把低处的种子拿到高处种,撒种撒得早一些。这样,就等于是年年换了水稻种子,让种子换了水土,对稻田年年有种新鲜感,去适应新的水土,生长得就旺盛,获得丰收那是情理中的事情,这是它多年总结出来的经验。
村里的人按农夫总结出来的经验去做,也都获得了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