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她时,她一脸倦容,像一朵被打蔫的花。
这短短的几年,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她对我说,这几年,她是掉进了一个又一个的坑,她已经怀疑人生。
她名校毕业,家里已为她铺好了道路,她不愿意,后来在父母的软硬兼施之下,抱着应付的态度,勉强参加了体制内事业单位的招考,结果顺利被录取。但她跟父母讲好条件,若是上班三个月还没找到感觉,她就辞职,另走自己想走的路。
也许因为抱着成见,也许真的这份工作不适合她,不足三个月,她就先斩后奏辞职出来,把父母气得好几天都吃不饭。
她对父母解释说:“我不喜欢一眼看到底的路,而且单位条条框框太多,根本就没有我发挥的平台,工资又不高,不过三千元左右。”
事已至此,职都辞了,父母不接受也得接受。
很快,她就在一家大型的私有企业找到一份销售的工作,她很高兴告诉父母,自己一个师姐就在这家企业做销售,每月工资超过一万。
“那就好好干吧!”父母叮嘱她。
她高高兴兴地签了合同,但只是见习合同,正式合同需要她做出业绩后才可以签订。
她跟着师姐开始跑营销,但只是一周的时间,她就觉得很不适应,每天都要出去见客户,而且要说好听的话,看客户的眼色办事,她提不起兴趣。她在艰难度日的感觉中走过一个月,到了隔月月初,她领到的工资竟然只有一千多元,其中几百元是基本工资,几百元是绩效工资,而且这笔绩效工资还是师姐帮她的。
她大受打击,未进单位之前,一直听说这家公司工资高,平台多,原来是这个样子。
这一次,在自己选择的公司,她也干不到三个月。
其实,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哪有刚跨进单位,就想着高工资,念着好平台。别人的工资、好平台也是他们自己从最基础一步一步搭建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