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朋友阿娟在机关上班,开始的时候,她的工作还不算太忙,每天就是编辑,订正一些文件,然后再送文件和报纸到各个办公室。
剩下的时间她还可以看看书,复习一下心理咨询方面的知识,准备考证。
同事们看阿娟对电脑比较精通,也有闲时间,需要在电脑上干活,自己搞不定的时候,就会找阿娟帮忙,阿娟就爽快地答应了。
刚开始,只有几个同事找她帮忙,她还能应付得过来。后来,找她帮忙的人越来越多,好多同事都是直接把任务交待给阿娟,自己就消失了。
慢慢地,阿娟除了帮大家做电脑上难搞定的东西,连打印这样人人都会的活,都成了她的事。
有的时候她在忙自己的工作,同事来找她,说是很急用,她就得把手头的工作先放一放。
可是拒绝同事吧,她又开不了口,怕拒绝了同事的要求,惹得大家不高兴,以后再也不想跟自己交往了。
自己的时间不能用来干自己的事情,几乎全给别人的事霸占了,一上班就有干不完的活,心理咨询师的考试也没有过,感觉特别累。
因为拒绝,我们将伤害一些人。这就像春风必将吹尽落红一样,有时是一种进行中的必然。
如果我们始终不拒绝,我们就伤害了一个跟自己更亲密的人,那就是我们自己。
不懂拒绝别人,伤害最深的是你自己;
学会拒绝,你才不会活得那么累!
2
邻居小峰收入不是很高,在县城买了房子,一个月要还一千多块的贷款。
儿子已经上了托儿所,一学期也要花不少钱,媳妇在超市打工,一个月的工资只够一家人的生活补贴。
他知道,自己买完房,手边就没有钱,但又不好当面拒绝亲戚,只好推脱说,让亲戚自己先去借,借不到的话,自己再给想想办法。
过了几天,亲戚打电话问钱准备得怎么样了,小峰只能求助身边的亲人朋友,你家一点,他家一点,好不容易把钱给凑齐了。
小峰说,他一想起这件事,就想扇自己耳光,亲戚要是还不上钱,他还得省吃俭用给亲戚堵这个窟窿。
本来一口回绝就好了的事情,却抺不开面子,自己做不到的事,他也答应了下来,最后弄得妻子成天跟他吵架,自己欠了别人人情,还要担心这笔钱到底能不能还得上。
我们都知道,帮助别人是美德,但无底线,无原则地帮助别人却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心理学家把这种始终友善待人作为唯一行为准则,并因此受尽委屈的人称为“圣母型人格”。
这种人看起来能力很强,帮了这个,帮了那个。其实,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他们心里的痛,心里的难,只能自己慢慢吞咽。
网上有这样一句话:
学会拒绝,凡事量力而行,做不了,绝不逞能。这样才会让你放下伪装,活得轻松自在。
3
演员黄磊活得通透明白,深知无效社交累死人,所以面对无效社会,他选择果断拒绝。
前段时间,在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中,受邀的大多是黄磊的朋友,老友相聚,大家谈笑风生,其乐融融。
这一次节目组请来了一群流量明星,黄磊对他们都不是太熟悉,相当于一群陌生人。
黄磊见到大家以后,不失礼貌地点头微笑,向大家打招呼以后,进厨房做好了大家的饭,告诉大家:“今晚你们玩,我就先睡了。”然后离开了。
直到朋友老狼来到节目组,他才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用他的话说:“老狼来了,我才觉得比较舒服,因为我跟你们不熟,所以你们进来跟我打招呼的时候我也没那么热情,我没有必要跟不熟的人费力瞎扯。”
人到中年,精力有限,勉强凑在一起的社交,不光会占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会感觉到特别累;
只有和三观一致,彼此懂得的人呆在一起,有着共同的爱好和话题,不用担心哪句话伤害了谁,也不用想这样做到底对方喜欢不喜欢。
4
很多人都存有这样的心理,别人提出要求,能帮就帮一下,又不费什么事。
当你忙着工作的时候,他让你帮忙修改个PPT;当你忙着做手工的时候,他让你帮他画张头像,当你忙着在家洗衣服的时候,他让你陪他去逛街。
朋友说一起去吃个饭,大家都是认识的人,你不好意思拒绝就去了,结果只打了声招呼,几乎没怎么说话,却又把自己本来该好好陪伴家人的时光浪费。
……
喜欢借东西的邻居上门来,借走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时,两个家长有苦说不出,只能尴尬地笑笑,小雪可不这样做,她直截了当地拒绝了。
有一句话说得好:说“不”本来就不需要理由,每个人都有拒绝的权力。
小雪给我们做了一个榜样,如果别人要求帮忙,自己又做不到,坦白地讲清楚才是最好的选择。
何必把自己搞得特别累,不如活得简单一些,做不到的事情,不用想得太多,直接拒绝就好了。
学会拒绝,真的不是什么丢面子的事,
相反,你会觉得,遵循自己的内心其实最爽。
图片素材来源网络,本文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
作者:米粒
每天与你真心相遇
推么推:100+位原创写手喜欢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