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阵寒风挟裹着片片黄叶,盘旋着,呜咽着,枯枝摇着渐渐光秃的手臂,无奈的和树叶告别。站在窗前,望着那辽远的天空,浮游的云朵,不由得又想起我的已逝去的亲人…… ……
十八年前,我刚参加工作不到两周的时间,叔叔突然来学校要接我回家,从他那凝重的表情我预感到家里肯定出大事了。再三询问,叔叔才哽咽着告诉我奶奶去世了,闻言我心里“咯噔”一下,头上仿佛响了一声炸雷,这怎么可能呢?三天前奶奶还站在村口送我,还说趁着家里不忙,她要回一里地之外的娘家住几天,我周末放假她就回来了。我真恨不得插上翅膀马上飞回家…… ……
已经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迈进那熟悉的小院,只记得那慈祥的面容如睡着般安详,任我千呼万唤也没有醒来。那一年,奶奶七十二岁。
奶奶一生勤劳。也正是这份勤劳才使全家人安然度过了困难时期,迎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爷爷常说:“你奶奶连一把树叶都稀罕。”奶奶却不以为然。那时候我们姐弟还小,家里人口虽多,干活的却少,为了补贴家用,奶奶喂了几只羊。柴草和秸秆要留着给干活出力的牲口吃,羊也不能饿着,夏天奶奶就叫我们去拔草喂羊,到了初冬,树叶黄了,奶奶就去扫落叶,尤其是刮大风的夜里,奶奶根本睡不着,往往天还没亮,她就拿着扫帚去池塘边(那儿树多)把叶子扫成一个个的大圈(为的告诉后来的人这儿有人扫了),然后回家把我们几个摇醒,当我们揉着惺忪的睡眼往家里抬一筐筐的树叶时,邻居们有的还没起床呢!
奶奶从来也不闲着,不是在院里喂鸡喂鸭、摊晒柴禾,就是在灶台烧火做饭,赶上雨雪天,她就带上老花镜坐在炕上缝缝补补。奶奶的手很巧,几块碎布头,一会就变成方方正正的小沙包,她还用我的旧围巾做了一幅棉手套,软软的,暖暖的,陪我度过了好几个寒冬。奶奶还会剪漂亮的窗花,做绣花鞋,会蒸可爱的花面馍馍…… ……
奶奶为人厚道,是个热心肠。谁家有困难,奶奶准会尽力去帮。西邻的老奶奶,儿子在灾年时去了东北,家里就两位老人,日子过得很艰难,时常向我家借米借面,奶奶从没借故推辞。有一年,老奶奶家连包三十饺子的面都没有,奶奶知道了,从家里舀了几碗面,抱了两棵白菜,还端了一茶碗豆油,老奶奶一家终于也吃上了过年饺子。直到现在,依然健在的老奶奶看到我们还常常念叨奶奶的好。那时候,农村条件差,村里人生孩子都不舍得去医院,我奶奶就义务去帮忙接生,凭着胆