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老师有事,今日请假。
清早,我早早到校。第一节课是语文课,所上的内容是“识字7”,一首儿歌,8个生字,特别让我犯困的是儿歌里面涉及到很多动物,老虎、雁群、黄鹂、百灵、熊猫、老鹰,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认识这些字有困难。
于是,我匆匆上网,下载打印了关于这些动物的图片,以图识词,也是一种办法。虽说有些传统,但是,足可以了解燃眉之急。
课上了。
我一走进教室,同学们突然掌声雷鸣。看来,大家对于我这个校长给他们的首次上课特别关注,也特别热心。
突然,教室有嘻嘻之声。
“老师,你把字写得歪歪扭扭,像个土鳖,嘻嘻。”我定睛一看,原来是黄老师的儿子站起来讲话,其余部分孩子偷笑。
“老师不小心,歪了,现在,我让黄帅正一正。”于是,我把这个孩子叫上讲台。
只见他十分专注地写着:识字7.
突然,一个女孩子喊道:“老师,黄帅写得字像个小姑娘,扭扭捏捏。”
顿时,教室里同学们哈哈笑起来。
我没想到第一次上课竟然遭遇如此尴尬的事情。最初,我美好的设想全被打乱了。
“老师,景博洋已经两天没有到校,作业咋办?”又一个男孩子说。看来他是班里的学习委员。
“中午到校后,最迟在下午放学前上交作业。”我漫不经心地说道。
就这样,这堂课的前半段被这几个孩子搅合的一塌糊涂。还好,我有耐心。
下午第二节课,自习。
我突然发现有两个学生代替景博洋写大楷,走过去,没好气地喊道:“谁叫你们两个代替他做作业?”说着,我将他们两个轻轻推了一把。
我突然发觉他们两个似乎有什么需要辩解的,于是,我强打着微笑问他们:“你们没错吗?”
“老师,我们没错。”其中一个微微低语。
“为啥?”我急问。
只见刚才说话 的这个孩子把语文书翻到第89页,他指着课文《蓝树叶》,让我看看。我大致浏览一下,意思教育同学们要相互关心,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哦?原来这样,是呀,你们两个本来没错。”我自言自语。
一时间,七八个孩子围了过来。
乘此,我摸了摸这两个孩子的脑袋,笑嘻嘻地说:“景博洋拉作业了,如何让他把作业补上去,这码事必须得让景博洋自己做呀,你们两个替代,这方式有些不好。”
顿时,我哑口无言。因为,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究竟采用什么样的言词才会让他们真正懂得替代的不当之处。
思考:孩子采用的方式一般很简单,为此,在批评教育孩子的时候,要特别顾及到孩子这一点。平时,我们大多数老师简单粗暴,不加理智地对待孩子们生活中的诸种不妥当的现象。其实,孩子内心的出发点总是友善的,只可惜每次总是方式出了错,这就是和成人做事的最大区别。如果我们特别注意了这一点,或许,我们的批评教育将会更加有效。比如,上述中那两个孩子替代做作业,想法没错,但方式错了。假如从替代转化到助他人做事,岂不更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